回覆列表
  • 1 # 叨客木魚

    古代史學家多認為是漢武帝與董仲舒君臣撮合而成的,一個是為了建立大一統帝國的需要,一個是出於爭奪學術地位的需要,因此,董仲舒上天人三策,君臣一拍即合。總結起來就是,為了適應大一統帝國的統治需要,吸取秦帝國暴政而亡的教訓,必須一改戰國以來嚴刑峻法的統治方式,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思想上推行儒家的仁政,既是董仲舒確定和維護自己學術地位和政治地位的需要,也相當迎合漢武帝的統治需求,因此得到漢武帝重用。

  • 2 # 董旭洸

    漢武帝當初選擇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目的是為了能夠有一個既能為自己集權統治所用,又能夠與支援道家學說的竇太后勢力相抗衡。

  • 3 # 吹牛逼的錢

    罷黜百家,獨尊儒家,對中華民族來說是災難性的決定,對中國科學,文化,技術,思想,有很深的影響,如果不受儒家影響中國領先事界幾百年。

  • 4 # 木子哲學

    董仲舒被推薦參加皇帝的策問,先後共三次。概括來講,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如下方略:一,皇室應該停止無為而治,應該適當地干涉以抑制大吞小強欺弱的現象。二,應該以儒家的仁義來對待百姓,豪強若從仁義之道,小民就會有生存的機會。三,酌情減少太殘暴的各種刑法,讓法律體現”仁義”之道,民眾就會免守不人道的制裁。四,把儒家和陰陽家結合起來,提出天人合一,君權神授。

  • 5 # 青峰山女史

    剛讀完《史記》裡儒林列傳,看完了董仲舒得生平,沒有看到他受漢武帝重用的紀錄。漢武帝時,他著書談災異,差點把命丟了。後來公孫弘對他不滿,推薦他去作膠西王相。膠西王(素聞董仲舒有德行,所以善待他。但董仲舒怕時間一長獲罪,(膠西王劉端為人陰戾,董仲舒怕禍及所以稱病免官。後居家,以修學著書為業,一直到死。

  • 6 # 歷史地平線

    宋明理學是否曾將董仲舒稱為“異端”暫且不說,任何一個朝代提倡一種思想,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強化統治,名義上的“異端”還是“正統”,實在是無所謂的。董仲舒當時所提倡的儒學,由於吸收了眾多陰陽家,法家乃至神仙方術的思想,與孔子的學說已有相當大的不同,更接近於為專制政權出謀劃策的帝王之術,這十分適合漢武帝的需要。

    下面為詳細解說版~

    我們知道,漢代立國之初,經過了楚漢戰爭摧殘的神州大地百業凋零、國虛民窮,為了將多年戰亂的局面逐漸穩固下來、發展生產,從惠帝開始,便一直是將“黃老之學”奉為意識形態。

    道家的黃老之學提倡“無為而治”、“與民休息”,因此當時的朝廷在統治政策方面也傾向於“輕徭薄賦”——尤其是景帝在位時期,將田稅稅率下調至“三十稅一”,並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更是創下了封建王朝低稅之最。

    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漢代的國立不斷強大起來,積累起了雄厚的財富,為接下來的“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準備好了物質基礎。

    漢武帝想建功立業,就必須拋棄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另立一種統治意識形態,同時,“黃老之學”中不適應於統治的一面也逐漸暴露出問題——吳楚七國之亂讓人們意識到黃老之學在強化中央集權方面的無力,也因此,“加強中央集權”就成為了漢武帝對新的意識形態的首要要求

    就在這時,董仲舒出現了。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們的傳人在西漢時期仍然很活躍,董仲舒就是其中之一,他所代表的儒家維護王權、提倡禮教,顯然與漢武帝的需求十分契合。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階段的儒家學說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吸收了一些法家、陰陽家,以及神仙方術,已和孔子原有的儒學有些不同,幾乎變成了一種專為統治政權出謀劃策的帝王之術,這顯然很適合漢武帝的需要。因此,有著“漢代孔子”之稱的董仲舒三次應召上書,成《天人三策》,以“神權與君權”的關係來論證皇權和專制的正當性、永恆性。

    雖然在武帝即位之初,以竇太后為代表的掌權者仍然倡導黃老之術,董仲舒的建議並未立即得到採用,不過等到建元六年(公元135年),竇太后死去,董仲舒的政策逐漸得以推行,併成為西漢中後期的文化主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得了艾滋會不會產生抗體,如果把抗體都給一個人,到了一定量就能戰勝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