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擔保小議
-
2 # M運營
“再工業化”不是一個新概念,多年前在對傳統工業基地的改造和振興中被廣泛應用。20世紀70年代,“再工業化”是針對德國魯爾地區、法國洛林地區、美國東北部地區和日本九州地區等重工業基地改造問題提出的。
“再工業化”是西方學者基於工業在各產業中的地位不斷降低、工業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下降、 大量工業性投資移師海外而國內投資相對不足的狀況提出的一種 “迴歸” 戰略,即重回實體經濟,使工業投資在國內集中,避免出現產業結構空洞化。
-
3 # 互金白皮書
再工業化是西方學者基於工業在各產業中的地位不斷降低、工業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下降、 大量工業性投資移師海外而國內投資相對不足的狀況提出的一種 “迴歸” 戰略,即重回實體經濟,使工業投資在國內集中,避免出現產業結構空洞化。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很多專家認為,金融危機的根源在於近十年來美國經濟的“去工業化” ,美國新的經濟增長必須依靠實體創新而非金融創新,因為金融創新導致了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金融市場過度擴張及金融資產過度升值、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混業經營風險無法控制等等。所以,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了所謂“新經濟戰略” :美國經濟要轉向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即出口推動型增長和製造業增長,要讓美國迴歸實體經濟,重新重視國內產業 尤其是製造業的發展。這也就是美國的“再工業化”戰略。
回顧美中國產業經濟發展的過程,製造業曾被認為是“夕陽產業” 由於資源環境問題,傳統產業失寵於投資者;今天的美國,正實現著由過去把工業生產大量環節轉移海外的“去 工業化”到現在“再工業化”的快速轉身,這個調整和“轉身”令人關注。
應當看到,美國提出“再工業化”戰略,是一種現實的考量。儘管製造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但由於經濟總量巨大,美國製造業在全球的份額仍高達20%左右,依然是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現在,美國力圖透過“再工業化”重振本土工業,一方面是防止製造業萎縮失去世界創新領導者的地位, 一方面是要透過產業升級化解高成本壓力, 尋找 像“智慧地球”一樣能夠支撐未來經濟增長的高階產業,而不是僅僅恢復傳統的製造業。
從這一點來看,美國“再工業化”戰略就是在加快傳統產業更新換代和科技進步的過程中,實現再一次依靠“再工業化”來推進實體經濟的轉身與復甦。
-
4 # 等風起我為你守候
再工業化是提升企業產品自身競爭力的同時,最佳化行業,透過市場機制來推動產業調整和升級,達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國內知名企業華為,致力技術創新,引領通訊行業的發展,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國際競爭中,產品優勢相當明顯。福耀玻璃,在產品優勢上也相當明顯,再工業化實際是棄其糟粕,取之精華。達到更上一層樓的目的。
回覆列表
“再工業化”是西方學者基於工業在各產業中的地位不斷降低、工業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下降、 大量工業性投資移師海外而國內投資相對不足的狀況提出的一種 “迴歸” 戰略,即重回實體經濟,使工業投資在國內集中,避免出現產業結構空洞化。
20世紀70年代,“再工業化”是針對德國魯爾地區、法國洛林地區、美國東北部地區和日本九州地區等重工業基地改造問題提出的。
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歐美等發達國家深刻意識到,失去製造業等實體經濟這些根基,單純依靠金融和服務業,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國家經濟空洞化,隨之引發的就是失業人數大幅上升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為此,他們很快調整思路,將重振經濟的核心轉到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上,提出了再工業化發展戰略。
西方國家的再工業化戰略,對中國來說,影響是十分明顯的,讓中國製造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1、產業競爭加劇,在鋼鐵、煤炭、紡織、化工等傳統工業領域,受歐美再工業化與東南亞、非洲等低成本國家的雙重夾擊,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在智慧製造等新型工業領域,仍處於劣勢。加之歐美以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劇了中國自主創新的必要性、緊迫性與實施難度。
2、貿易摩擦加劇,中國在全球化中的傳統競爭優勢削弱、競爭環境惡化。
3、資本流出加劇,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壓力加大、支撐不足。
大體上來說,西方發達國家的這次再工業化,並不是讓傳統制造業簡單迴歸,而是站在更高的起點上重構製造業產業鏈,以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對中國工業發展和提升影響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