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作為一種祭祖活動,更是中國“孝道”文化的一種具體體現。那麼在清明節祭祖活動的講究和禁忌中是很多的,但是因為地域和民族習俗的不同所以講究和禁忌也是各不相同的!那麼“清明節祭祖”是提前還是延後,各地的說法也是大不相同的。我就說說我知道的各種“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祭祖為什麼要提前?提前幾天好?
第一種:”當日“
有的家族或地區傳承來的規矩就是“清明祭祖”不可提前不可延後,而且必須在“五更時分”(下半夜四點左右)不可晚去,還有一種說法是:只有僧人在清明節當日掃墓墳塋。
第二種:”前三後三“或者”前三後四”
多為浙江麗水一帶,清明節的前一天為“寒食節”。這一天忌諱去上墳,而清明節的前三天到後四天上墳為最佳時間。
第三種:“前七後七”
第四種:“前十後十”
第五種:“一個月內”
當然還有”單·雙“日掃墓的~父母有一方在世則必須選擇”單日“掃墓,如果父母都已經故去則必須選擇”雙日“掃墓。
“清明節祭祖”埋葬先人的方法各不相同有“陵·冢·幕·墳”,“陵“是指古代帝王或諸侯的墓地~”冢“是高大的墳~”墓“是不高於地面~”墳“是起土堆成。所以”祭祖“又被稱為:“掃墓”或者是“上墳”。
至於”掃墓“的時間也是分為:“五更時分”(下半夜四點左右)的只限當日,還有早8時至下午15時和早7時至下午17時,說法不一!”五更時分“掃墓是”子時已過鬼門已開天還未亮,鬼魂才可以出來吃東西收錢。其它的則是說:白天掃墓是陽氣比較旺,對在世的後人好。免得陰氣纏身!
掃墓時攜帶的物品:
“香燭”:不但要墓前“墳前”點香燭,還需奉香給當地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祈求守護好墓地,保佑先人的亡靈。
“紙錢”:是寄託了後世之人對於祖輩的“思念”,更是要燒給先人祖輩希望下地府不用挨餓受凍。
“酒”: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所以不管在世還是故去的人都喜歡。所以要將“酒”撒於墓前表示祭奠,如果故去的先人祖輩不會喝酒那就不用了!
“供品”:多為當季時下的新鮮“水果”和各種糕點,上供給先人祖輩!
“飯菜”:(根據地區不同有的地區不做飯菜)也是上供給先人祖輩,多數為已故先人在世之時比較喜歡的食物!
“鮮花”:也是我們現在流行的一種方式,用來代替“紙錢”祭奠先人!
“包袱”:也就是裝著燒給先人的元寶·冥幣·衣服·傢俱等用的袋子!
“鏟子”:(有的地區沒有這一說法)是用來給“墳墓”添新土,代表著“後繼有人”
我們再來說說掃墓時的“禁忌”
”孕婦不可上山掃墓墳塋“
一是墓地墳塋陰氣重。二是清明掃墓人多非常擁擠,為了胎兒的安全。三是有的墓地墳塋在山上孕婦上山下山不便。
”忌穿大紅大紫“
由於掃墓墳塋祭祖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多數穿著為素色衣物。如果穿的大紅大紫會被認為是不尊敬先人。
”外人不可參與“
清明祭祖時非常忌諱有外家之人參與自家的掃墓中,因為各家的氣運不同怕會招來是非。
”身體狀態不佳者不可掃墓“
因為身體狀態不好·生病 的人去墓地,怕會帶回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
”忌嬉笑·辱罵·非議先人“
有的人在掃墓時會提起故去先人在世時的種種,嬉笑·辱罵·非議故去先人是為大不敬。甚至會招來報復!
”孩童不可掃墓“
孩子身體小陽氣弱,怕纏上一些其它的東西。還有就是掃墓時由於孩子小喜歡打鬧,如果驚擾了亡靈也是會被報復的。
”可不踩踏其它墓地墳塋“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為之,踩踏別人家的墓地要趕緊道歉。
”墓地或墳塋有草·雜物必須清理“
掃墓時如果發現墓碑破損,或者是墳墓上有植物長出,應立即修補和清理,尤其不能讓植物長成樹木,否則!將對生者造成嚴重損害。
而且掃墓墳塋拜祭祖先,是要分先後的:祖父·祖母·父親·母親·長男·長女以此類推。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清明祭祖“的一些講究和禁忌,也許不是很全面!還請各位批評指正!
