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隱
-
2 # 人在風上走
在我身邊家人與朋友中,有人按陰曆過生日、也有人按陽曆過生日。
我仔細觀察身邊朋友過生日的日期,我發現,老家在農村的人,他們往往是按“陰曆”過生日,家在城市的人,他們則喜歡過陽曆生日。
生日,每個人出生的日期。
每個人都有生日,有人習慣過陰曆生日,也有人喜歡過陽曆生日!
在我小的時候,從來也不看日曆,只有哪天俺媽說我該過生日了,我就知道我又要長一歲了。到後來會看日曆了,發現快到我生日的日期了,我對俺媽說:“我哪天要過生日了,你給我做點好吃的。”俺媽的回答是:“還不到,要看日曆上的小字。”那個小字指的是“陰曆”,而我看成了陽曆。也就是說,在我們家裡,每個人過生日過的都是“陰曆”。
後來上初中後,接觸的同學大都是軸承廠的子弟,當問到生日時,我還特意問:“你過生日是過陰曆、還是過陽曆?”得到的回答基本上都是過“陽曆”。至此,我才知道城裡人過生日都愛過“陽曆”。
後來參加工作後,朋友們過生日都愛“聚餐”,可每個人生日都應當在自己家裡過,但又想和朋友們聚餐,這怎麼辦?我的解決方法是“陽曆生日和朋友們一起過,陰曆生日和家人一起過”。但是遇到陰曆、陽曆重合時,就把和朋友們一起過生日的日子提前幾天,陰曆生日還和家人一起過。
朋友老段,生日是10月1日,雖然他家裡的傳統是過陰曆生日,但是他的陽曆生日日期太好了,恰逢“國慶日”,所以他總愛過“陽曆”生日。
朋友小麗,她的生日陰曆是“七月初七”,中國的情人節,所以她喜歡過“陰曆”生日。
根據我身邊朋友的情況,大至可以分為:老家在農村的,習慣過“陰曆”生日;家在城裡的,喜歡過陽曆生日。
如果喜歡和朋友們一起過生日的,他們往往會過兩次生日(一次陽曆、一次陰曆),一次和朋友們一起過,另一次和家人過。
-
3 # 龍族社
過生日,是過陰曆還是陽曆,這並不是一個難題。對於中中國人來說,生日一般都是過陰曆,這是多少年來一直延續下來的一種習慣。
中中國人最早使用的日曆是陰曆,也稱“農曆”、“舊曆”等,是按照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一種曆法。月球繞行地球一週為一個月,十二個歷月為一年。
生日是指一個人出生的日子,也稱為出生紀念日。中中國人的傳統是以陰曆來計算生日,出生時即計為一歲,以後每到一個春節便增加一歲。每年出生的那一天的陰曆日程便是每個人的生日,所以,按照中中國人的傳統習慣,還是過陰曆生日。
其實很簡單,如果要遵循中國的傳統習慣,那就過陰曆生日。如果按照世界曆法的計算方式,那就過陽曆生日。實在糾結難以取捨的話,就兩個生日都過。過生日沒有統一的規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習慣去過便好。
對於較為忙碌的人,還可以採用一種方式,預計陰曆生日和陽曆生日哪一天有空閒時間,便過哪個生日。
大家是習慣過陰曆生日呢還是陽曆生日呢?
-
4 # 已惑先生
陰曆也叫農曆,是中國歷史沿襲下來的記年法,陽曆也叫公曆,是當今世界通用的記年法。
中中國人傳統過生日都是陰曆日期。但社會發展至今,中國社會已經淡化了很多傳統習慣,例如:給孩子取名時含有一個顯示家族輩分的字、過陰曆生日等等。有些反映了中國社會與世界的接軌融合,有些演變則與中國特定的國情有關。
年齡偏大一點的人中,有很多身份證上的出生年月日,其實直接填寫的陰曆日期,並沒有進行轉換,例如我生日是農曆十月初七,父親給我上戶口時,直接將陽曆10月7日作為出生日期,以至於實際生活中只能以陽曆10月7日作為某種事實存在。
現階段過生日處於過陰曆和過陽曆兩種方式混雜的階段,但隨著社會進步,早晚會過渡到以陽曆作為日常過生日的日期階段!
一般來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出生的孩子,大多直接以陽曆日期作為生日來紀念,陰曆生日則較多的被爺爺奶奶習慣性的記在心裡,過陽曆生日的好處是直接與身份證日期保持一致,簡單易記,也方便於現代人應對社會事務!
