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就好

    去年十月二十號播種的小麥,按照節氣來說,應該不算太晚,小麥達到畝40斤的播種量,應該是不少,至於說有點稀,那與播種量和播期應該關係不大。因為我不知道您是什麼地方的人,本地氣候如何,我只能從常見問提找造成小麥稀的主要原因。一,小麥品種有關

    如果錯過了本地適播期,那最好是選擇半冬性和偏春性的品種,因為冬性小麥品種透過低溫春化的時間長,如果冬性小麥品種播種時間過晚,會造成分櫱減少,抽穗不齊。冬性品種適宜於早播,而偏春性的品種適宜於晚播。

    再就是如品種的分櫱能力有關,有些小麥品種分櫱能力弱,成穗率差。

    二,地力和肥料有關

    山嶺薄地,旱薄地,應該選擇分櫱力強,成穗率高,成穗多的小麥品種,因為這些品種同時具有耐旱,抗瘠薄的能力。

    同時適當增加施肥量,氮磷鉀平衡施肥,特別是磷肥的用量,以促進小麥根系發育,促進分櫱增長,提高分櫱成穗率。

    三,與播種質量有關

    小麥要想苗全苗壯,與精細耕地,足墒下種,精播等都有很大的關係。如造墒播種,越冬水的澆灌,缺肥的補充,查苗補苗,劃鋤破除板結等,這些措施的有效實施,都可以提高小麥全苗率和分櫱率。

    四,科學管理有關

    一是早春返青期劃鋤,提高地溫,以利於大櫱生長,促根系發育,促進小麥早發快長。春季不要過早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小麥的生長。二是狠抓起身期的肥水管理。

    小麥起身後,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生長迅速,水肥充足,有利於促分櫱,多成穗,成大穗,生長迅速。

    在春季追肥上,一般以氮肥為主,可追尿素或者是磷酸二銨。

    再就是注意病蟲害,如地下害蟲,某些病害等造成的分櫱減少。

    總之,您在去年十月二十號播種的小麥,在播種量和播期都還可以的情況下,出現稀少的問題,最大的可能就是以上幾點原因,也許有我未知的原因,請您提醒。

  • 2 # 基層農人

    去年小麥十月二十號播種量40斤,小麥收割時有點稀,造成小麥稀的原因很多,首先小麥播種過晚,也會降低出苗率及分櫱能力,不知道題主是哪個地方,象在我們(甘肅天水)這裡,10月20號播種小麥,都不能正常出苗了,我們這裡一般跟秋分節氣播種,最遲在寒露結束,因為去年秋分在9月23號,10月23號是霜降,對於北方地區來說,去年10月20號種小麥,確實是太遲了,這也是出苗率低,麥苗分櫱能力低,造成收割時麥稀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種因素:

    ①,品種原因:如果播種的品種質量差,如秕粒多、爛顆多、蟲口多,都會降低出苗率,甚止會出現嚴重缺苗斷壟現象,從而影響小麥產量。

    ②,播種太深:小麥適宜播種的深度為3~4公分,播種過深,會拉長出土時間,如果墒情差少雨,過深的幼芽因出土力弱,會窒息死亡,出苗率降低,麥苗會稀疏,達不到全苗狀況。

    ③,播種太晚:小麥在適宜的插期內,寧早勿晚,播種太晚,溫度低,不但出苗低,而且分櫱能力也低,基本上在冬前都是單苗,抗逆能力弱,經過嚴寒冬季,會凍死很多苗株,致使來年返青後,麥苗稀少,因此,對於播種較晚的小麥,由於出苗率低,分櫱少,在播種時應適量增加播種量2~4斤/畝。

    ④,播種時墒情差:播種時土壤墒情差,播種後又幹旱少雨,麥粒因缺水分萌芽較慢,淺表土處因幹爆純粹出不了芽,因而出苗率也會大幅降低,麥株也會稀少,因此小麥在適播期要趁墒搶播,可提高出苗率,

    ⑤,病蟲害:病害的發生可導致部分麥苗死亡,從麥田整體來看,會顯得有點稀疏,蟲害象草地貪夜蛾幼蟲,可直接咬斷小麥莖基部,造成麥株稀疏,因此在生產中要加強病蟲害防治,可避免這種現象。

    雖然囉列了幾種可能造成麥稀的原因,但從你說的畝播量(40斤),及播種日期(快到霜降節氣了)來分析,造成今年收割還有點稀的最大可能原因是,你去年小麥播種太晚了,播種太晚,出苗率低,而且太晚的小麥不發苗,分櫱少甚止不分櫱,始終是一個單株,和同種量(40斤)播種早分櫱多的小麥相比較,就顯得有點稀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用的光貓路由一體機,接上電腦和網路印表機,電腦為什麼搜尋不到印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