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11280439416
-
2 # DDG的老船塢
明確一點,德國,無論是誰,都沒打算放走比利時-北法的英法聯軍,不要聽希特勒放走英法聯軍的扯淡,那不過是戰後德軍將領尤其是A集團軍群司令部龍德施泰特一夥甩鍋而已。
首先,所謂暫停進攻令,並非希特勒下達,而是龍德施泰特A集團軍群司令部在5月23日下達,24日龍德施泰特說服了希特勒給這一命令背書,按住了跳反的部分前線將領和陸軍總司令部。
敦刻爾克戰役地圖,可以看出24日的危機之後聯軍重組了防禦,以敦刻爾克為核心逐次收縮,而德軍只能壓縮而無法突破
其次,從命令有效時間來說,這一命令從23日下達,到26日德軍發現英軍從海路開始撤退就正式取消了,之後一直到6月3/4日夜間撤退結束,不是德軍不想拿下敦刻爾克,而是拿不下敦刻爾克了。
第三,從暫停進攻令有效範圍來說,實際上只是約束配屬A集團軍群的克萊斯特裝甲叢集兩個裝甲軍的行動,從比利時正面進攻的B集團軍群和A集團軍群其他各軍均未受影響,仍然在對比利時-北法的聯軍猛攻。
第四,暫停進攻令並沒有放過英法聯軍,只是讓古德里安第19裝甲軍沒有能在24日佔領當時兵力薄弱的敦刻爾克,從而使得聯軍儲存了一個海上撤退的港口(另外兩個港口洛里昂和加來都已經被德軍突破進入城市戰,陷落只是時間問題,也不可能再作為撤退用)。而21日阿拉斯反擊失敗之後,英軍就已經對法國南北對進解圍的計劃產生了懷疑(事實上法軍也是打算犧牲比利時-北法的聯軍來給自己爭取時間,並沒有打算真的去解圍),所以開始著手部署海上撤退,所以24-25日開始從比利時收縮抽調的英軍已經陸續抵達敦刻爾克開始部署防禦,而敦刻爾克的地形實際上確實不適合機械化部隊進攻,所以錯失了24日這個時間視窗之後,德軍面對加強的敦刻爾克防禦一籌莫展。
最後一點,德軍的暫停進攻令一方面是聯軍反擊尤其是阿拉斯反擊(隆美爾為了諱敗為勝把英軍一次旅規模反擊上報成打退5個師反擊)使得A集團軍群和下屬各集團軍將領對裝甲矛頭的側翼產生了嚴重的危機感,並且說服了希特勒(隆美爾的報告是可以直接通天的),另外一方面,德軍也希望為下一階段紅色方案進攻巴黎儲存更多的裝甲力量,而敦刻爾克一帶水網地形確實不適合機械化部隊進攻,所以26日恢復進攻以後,德軍裝甲部隊也沒能突破英軍防禦,不得不換上趕上來的步兵接手。再就是當時誰都沒想到(包括英華人自己)英國能用不到10天時間頂著德軍陸空進攻從敦刻爾克這麼個小港撤走30多萬人,所以德軍的進攻雖然猛烈但是並不急迫,這也給了英軍逐步收縮防禦的空間。
-
3 # 微電腦一本書大小
我們今天看昨天因為你知道結果來龍去脈那是歷史,而換做你我當時處境顧慮多多,過快突擊自己會不會被敵人反包圍?很多事就是樂極生悲嘛,當時偵查和情報手段也沒有今天這麼快捷,而面對大蛋糕時又會有蠢貨來搶功貽誤戰機的事數不勝數,並非是希特勒一人左右
回覆列表
首先德國軍方沒有辦法不考慮南部法軍還有多少實力,英軍展開的阿拉斯反擊戰是不是聯軍準備大規模反包圍戰役的前奏,裝甲部隊損耗到底怎麼樣,地形有什麼影響,空軍是不是能消滅聯軍的撤退能力,皇家海軍有沒有能力組織撤退,能撤走多少人等等因素
再者如果在敦刻爾克戰役中,德軍將英法聯軍一舉殲滅,
影響會是:
1. 德軍之所以無法登陸英國, 是因為對英國的空軍和海軍沒有優勢,與英國陸軍的實力無關。所以就算是英國遠征軍被全殲,德華人還是無法佔領英國。 按英華人的性格, 跟德國議和的可能性不會很高。
2. 當然,英國形勢就更加危險,所以美華人很有可以更早加入戰團, 而不是用租借法案再拖延幾年。任何美國政治家都會認為西歐完全陷於德國之手是不可容忍的,何況是羅斯福。當然,英國在北非就不太可能再跟隆美爾對抗了,但非洲軍團真的能起到切斷中東油路的作用嗎?我覺得隆美爾最後會在埃及象拿破崙一樣被英國海軍切斷退路。
3. 另一個變數是, 因為英國陸軍已太弱,也可能德華人會覺得西線無憂,會更早進攻蘇聯, 也許真能在41年入冬前佔領莫斯科和列寧格勒。 但蘇聯在烏拉爾已經有些工業基地了, 美國也會從遠東方向提供物資支援,德華人不可能真的把俄華人殺絕,最後只會陷入游擊戰的大海中。
所以後果也許有:美國提前參戰, 蘇聯元氣大傷, 戰後不要想再佔據東歐了。二戰的時間可能會延長一些, 更多暴行和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