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若愚趣談
-
2 # 鑑水漁翁
周以前應該各諸候國語言文字讀聲都不統一,到始皇統一六國李斯統一了中華文字,應該就有文字統一讀音的韻書出現了(這要經過考古證明)。有文獻記載最早的,是東漢末年李登編撰的:聲類,但已失佚。現存最早的韻書是隋代陸法言編撰的:切韻,並歷代不斷編撰完善直到今天的中華新韻。但古中原地區語言發音比較統一,中國其它地方仍有些地們沿襲了古代方言的文字發音。而古代說話寫文章是用文言文,並逐漸發展為白話文,直到今文。語言學家應該是以這些韻書,地方方言,文學發展來作依據研究的。我不是語言學家,答錯讀者莫怪。謝邀。
-
3 # 七師叔在此
1、先秦時期文言文和口語一致
大約在先秦時期,文言文還是和當時的口語一致的,與現在傾向使用雙音節詞不同,當時的漢語裡單音節詞佔據上風。《論語》《孟子》這類,可以說就是當時口語的實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當時說話,就是這麼個腔調。
2、兩漢時期出現脫節
大約在兩漢時期,口語和文言文就有了一定的距離。中國第一部方言著作、西漢揚雄的《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除了以通語解釋方言以外,還注重以今語解釋古語。《方言》卷一就記錄:
(大意為:假、熾、懷、摧、詹、戾、艐這些詞,都是“至”的意思……是從古語分化出來的不同說法,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通用了。)
雖然文言文和口語都在發展,但前者遠遠跟不上後者的速度,距離越拉越大。可惜由於反映當時口語文獻遠沒有文言文獻那麼豐富,中古時期漢語口語的研究尚有很大空間。
3、唐代出現白話文
4、宋代文言徹底脫節
到了宋朝,文言文和口語已經完全脫節。當時的讀書人,未必能用文言文表達一般口語要說的意思。
宋朝的文人和學者們有時也使用白話文。譬如蘇軾最愛用“呵呵”,在給摯友兼親家文與可寫信時、在給同事和文友鮮于子駿寫信時、在給“河東獅吼”男主角陳季常寫信時,都在末尾加上一句:“呵呵。”大儒朱熹在《朱子語類》中點評史書時也是一口白話:“南北史除了通鑑所取者,其餘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說。”宋人的日常對話,就是這麼通俗。
5、元朝口語普及
到了元代,由於漢語並非統治者的母語,很多時候連皇帝的詔書也直錄當時的口語。《長春真人西遊記》記錄了一篇成吉思汗寫給丘處機的詔書,全文如下:
宣差都元帥賈昌傳奉成吉思皇帝聖旨: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別來至夏日,路上炎熱艱難來,沿路好底鋪馬得騎來麼?路里飲食廣多不少來麼?你到宣德州等處,官員好覷你來麼?下頭百姓得來麼?你起身心裡好麼?我這裡常思量著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
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
6、明清時期
明清,白話小說諸如《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金瓶梅》等等,不勝列舉。皇帝批覆奏章用大白話也不是稀奇事。明太祖朱元璋,聽說沿海有倭寇來犯,怒而下詔:
“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相比之下,雍正對年羹堯的那一份表白,是不是顯得柔腸百折了許多。
7、五四白話文運動白話文取代文言文
書面語和口語發展的雙軌發展,文言文和白話文對立的局面,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才終結。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不摹仿古人”“不避俗字俗語”等,吹響“白話文運動”的號角,終於讓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成為了漢民族的共同書面語。
-
4 # 小李滷味FKUNIVERSITY
任何方言都不能說是古漢語!只是相對保留古代不同時期的部分音韻,而且都在不斷變化中。粵語確實保留古音古字的比例較多。
回覆列表
可以這麼說吧!凡是說自己知道古人說話發音,並煞有介事,裝模作樣地說古人就是和他自己這樣讀漢字的,幾乎都是騙子。
有些南方人說粵語就是上古雅音,是中原漢人說的話,證據是粵語中有很多文言詞彙。我就納悶了,文言詞彙不是書面語嗎?誰聽到古人說話的聲音了?
有人說古人說話與今天的普通話不一樣,這沒錯,因為語言文字是發展的,就是四十年前人們的用詞用字與現在都有差別,幾千年幾百年前的人和今天的我們說的話那就差得更遠了,可是古人讀漢字的讀音,你沒聽見過,我和他都沒聽見過,誰來證明你讀的就是古人的讀音。?因此,說知道知道古代人說話時是怎麼發音的人,一定是連自己都不信的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