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佛領域
-
2 # 江城曉樓
古人囤地和現代人囤房在文化和傳統方面一脈相承,“耕讀傳家”、“安土重遷”、“安居樂業”的傳統仍影響著當今社會每一個人,但古人土地和現代人囤房仍有本質區別。
1、古人囤地主要看中土地的保障功能。封建社會生產力低下,農耕經濟是古代中國的經濟命脈,佔有更多土地,意味更多糧食產出,溫飽問題才能解決;古代社會沒有社保,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充滿恐懼。因此對官商巨賈來說,多餘的俸祿/資財往往會被用來置辦田產,而這些田產就成為他們退休後生活的依仗,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田產不僅僅是自己的,更是後世子孫的,不光為自己也為子孫留一份保障。
2、現代人囤房主要看中房子的投資功能。囤房的人已解決居住需求,囤房因為房產具有投資價值。自1998年中國實行住房市場化改革以來,一、二線城市房價累計上漲幾十倍。一方面是貨幣超發的結果,硬通貨水漲船高;另一方面資本市場落後、大眾投資無門,全民炒房成共識;此外,大眾創業意識淡薄,寧願守財不願冒險。因此,現代人迷信囤房、以期保值增值,獲得更多財產性收入。
在我看來,古人囤地,當代人囤房,都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做出的相對合理選擇。雖有傳承,亦有區別。
-
3 # 燕郊置業專家
區別有不少。
1,支付介子不同,古代一般使用銅錢,白銀,黃金;而現代,使用現金,銀行轉賬,銀行貸款等。
2,囤積用途不同,古代大多為了種植糧食作物,不管是自種還是出租;而現代,囤地多是為了在將來帶來土地增值,無論自己開發,還是轉讓開發,目標不變,儘管短期有可能暫時做種養殖。
3,古代囤地,多是獲得政府的永久產權,而現代中國不是,只是幾十年的使用權。
這種區別細數也許會擴列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目的都是取得資本效益,用現在時髦的詞來說,就是躺賺。
房子,可以說是現代人最最關心的話題,特別是近年來房價不斷瘋漲的形勢,令所有人都瘋狂起來。有半夜排隊買房的,有手裡拿著一大批房不肯賣的,有甘願賭上後半輩子幸福也要買大房的,還有更多人只能眼睜睜看著房價往上漲而買不起的……
面對房地產市場裡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我們不禁要問,是否只有現代人才會面對如此緊張的房產
首先要知道古代是否有房地產交易。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房地產交易也就是最近二十幾年的事情,而售樓部、開發商、分期付款、貨幣購房、按揭、房奴、開盤、過戶,這些熱門詞彙都是最近這些年才出現的。其實,事情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
現在房地產市場上所有的現象在古代也有,根據考古實物和歷史文獻證明,中國在西周時就出現了土地交易,在戰國時就有房屋買賣。
周厲王買地花了多少錢,銘文上沒寫。不過李開周說,有人買地,有人賣地,說明當時除了有土地抵押,還存在土地買賣,房地產市場已經有了雛形。
有土地買賣,就應該有房產商開發。那麼,最早的房地產商究竟出現在什麼時候呢?是否這時候就已經有了開始琢磨著從房地產中謀取暴利的商人呢?
如果我們所說的開發商指的是現代房地產開發企業,那麼中國古代肯定是沒有這樣的開發商的,因為中國古代沒有企業,而且在古代,房地產市場主要還是以二手房買賣為主
在古代,一套住房的第一代業主,一般都是自主建房,也就是說,這套住房最開始一般都不是從市場上買來的,都是第一代業主自己蓋的。房子蓋好後,因為種種原因,這套房子被賣掉,賣給第二
代業主,然後再賣給第三代、第四代業主。總的來說,從戰國到明清,中國房地產市場上賣來賣去的主要是二手房,也不存在產權年限一說。
除了看房價,古代人買房也要考慮位置和周邊環境是否合適。古人跟我們一樣重視居住環境,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孟母三遷。古代人買房考慮最有意思的一點,還在一個叫親鄰糾紛的問題上。
現代人買房之前,一般都是調查房子的權證是否齊全,質量是否過關。而古代人買房之前,主要不是調查房子的權證和質量,而是調查賣主,搞清楚他的家人、族人和鄰居是否同意他賣房,因為在古代,一所房子能不能出售,並不需要透過物價局、房管局的批准,卻需要透過賣主家人、族人和鄰居的批准。正規的做法是拿一個小本子,把親戚鄰居的名字都列在上面,然後從族長老太爺到隔壁大媽,讓他們挨個簽字。假如其中一個拒籤,這房就別打算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