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茶玉生嫣
-
2 # 懂茶帝
一個有水,一個沒有水?很多人認為“幹泡法”就是不用水泡,“溼泡法”就是用水泡,可是不用水怎麼泡茶呢?可見這是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小懂根據自己的理解先做一個界定,幹泡法和溼泡法的區別,不在於“入水”,而是在於“出水”。像茶友“白色玫瑰”之所以理解錯誤,是誤把兩者的區別定在了“入水”,即沖泡環節上。
除去日常泡茶時常備的茶具,判斷幹泡法和溼泡法,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茶具進行區分:
茶盂
茶盂是幹泡法區別於溼泡法的一個典型茶具。因為幹泡法的茶席需要保持乾爽,這就需要一個容器來接納廢棄的茶水和茶渣。
茶盂正是起到了這個作用。幹泡法的茶席一般都要備有一個茶盂,用於盛放多餘的茶湯和茶渣,溫杯時候的熱水也要倒在茶盂裡。
▲幹泡法茶席上的茶盂(左側容器)
當然茶盂也是可以用其他容器替代的。比如水桶、垃圾桶等,只是相比與茶盂,這些容器少了些許美觀,不能和茶席恰當搭配。
而茶盂可以是各種材料做成的,有瓷的、陶的、紫砂的、塑膠的等等,能適應各種茶席風格。因此,茶盂還是幹泡法茶席的標配。有些溼泡臺上也配有茶盂,但主要是用來盛放品茗杯的。
不過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專門用來盛水和茶渣的茶渣桶,這個容器帶有過濾網,可以實現茶渣和茶水的分離,有些做工也比較精緻,是幹泡法茶具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帶濾網茶渣桶的構成
茶臺(茶盤)
目前來說,溼泡法相比於幹泡法,還是更為常見的。溼泡法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是否有茶臺或者茶盤。茶臺和茶盤的作用,就是既可以作為支撐起各種茶具,作為泡茶、喝茶的平臺,又可以直接接納泡茶時的廢水。
▲溼泡茶盤連線水管將水排出
茶臺和茶盤本身在裝置上就是盛水的容器,此外還配有出水孔,可以連線水管將廢棄的茶水排出。這樣就可以實現溼泡的泡茶方法,在溼泡臺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沖泡者直接將茶水傾倒在桌面上,所以整個茶桌看起來會是溼漉漉的。
孰優孰劣
幹泡法和溼泡法各有自己的優缺點。幹泡法之所以能越來越被更多的人使用,是因為可以和茶席的佈置進行搭配,非常的簡單整潔,便於收拾。
幹泡法茶席上墊著不同顏色和質地的檯布,可以和各種材質的茶具相映成趣。還可以配合插花,讓整個茶席清新素雅,別具風格。
▲幹泡法茶席
習慣用紫砂壺的茶友,溼泡臺可以提供幹泡法無法做到的淋壺平臺。雖然幹泡法可以搭配壺承,但一不小心很容易弄溼茶席,那樣反而影響其美觀。
但整個茶桌茶水橫流,茶盤雖形態各異,但大多略顯笨重,相比之下美感略輸,且不便於出行攜帶。
▲溼泡法茶臺
現在喜歡幹泡法的茶友,大多是因為其更具藝術的雅緻,並且方便簡潔。但不能說溼泡法就過時了,以上也說到兩者各有優劣,溼泡法也有幹泡法無法做到的有點。
雖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論幹泡法還是溼泡法,保持茶具的整潔以及合理的佈置,才是對自己和客人最大的尊重,是讓大家都能身心愉悅的不二法門。
-
3 # 西安巴豆廣告文化傳媒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能因環境、用途、個人習慣而定,用好了都能表現茶道。比如你是經營茶葉生意的,客流較大,用溼泡能營造熱烈的氣氛,比較適合。如果.是在辦公室、茶飲會所,放著音樂、燃著香料,這種靜宓的環境下,幹泡更能營造雅靜的氛圍。幹泡在日本、臺灣比較盛行,在中國也被崇尚。我個人也感覺幹泡更能體現謙卑、高雅、靜宓的茶道文化,也許與我好靜有關。如果讀者您喜歡溼泡,我也會為您點贊,因為這也是茶文化的一種。
回覆列表
幹泡溼泡,各有優勢,都有適用,即使表現茶道,更重要的是執壺人的氣韻流暢,人茶溝通為上佳。泡法區分僅為一表現手段罷了。
溼泡法 以茶盤區別,溼泡法以茶盤為操作檯,溫杯淋壺,水汽上騰,雲蒸霞蔚,彰顯茶藝氛圍。缺陷是桌面常清理,換茶略不便,清理範圍很大。
幹泡法 不用茶盤,只用茶承,洗茶水倒入廢水桶,桌面整潔易收拾,特別是換茶時更方便。缺陷是缺點茶藝操作氛圍。茶道性別角度 身邊所見,幹泡法多適用於女性,溼泡法多適用男性。女人優雅男人豪放,泡法契合性別。茶藝展示角度,身邊所見,我參加一些茶藝茶友聚會,多用幹泡法,不分男女,當然也有溼泡法的。
日常品茶角度,身邊所見,溼泡法居多,不分男女。特別是緣遇一些孤品珍品級茶,我肯定會用溼泡法。例外 外出時,主家準備器具型別,也決定選用乾溼何法。我曾在上海,以朋友旅行裝執壺一款珍品熟普,當時器具受限了,效果約80%吧。我還曾見過火車上,有愛茶人兩杯簡易沖泡,一杯為壺,一杯為杯,這又算什麼法?
還有,如果偶染小疾,特別是呼吸道類的,請勿執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