我感覺中國的陰曆記年法除了幾個陰曆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被重視和被傳承之外,其他的用途已經被極大的淡化,未來不排除會成為一個歷史記憶!
-
5 # 虛實難證主客唯心
有人說公曆準,請問準的定義是什麼?公曆是純陽曆,只是計算簡單而已,但並不準。
年月日都準才是真的準,陽曆只是太陽準,而月亮並不準,月都不準談何日準?
都知道年是365~366天之間,每月是29~30天之間,按常規辦法保證年的精度就不能保證月的精度,保證月就不能保證年的精度。
公曆(西曆)簡單粗爆,只用2月28/29天的變化保證年的精度即可,其他則勻成12個月,不再管月亮的精度。
中國的日曆其實才是精確的,準確說中國日曆叫農曆,是陰陽合曆,不是簡單的陽曆也不是簡單的陰曆,只是計算方法複雜,一般人只能查不會算而已。
①農曆首先用24節氣定年,24節氣是純陽曆排布,與公曆最多相差1~2天,比如清明節肯定是公曆4月4~5號,冬至節對12月21~22號。
所以生肖屬性是按立春(公曆2月4號左右)計算的,生日如果在立春前,哪怕是正月初一之後也是算上一個生肖屬性。假如你找個算命算生肖和年紀(就是甲子記年)如果是按正月初一算那多半是假先生。
所以,年的精度,農曆和陽曆是一樣的。
不過就算按正月初一算也沒有錯,因為正月初一總是圍繞立春開始的。
②農曆的日和月(本人不專業,以下只是個人總結規律)
確定好24節氣後,就按此規律排月份,且即要保證陽曆又要保證月亮的精度,要保證日與月亮陰睛一致,那與節氣的最大誤差就是15天左右,比如正月初一肯定與立春的誤差小於15天,月份上就這樣圍繞24節氣展開,同時初一也是每個月準確的第一天。誤差累積久了,要到15天時就增加一個月來解決,所以這就是潤月,潤出的月同樣保證太陽月亮的精度。
所以:
年月日
年:都準,不過農曆起止最好不以正月初一算,以立春開始算更準。
月:陰曆準,陰曆完勝。
日:陰曆準,陰曆完勝。
-
6 # 行雲流水
沒什麼說道。你願意過陽曆你就過陽曆,你願意過陰曆就過陰曆。但是,傳統文化有其傳統文化的底蘊,這裡沒必要贅述,你懂的。
唯獨想說的就是,無論怎麼閏年閏月,無論陰曆八月十五趕在陽曆的哪月哪日,錢塘江大潮都會在八月十五開始起潮,八月十七進入高潮。此事神不神奇我不知道,我唯一看明白的就是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並不像某些媚洋者所說的那樣一無是處。陰曆說白了就是太陰曆,以月亮執行週期推算節氣,他自有它的優勢,同時也有它的劣勢。而陽曆就是太陽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週期而推算的歷法。它自有自己的優勢,它的劣勢同樣存在。況且,陰曆通過閏年閏月的修正,最終得以和公曆進行了完美的平衡。
再說了,中中國人講究傳統,生辰八字也註定了你必須記住你的農曆生辰。這樣才好更加適應中國廣大農村地域的生存環境。至於裡面還有什麼說道,去除所謂的“封建迷信”,有些確實在桌面上是不宜多說的。所以,到底該過哪個,還是自己說了算。只是,請不要忘了自己是中中國人就行了。
別不多說,就此打住。
-
7 # 雅安李光傑
生日記念日是一種精神上的安慰事。使用太陽曆和使用太陰曆只是個人的一種選擇罷了,沒什麼大的區別。太陽曆和太陰曆也存在同步的事,週期大約是19年,兩種曆法會同步為相同的歷法記日,如今天是公元2020年1月11日,農曆臘月十七日。大約19年後的今日仍然是1月11日,農曆仍然是臘月十七日。
這個事只在中國存在很久了,因為中國是農耕文化古國,在農耕文化中形成的太陰曆法記事法,同時在意識形態上形成了自然宗教神學和自然崇拜的萬年曆(黃曆),中國引進使用太陽曆法的時間是中西交流開始,在公元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時憲論選擇了使用太陽曆(公立)記年法。這樣的記年法方便了國際交流中的年法上的通適,而且書寫方便。很多人(主要是農耕人)仍然保留了使用太陰曆法習慣意識,是農耕文化的歷史傳承,是一種文化歷史在曆法上的表現。
使用太陽曆和太陰曆並沒什麼好與不好的分別,畢竟記年法最後在天文週期上必是自然會統一在一起的。所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歷法記年沒有什麼好與不好的區別。所以記個生日隨你意願自己選擇。
-
8 # 如一凡夫
