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田竇氏

    我的觀點:當然不是對立的,我家寶寶從六個多月就開始新增輔食了。一直吃得很好,也沒出現什麼腸胃方面的不適。這主要看寶媽是怎麼餵養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母乳和吃飯時間最好岔開,不要擠到一起。寶寶剛開始吃輔食的時候,一定要在母乳前後一小時左右,給輔食或者飯足夠的時間進行消化。不然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反應,這不是因為兩者衝突,而是餵養不當導致的。

    2、輔食就是輔食,不能因為吃了輔食就過多減少母乳的量或者乾脆不吃母乳。我家寶寶從六個月開始吃輔食,母乳也一直跟進,一週半才斷的奶,然後繼續喝奶粉和吃飯。現在寶寶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需要的營養多,除非你是專業的營養師,每餐都能保證寶寶的營養全面、足夠,否則你還是得每天保證寶寶的母乳或配方奶粉的量。

    3、該吃輔食的時候就得加。寶寶在一定的年齡新增輔食,不是為了替代母乳,而是為了寶寶更好的成長。適當新增輔食對寶寶的消化系統和未來寶寶的飲食習慣等都有很大影響。

    所以兩者之間並不對立,反而相輔相成。

  • 2 # 憂憂若水—鄧

    我覺得不是的。

    我家寶寶六個月開始加輔食的現在一歲半了,母乳斷了喝奶粉,一天三次奶粉三頓飯,和我們大人一樣早中晚都吃飯,從寶寶可以自己坐穩開始我就給他買了個小椅子,讓他養成吃飯的習慣,我們吃他也吃,現在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飯了。

    一兩歲的寶寶牙齒還沒有長全,比較喜歡吃流食,特別是夏天孩子胃口差,家長要有耐心輔食換著花樣做孩子都會愛吃的。

    我建議孩子吃飯開始就讓孩子坐寶寶椅讓孩子養成吃飯的習慣不用追著喂。這樣大人孩子都舒服還安全。

  • 3 # 飛媽叨劇

    不是啊。從給寶寶新增輔食開始,慢慢的,開始讓寶寶跟著大人吃飯。吃飯是為了讓寶寶逐漸能斷了母乳。而且孩子慢慢長大,母乳已不能滿足孩子成長髮育了,所以要給孩子吃飯,孩子習慣了,並喜歡上吃飯後,就要斷了母乳了。

    在還沒斷奶期間,平時白天可以練習給孩子吃飯,而且媽媽可能要上班,孩子也要學著吃飯。晚上睡覺前可以給孩子吃母乳,有的孩子可能也要喝夜奶。孩子大了之後,吃飯多了,慢慢的就可以斷了夜奶,可以不喝母乳了。

    另外,每頓飯中間可以給孩子吃母乳,這兩者不是對立的哦。

  • 4 # 我看風景你看車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不好好吃飯”這個鍋,母乳不背!因為“母乳”和“吃飯”這兩件事沒有對立關係。

    理論上如果是母乳寶寶,從六個月開始可以新增輔食了。其實,這個“六個月”是一個科學的硬性指標,同時還要滿足其他幾種條件:

    1.能獨自坐或靠在椅子上

    2.挺舌反應消失

    4.對大人飯菜產生強烈興趣。

    5.奶粉寶寶五個月以後,母乳寶寶6個月以後(跟走路早晚一樣,每個孩子由於個體發育情況不同,有的母乳孩子可能五個多月就開始對吃東西這件事產生強烈興趣,有的孩子可能六個多月才開始接受吃東西這件事情)

    所以需要大人仔細觀察,在寶寶最適當的時間給他新增輔食。一開始的時候一天一次,儘量放在中午,如果放在晚上,如果孩子對於新增的食物有不適的反應,可能會影響睡眠。而母乳的話,是按需餵養,寶寶想吃就給好了,可以將中午喂輔食之前那頓母乳和輔食時間相隔的長一點,也就是說,喂輔食時正好是寶寶有點餓想吃奶那個時間,但還不是特別著急(寶寶內心os可能會是:寶寶要的母乳,你給我的神馬玩意兒?)的時間。

    最後,從剛新增輔食開始,給他養成一個良好的吃飯習慣很重要。請注意幾個原則:

    1.買寶寶餐椅,讓他固定地方吃飯

    2.不要讓寶寶一邊看電視看ipad吃飯餵飯

    3.不要讓寶寶長時間吃過於軟爛的食物,八九個月以後就可以適當喂大顆粒性食物了。不要認為寶寶沒有牙齒就不會咀嚼,越早練習越有利於以後不挑食。

    4.儘量讓寶寶自己吃,從八九個月開始,讓寶寶自己抓著食物,不要怕髒,寶寶一開始玩食物,實際上是他自己對食物研究接受的過程。(如圖這樣,看到沒?)

    以上幾點其實很重要,很多老人帶大的孩子除非那種天生什麼都愛吃的孩子,很多到了三四歲還要老人捧著飯碗追著餵飯,就是之前的吃飯習慣沒有養好。

    你看,幾乎母乳和吃飯是兩個平行的事物,沒什麼關係。不要孩子一不好好吃飯就想到是母乳的問題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1屆機械畢業生,現有8k/月的裝置工程師和5.5k/月的工藝工程師兩崗位,請問前輩們我該怎麼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