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牛開泰
-
2 # 慕橙eve
崇禎帝朱由檢正史記載中明代的最後一位皇帝,17歲登基,也以獨斷多疑,剛愎自用的性格,於1644年城破自縊而亡。
雖為亡國之君,但後世普遍認為其勤政愛民,傾盡全力挽救不斷衰敗的明朝,從登基上位,鬥魏忠賢,農民起義,直到滿清入關,國破家亡
入關後的李自成,在東華門外搭了涼棚,親置柳木棺材,將崇禎帝收斂於棺中,供百官祭拜,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叛逃,多爾袞入北京城,命令明大臣為崇禎立廟號。經商議,立崇禎帝為乖宗端皇帝,弘光帝即位後另立崇禎帝廟號為思宗,全稱太長,就不碼字了,到1645年,南明官員提議另立毅宗,1646年隆武帝又改崇禎帝廟號為威宗,
而多爾袞入關後先是親自為崇禎帝服喪,承認其明朝歷史地位,舉國發喪。乃至後清朝皇帝每年都會去祭拜崇禎帝,順治十六年還翻修了思陵,
至於多爾袞有沒有跪地祭拜, 綜上所述,我覺得是有的,其目的也很簡單,大抵是為了緩和民族矛盾,收斂人心,加上清朝的統治,只是為了政治目的做的小把戲而已了,
-
3 # 歷史課課代表
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為了師出有名,清朝統治者打起了為明朝崇禎帝報仇的旗號分兵各路追擊農民軍。不僅如此,當時手握清王朝實權的攝政王多爾袞甚至親自大辦崇禎帝、後的葬禮,並且在崇禎帝靈前行三跪九叩之禮。多爾袞此舉並不是因為他對崇禎帝有些多麼深厚的感情,而是為了收買廣大漢族地主階級和知識分子的人心,同時也表明大清是代替大明的正統王朝。
入主北京的多爾袞替崇禎帝、後公開發喪,這看似人之常情的的舉動,卻為作為異族統治者的清朝拉近了與廣大漢族地主階級和知識分子的關係,同時透過這個舉動說明了,明朝被滅、崇禎之死皆與大清無關,是農民起義軍滅亡了明朝,逼死了崇禎帝,清朝入關是替崇禎帝報仇。這樣就有助於團結廣大漢族地主階級共同對付農民軍,也使清軍統一中國的阻力變小。多爾袞在崇禎帝靈前行三跪九叩之禮,是向天下百姓表明:大清王朝再不是偏據東北邊隅之地的蠻族政權,而是名正言順代替大明王朝統治中華的新政權。 其實多爾袞這樣做有著自己的目的:緩和民族矛盾,製造假象騙取廣大漢人的信任,實則是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你真的以為他是尊重崇禎帝才去厚葬他這樣做的嗎?其實這只是為了政治目的而上演的把戲而已。
-
4 # 明離子
多爾袞為崇禎服喪的事情是真的,但至於出於什麼目的,大家心知肚明。
崇禎在煤山自縊身亡,屍體是被李自成的闖軍找到的,埋在了昌平十三陵的田貴妃墓中了事。
但不久後,清軍便入了山海關,將龍椅還沒做熱乎的李自成趕出了北京。
清軍入了北京城,首先聽從了大漢奸范文程的建議,按照國葬規格為崇禎皇帝發喪,到了田貴妃墓處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
這其中參加葬禮的就要尚是孩童的順治皇帝,和實際的掌權者多爾袞。
不僅如此,清朝皇室每年都會去崇禎皇帝吊死處祭拜一番,而在1659年時,還將田貴妃墓擴建修繕,命名為思陵,意為明思宗朱由檢之陵寢。
如果你要是覺得清王朝如此後代明朝皇帝,真的是寬心仁厚,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雖然清朝發出話來,誰尋找到明朝太子或者皇族宗室,一定好好的恩養,但實際上呢?明朝的皇室近枝,如崇禎的兒子,還有南明的永曆皇帝,都逃不過被誅殺的命運。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滿清雖是遊牧民族,但這個道理還是非常懂的。
所謂的祭拜思宗朱由檢,其目的還是為了博取漢族人民的信任,維護自己的統治罷了。
-
5 # 凝涵7
多爾袞拜過崇禎帝的靈位,這是事實。
作為一個剛剛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軍隊,他們非常需要明朝遺民的大力支援。多爾袞拜崇禎皇帝的靈位,是為了獲得那些忠誠於崇禎皇帝人的信任,緩和民族矛盾,減少他們的敵人,有利於集中精力,追繳李自成。為他們長期統治中原作秀。
-
6 # 使用者96816661689
簡言之,有三
第一為了收買官僚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並獲得其支援;
第二為了標榜自己師出有名,是為了大明皇帝復仇,剿匪而不是叛亂;
第三從法理道德上為滿清篡權找到合法依據;
回覆列表
清朝入關後,各地反清復明行為不斷,為在關內站穩,籠絡人心,多爾袞提出明朝是李自成推翻的,清朝也是為明朝復仇打敗了李自成,為表達對明朝的同情和尊重,化解百姓對清朝的仇恨,多爾袞祭拜崇禎皇帝,並下令保護修善明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