#生日皆由自定# 生日是取陽曆還是陰曆完全在於自己,只要決定了以哪個為準過生日都是可以的。但是,按照八字命理學說來講,陰曆納入干支後則包含了諸多的生命資訊,遠比陽曆的內涵多的去了,當然照西方的星座觀來論,星座運勢就源自於古巴比倫的占星學,顯然陽曆是能夠排上運場的,也是大有可用之處的。過生日選哪個都無妨,只要記住自己的這個重大生命日子就足矣,擬定一個以作紀念即可。可是,在生活實踐中陽曆、陰曆,都得記住,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意義,應雙軌並行,取己所需,不可偏廢一方才為妥。中國歷史文化悠久,古人皆以陰曆作為諸樣之事的行事之時,以陰曆進行農事活動,二十四節氣就是以陰曆而進行劃分的。西方人善用陽曆,中中國人卻喜用陰曆;西方人是以陽曆來定生日,中中國人多以陰曆作為生日。隨著中西方文化的融合,陽曆、陰曆都具有各自不同凡響的價值,各有所長,各有所依據的理論,也有其不同的使用習慣而已,選何為所用都應根據實際情況由自己說了算的。
-
9 # 西山逸隱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老碎嘴子又犯病了,閒扯幾句:
所謂陰曆,乃中國曆法。陽曆,就是西曆,西方之歷也。
中西都講究生日,事實上哪一種曆法之特定日期都不是年年完全重合的,這個應該都知道,既然不是每年固定重合,還要按其時過生日,就是個粗略的依據。
同時,生日也是地球人探討人生命理,摸索行止吉凶的依據,這就嚴重了。從這個角度說,分清中西曆法就是必須的了。
西方有西方的推演方式,自然是根據西曆,也就是陽曆生日演算,不重合之影響忽略。
中國是古傳國曆,其實稱陰曆是不太合理的,應該是陰陽合曆。有自己整套推演方法。就必須按國曆推算,如按西曆,還須換算成國曆,否則失其精度,成了胡說。其中也有不重合的問題,但依據繁雜,測項奇多,許能減低箇中妨礙。
當然,對這些傳統文化嗤之以鼻者,就無所謂了。
囉嗦完咧,可供參考,深怕說俺,沒完沒了,打住吧!
-
10 # 無法超越的足跡
過生日其實這個在中國歷史上就有,這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並不是每一年都過,而是在特定的一些特殊的年齡點才會選擇過生日,傳統文化中的生日自然是以農曆為主的,老人過大壽其實都是以農曆日期為主,而現在的年輕人過生日其實並沒有絕對的標準,有的選擇用公曆過生日,有的選擇用農曆過生日。
這個選擇在於文化追求上面,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比較深的人,一般在過生日的時候會選擇過農曆生日,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大的,而且對現代文化感興趣的就會選擇用公曆過生日,當然現在的出生證明上都是用陽曆來記錄,所以現在的身份證戶口本里面的出生日期都是陽曆的日期,年輕人大多數都以自己的身份證出生日期來當做自己的生日。
但是也不是絕對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現在人選擇農曆生日的其實也很多,小孩過生日主要還是看父母選擇什麼樣的日期過,是農曆還是公曆,如果一直用農曆給孩子過,那小孩長大了自己過生日也是會用農曆給自己過生日,如果父母一直用陽曆給自己孩子過生日,那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基本上就會按照身份證上面的日期去給自己過生日。
合理與否其實這種沒有絕對的說法,自己選擇哪一天就是哪一天,影響自己選擇過生日日期的其實就是哪種文化影響到自己比較多而已,自己內心重視哪種文化,那其實就可以從過生日中去體現出來,過陽曆生日就是對現代文化認可深,用陰曆過生日就是傳統文化的認可和影響比較深,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所以並不會說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
11 # 山那邊邊
過生日,到底是過陰曆的還是陽曆的?民俗專家應該有研究也是最有權威的發言人。其實,對此疑問社會民呵應應是早有答案的。可在現代背景下,讓這些專家,少言或不言了,其中原因可能是會被疑為"磚家",而遭受非議。但就我個人的認識來說,既然是民俗專家,就因該就這些百姓關心的問題,向有關方面提議建言,直接回答百姓疑問。
由此,在這裡我要說,不管是民俗還是禮儀,從弘揚老祖宗文化遺承角度岀發來說,這是個很值得我們加倍努力的地方。
可能新生代年青人,受開放影響多,受歷史文化傳統影響少,更認為過生日沒什麼講究,所以很隨意任性,想怎麼過就怎麼過,想那天過就那天,毫不遵循章法及禮義。甚至熱衷於按外來影響過生活,並自封為時尚現代。
就我來說,千萬不要說我習古不化,儘管陽曆好記,且時間點永"不變",但我還是推崇老祖宗的陰曆,這裡有崇敬的因素,更因我是華人,要講究民族性,獨特性。否則,我們就可能是碰到了魯迅筆下的"假洋鬼子",在我潛意識裡這就是離經叛道。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就是個民族主義者或愛華人士。
身為華人,卻不知道傳統,產生眾多這樣早有成規的疑問,不是我們不讀史不讀書,就是我們根本忘了歷史,細思極恐!
