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誤入保險的保險人
-
2 # 一帆春風
單一傳統保險公司代理人估計很難解決您的困擾!不如找我們專業的經紀人,我們不專屬莫一家公司,而是掌握這幾十家保險公司的產品,研究產品、對比產品優缺就是我們平時的常規工作。比如這些公司:天安、信泰、復聯、中意、工銀、中英、瑞泰、光大永明、福星保德信、恆安標準、君康、崑崙、長城、長生、同方全球、招商仁和、中信保誠、珠江人壽、橫琴人壽等等,有央企、有中外合資,有很多高性價比的產品。對於經紀人,銷售只是服務的開始,服務沒有終點。
-
3 # 話險為簡
如題所說,我做為一名8年的資深保險從業者
都對你的發問感同身受!
如今的重疾險已經被大眾廣泛接受而掀起購買的熱潮!可隨著需求越來越大,保險公司的競爭就越加激烈,在這種形勢下保險公司為了搶奪客戶都會在產品上下足功夫。因此在市場上應運而生了各種型別的重疾險,在各家保險代理人的大力推動之下,都說自己的產品是市面上最好的!價效比最高的!保障的疾病種類是最多的!所以讓本來就不專業的客戶。更加暈頭轉向,變成了選擇困難症!
那到底應該如何化解,並可以輕鬆做出選擇呢?
給你幾點選擇建議
1、保險公司再多,都與你無關,你只要購買排名前5位之一的就一定錯不了!(具體排名請看下圖)
2、重大疾病保險有一個小細節非常重要,很多人都會忽略或者不在意。那就是重大疾病的等待期,等待期越短越好,有90天,180天,360天的,你就直接選擇90天的,比如你買360天的,那就相當於你現在買完重疾,360天以後才生效,相當於你的保費在這一年都是損失的。最關鍵360天之內如果發生重疾是不給理賠的,因為疾病是不請自來的,誰都無法預料,時間越長隱患和風險就越大!所以必須選擇等待期短的。
3、不要被各家公司多少種疾病的種類所影響,那都是為了提高競爭力做出的的產品改良,並沒有多大實質的意義,只是讓你覺得保費花的“值”而已!雖然現在關於疾病的種類確實程多發趨勢。很多“怪病”“少見病”時有發生,但那幾率是非常小的,但你要清楚一點,這種“少見病”增加到重疾種類當中,正是保險公司賺錢的利潤點。因為你買的重疾種類越多,保費就一定越高,可是你多花保費買的那部分“少見病”的理賠率是低的。
也就是如果你有保障疾病種類更多的需求。同時你的經濟也允許。那當然買保障種類更多的,起碼心裡有安全感!不然總擔心,反倒影響健康!可如果你的預算有限,還想購買重疾險,那就買80種左右或者45種左右的就可以,因為保監局要求的重疾種類其實就25種高發重疾!(詳細請看下圖)
4、輕度重疾需要附加。因為輕度重疾目前為止是絕對的高發疾病,比如“原位癌”就不在重疾範圍內,但卻很多發!
5、附加腫瘤保險可根據自己對腫瘤保險的需求選擇增加,但請看好理賠條件,腫瘤保險需要滿足一些條件以後才能理賠。同時保費會增加很多,可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選擇。
以上5點會幫助你縮小選擇範圍,範圍縮小了,你選擇起來就會更加容易的多!
其實無論你怎麼選,都請記住,重疾險只要有,就比沒有好,有多就比有少好!
不要把更多的時間放在選擇和糾結上,因為選擇和糾結會影響購買的進度,同時也不要單一的計算利弊,因為能計算出來的就不叫“風險”了,有一種遺憾叫“還沒做好購買的決定,就發生了疾病。”所以馬上能擁有的重疾險就是最好的重疾險!
回覆列表
題主為什麼有這樣的問題呢?現在這個社會,誰身邊還沒有幾個賣保險的?資訊又那麼發達,網上搜一下,身邊的保險代理人介紹一下,自己總結思考一下,答案几乎就出來了。我想題主是不是有以下原因?
一,身體出現了小瑕疵,身邊的代理人推薦的產品,健康告知過不了。針對這個問題,我建議多找幾個保險公司的代理人,特別是獨立代理人,把體檢報告提供一下,一起核保,看一下有沒有機會承保。
二,題主要求的重疾險保障條件比較高,比較全,但是保費預算不是很充足,這樣的話我建議做好基礎保障就可以了,實際上沒有完美產品的存在,核心條款都有,其他的在現階段可以用網紅產品(百萬醫療或是一年期重疾險)暫時過渡一下。等到經濟能力好一些再加保也不遲。
暫時我只想到了這兩點,猜沒猜對呢?有別的疑問可以私聊我,希望在保險這個問題上,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