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你閱讀過《孝經》嗎?如果你是清朝皇帝,會認同將其列入當時的科舉考試中嗎?或許你可以參考其他皇帝的意見。然而,清前期的諸位皇帝對《孝經》的態度不盡相同,或受時局影響,或因個人好惡。本文據安東強先生《<孝經>與清代科舉考試》一文,談談《孝經》在清科舉中的“起起伏伏”。

    

    清朝入關後的首位皇帝——順治帝,主張“孝治天下”,所以闡述孝道、教人盡孝的《孝經》成功引起了順治帝的“注意”。他將《孝經》納入清代帝王之學的範疇。時至順治十六年,在皇帝的授意下,禮部作出決定:科舉鄉、會試的第二場論題,考官應適當地以《孝經》出題,這意味著“孝經論”作為一種科舉新文體出現。不過明清科舉鄉、會試偏重頭場文體,“孝經論”僅居於第二場,可見其實際地位不高。

    

    康熙年間,《孝經》在科舉中的地位卻開始降低,這與康熙帝個人更為偏重《五經》等經書有關。不僅康熙帝這麼想,臣子們也如是說。康熙三十九年,九卿在討論科舉相關事宜時,認為《孝經》篇幅過短、孝經論的題目也少,建議科舉鄉、會試二場的論題可以從《太極圖說》、《西銘》等書中命題。康熙皇帝表示同意,並下令實施。到了康熙五十五年,正式不用《孝經》命題,改用《性理大全》。

    

    當皇位傳到雍正帝時,他在這一問題上未效仿其父親,而是更傾向於祖父的做法,列舉以下三點:其一,雍正帝頒發了《欽定孝經衍義》,令天下士民誦習;其二,編纂新的《孝經》注本;其三,恢復科舉中對《孝經》的考察,將《孝經》與五經並重,提倡孝為教化之本。但是雍正帝在位時間不長,其對《孝經》的重視未能延續很久。待到乾隆皇帝即位之後,乾隆皇帝又承襲康熙時期的做法,“孝經論”一度退出科舉考試。

    事實上,康熙帝、乾隆帝下令在科舉考試中不用《孝經》,和《孝經》的篇幅短小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這會導致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考官難出題;另一是,考試者易對其全面掌握,所以很難藉此考察出真實的水平。

    參考文獻:

    安東強:《<孝經>與清代科舉考試》,《清史研究》2018年第1期。

  • 2 # 歷史鹹談

    自清軍入關以後,清政府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實行了很多的愚民政策,就是讓佔國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漢人沒有自己的思想,老老實實的去給清政府當奴隸。

    像在清入關初期,就大肆殘殺有志之士,“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各種文字獄這些都是清政府為了鞏固自己地位所實行的殘暴政策。後來,為了安撫漢人,也為了能讓漢人來幫助滿清統治王朝,繼續實行科舉。但是這個科舉是被閹割的科舉,八股取士,讓漢人中的精英,每天都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中接受洗腦,讓漢人忠於清政府,讓每個漢人沒有自己的思想。

    俗話說“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以後無中國”。從這裡可以看出,清朝的愚民政策是多麼成功。我們也可以從清末的相關文獻圖片中看出。那時候的華人是多麼的麻木不仁。麻木的看著自己的熟人或者陌生人被異族殘殺,麻木的看著八國聯軍進北京,麻木的看著焚燒的圓明園,麻木的看著自己的祖國被異國剝削!……

    而<孝經>就是清初之時科舉考試中的一項。我想,清政府把這《孝經》列入其中,不乏是因為想用《孝經》中的那種忠君,忠父思想去引導那些讀書人去效忠清政府。

    自順治帝將《孝經》納入科舉考試,以論體出題從而衍生“孝經論”的科舉文體。這一科舉文體成為清代科舉選才的一個特殊標準,歷經數朝的變動與爭議,最終在乾隆末年退出科舉鄉、會試。

  • 3 # 山堅海闊

    孝經我沒看過,但基本思想是儒家思想。從邏輯上說用培養孝的私德,來達到為國為民的公德是沒有那個習慣的。損公利己還有美名不幹是傻子。首先儒生在孝的指引下身居高位必然先己後人,貪汙腐敗是必然現象,其次就是關鍵時候以投降出賣民族來換去自身與家人的安全,雖失去所謂名節,但還能以孝的名義給自己一點面子,其三,認可這種教育和思維,必然邏輯混亂是非不分,忠奸顛倒。

  • 4 # 拿破崙與鬼谷子

    每一個人,每一天都在行孝,只不過是自己不知。孝,愛,愛一個人,愛一個人自己的長輩,也可以愛晚輩,更多的時候也愛自己。孝心,大孝,忠孝,小孝。敬老愛幼是家風家德!時時處處事事都是!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感冒發燒一般是多久或者是什麼程度可以用藥?你們都是怎麼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