什麼時侯我們能像按過春節等傳統節日一樣按固定程式,而固定我們的習俗禮義,那麼我們愛國思想情操就更進一層了。
我盼望著這種思想理念更加深入、弘揚!!!
-
12 # 劉伀芓
現在的年輕人非常流行過生日,每當過生日的時候,都會買上蛋糕,請親朋好友慶祝一番。所謂生日,就是指一個人出生的那一天,很多人會在每年出生的那個日期過生日,也是紀念自己出生日期的一種體現。
大家都知道,日期有陽曆和陰曆之分,國內很多的節日都是以陰曆的時間為準,比如中秋節和春節。對於過生日,有些地區的人會過陽曆,也有人會過陰曆,那麼過生日到底該過陽曆還是陰曆呢?
過陰曆的節日,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傳統,以前的人們都是過的陰曆節日,包括生日也是一樣。19世紀才開始使用陰曆和陽曆結合一起的方式來計算日期,所以現在很多的節日都是過陰曆的。
一般來說,陰曆和陽曆的相差時間每年都是不一樣的,可能相差幾天,也可能相差幾個月,這是因為陰曆中有閏月和非閏月,陰曆的閏月是要重新算一次這個月的,相對來說陰曆算起來比較難,但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是以陰曆為準的。
其實,過陰曆生日還是陽曆生日,還是得看個人的喜好和環境情況,不管是陽曆還是陰曆都是計算日期的一種方式,大多數人算週歲都是用陰曆來算的,不過也有一些地方情況不同,只要可以和親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悅,大家一起慶祝生日,不管過陰曆還是陽曆,都是非常開心的。
雖然說一個人出生的那天確實值得慶祝,但也不要忘了,那一天也是母親十月懷胎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一天。在那一天,母親經歷了很大的痛苦才把孩子生下來,所以,那一天不僅是孩子的生日,也是一個母親的苦難日,在慶祝生日的時候,不要忘了你的母親。
-
13 # 逍遙宇宙a
我過陽曆生日,11月22日。
什麼說道?我是新中國生的人,就要過陽曆。
我的生日媽媽記得最清楚。那就是陰曆(農曆)十月廿四。小時候過生日慣例:一大早煮倆雞蛋吃。她永遠記得我這個生日。
我女兒說我屬於天蠍座,這是按照西方的星座學說。
不管是陰曆陽曆,生肖星座。都是人生意義疊加組合,帶來情趣,帶來歡樂。心態要好,身體要棒,吃嘛嘛香,睡覺一宿到亮,才能活得滋潤Sunny。
老媽媽2020年93歲了,戰勝了半年前的偏癱臥床不起,已經痊癒。因天冷不下樓了,每天在室內拄柺棍固定走200步。說來神奇,元月4號,吃了近10年的降壓藥她突然說不吃了,態度相當堅決。我只好順著她答應試驗幾天,沒成想八天了血壓競降了下來,高壓126/低壓68。但我還不能放鬆警惕,堅持天天量血壓,又買了五盒“替米沙坦”備用,防止血壓反彈。雖然這幾年她一直老擔心眼睛看不見了,只要白天Sunny充足,還能做幾針針線活。每天常和媽媽一起說笑,聽單田芳評書《一代梟雄》,她常和我提起她那個年代關於張作霖的傳說。每天主食副食,魚肉蛋奶水果,按部就班。
逢年過節,四世同堂,其樂融融。隨著年歲增長,自然規律會越來越難。但我有信心陪伴媽媽,爭取健康活到100歲,過了100歲再奔100+。加油!