“清明節”作為一種祭祖活動,更是中國“孝道”文化的一種具體體現。那麼在清明節祭祖活動的講究和禁忌中是很多的,但是因為地域和民族習俗的不同所以講究和禁忌也是各不相同的!那麼“清明節祭祖”是提前還是延後,各地的說法也是大不相同的。我就說說我知道的各種“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祭祖為什麼要提前?提前幾天好?
第一種:”當日“
有的家族或地區傳承來的規矩就是“清明祭祖”不可提前不可延後,而且必須在“五更時分”(下半夜四點左右)不可晚去,還有一種說法是:只有僧人在清明節當日掃墓墳塋。
第二種:”前三後三“或者”前三後四”
多為浙江麗水一帶,清明節的前一天為“寒食節”。這一天忌諱去上墳,而清明節的前三天到後四天上墳為最佳時間。
第三種:“前七後七”
第四種:“前十後十”
第五種:“一個月內”
當然還有”單·雙“日掃墓的~父母有一方在世則必須選擇”單日“掃墓,如果父母都已經故去則必須選擇”雙日“掃墓。
“清明節祭祖”埋葬先人的方法各不相同有“陵·冢·幕·墳”,“陵“是指古代帝王或諸侯的墓地~”冢“是高大的墳~”墓“是不高於地面~”墳“是起土堆成。所以”祭祖“又被稱為:“掃墓”或者是“上墳”。
至於”掃墓“的時間也是分為:“五更時分”(下半夜四點左右)的只限當日,還有早8時至下午15時和早7時至下午17時,說法不一!”五更時分“掃墓是”子時已過鬼門已開天還未亮,鬼魂才可以出來吃東西收錢。其它的則是說:白天掃墓是陽氣比較旺,對在世的後人好。免得陰氣纏身!
掃墓時攜帶的物品:
“香燭”:不但要墓前“墳前”點香燭,還需奉香給當地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祈求守護好墓地,保佑先人的亡靈。
“紙錢”:是寄託了後世之人對於祖輩的“思念”,更是要燒給先人祖輩希望下地府不用挨餓受凍。
“酒”: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所以不管在世還是故去的人都喜歡。所以要將“酒”撒於墓前表示祭奠,如果故去的先人祖輩不會喝酒那就不用了!
“供品”:多為當季時下的新鮮“水果”和各種糕點,上供給先人祖輩!
“飯菜”:(根據地區不同有的地區不做飯菜)也是上供給先人祖輩,多數為已故先人在世之時比較喜歡的食物!
“鮮花”:也是我們現在流行的一種方式,用來代替“紙錢”祭奠先人!
“包袱”:也就是裝著燒給先人的元寶·冥幣·衣服·傢俱等用的袋子!
“鏟子”:(有的地區沒有這一說法)是用來給“墳墓”添新土,代表著“後繼有人”
我們再來說說掃墓時的“禁忌”
”孕婦不可上山掃墓墳塋“
一是墓地墳塋陰氣重。二是清明掃墓人多非常擁擠,為了胎兒的安全。三是有的墓地墳塋在山上孕婦上山下山不便。
”忌穿大紅大紫“
由於掃墓墳塋祭祖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多數穿著為素色衣物。如果穿的大紅大紫會被認為是不尊敬先人。
”外人不可參與“
清明祭祖時非常忌諱有外家之人參與自家的掃墓中,因為各家的氣運不同怕會招來是非。
”身體狀態不佳者不可掃墓“
因為身體狀態不好·生病 的人去墓地,怕會帶回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
”忌嬉笑·辱罵·非議先人“
有的人在掃墓時會提起故去先人在世時的種種,嬉笑·辱罵·非議故去先人是為大不敬。甚至會招來報復!
”孩童不可掃墓“
孩子身體小陽氣弱,怕纏上一些其它的東西。還有就是掃墓時由於孩子小喜歡打鬧,如果驚擾了亡靈也是會被報復的。
”可不踩踏其它墓地墳塋“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為之,踩踏別人家的墓地要趕緊道歉。
”墓地或墳塋有草·雜物必須清理“
掃墓時如果發現墓碑破損,或者是墳墓上有植物長出,應立即修補和清理,尤其不能讓植物長成樹木,否則!將對生者造成嚴重損害。
而且掃墓墳塋拜祭祖先,是要分先後的:祖父·祖母·父親·母親·長男·長女以此類推。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清明祭祖“的一些講究和禁忌,也許不是很全面!還請各位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