-
14 # 蘋果樹的春天
這年頭,過陽曆還是陰曆生日,真的是由自己喜歡!
按中國傳統習慣,老輩們過的是陰曆生日,畢竟是世代流傳下來的歷法,又和月亮的朔望相契合,生肖屬相亦由此歷推算而來。但從中華民國後,中國現一直採用的是國際上通用的公曆曆法,也就是陽曆。所以我們出生證上的日期都是陽曆,每逢您生日那天,不需要特別記憶,各大銀行保險等機構都會準時祝您生日快樂!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喜歡過陽曆的生日。
就我個人來說,我也喜歡過陽曆生日!不是年輕,而是如果不翻日曆,我記不住陰曆的時間。陽曆一年365天,最多四年碰到個閏二月,多那麼一天。但陰曆就不同了,3年一閏,5年兩閏,19年七閏,閏月不固定,大小月不固定,還時常蹦出個大年二十九當三十的套路,實在是不如公曆簡單易記。
比如我老公,農曆大年三十生日,時常賴在二十九這天,還沾沾自喜,別人老了一歲,他還年輕著呢!想請朋友聚聚熱鬧下都沒機會,大家都忙著過年呢,誰管你生日!
再比如老媽生日在農曆四月,今年閏四月,老太太選擇了前四月過,後四月那個生日就直接被無視了。
但為了免得我忘查老歷,把孩子們生日錯過,我們小家目前過的都是陽曆生日。好記!
-
15 # 手機使用者lisiyao求真
謝謝邀請。"過生日"是我們人類每個人都有的,有紀念意義的一行為方式。人們把出生的那一天,作為生日,每一年的這一天,無論孩子和老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年齡,飲食習慣,做些喜歡吃的食品,"長壽麵"是不可少的,現在人們都是買個"蛋糕″慶祝,這是中西方文化的結合,寓意都是祝"壽星"健康長壽。"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是人們常說的祝福語。做些喜歡的美食犒勞自己,既飽享口福,又娛樂心情,何樂而不為呢。因為在"紀年"上,中西方有些差異,中國一般都是按"農曆",也就是"陰曆″來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初幾,十幾,廿十幾″來過,人們歲數也分為"虛歲""週歲"兩個方面來計算,這是人們長期形成的習慣。西方人一般按"陽曆″,也就是"幾月幾號"來說,往往"陽曆"和"陰曆",每年都不會相同,由於有"閏年閏月"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傳統文化流傳至今,大多數人還是習慣用"農曆"紀年的方法,來確定和紀念自己的生日。由於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現在很多年輕人,也學習西方的方法,把"幾月幾號"當成生日來過。其實"生日"就是每個人都有的"出生紀念日",也是一種"儀式感",說明你過完生日,就真正又長了一歲實際年齡,只要"生日快樂"就行了。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過生日"還包括很多"內涵",一是"感恩",人們都把自己的生日,稱為"母難日",也就是說"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人們從出生到慢慢長大,母親含辛茹苦,撫養兒女長大,有多麼的不容易,所以人們都懷著感恩的心,好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也是人們最喜歡的詩句。量力而行的盡孝心,孝道,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中國大多數人的習慣,都是對老年人過生日比較重視,一般過六十歲才稱為"大壽",隨著社會發展的程序,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普遍壽命的提高,現在也有很多很多的長壽,百歲老人,過生日時,孫男弟女,兒孫滿堂,親戚朋友歡聚一堂,祝老人健康長壽,享受天倫之樂,其樂融融。總之,"過生日″是我們大家每個人都有的,每年一次的,一種紀念儀式,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只要感到″生日快樂!”就行了。但不要光自己快樂,別忘了感恩父母的生養之恩喲。(一家之言,掛一漏萬,望大家批評指正)不知大家對″過生日"是怎麼理解的,歡迎說出您的看法。[求真原創首發]
-
16 # 賈燁真的故事
那有什麼說道呢?那個好呢?我認為好與孬上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準確性就有差別了。這是因為,陰曆有閏月,五年二閏,趕上閏月年,就要過兩個生日,所以就沒有陽曆顯得準確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若想推演你的生辰八字,那就必須以陰曆為準,古代就是這樣傳下來的,所以是不能夠輕易改變的。
總之,生日過陽曆還是陰曆,各隨其便就是了,你自己覺得那個好,就好。只是要想問生辰八字,你就必須報出陰曆生日,不然的話,不僅不準,命理先生也不會答應。
回覆列表
對於中中國人來說,生日肯定要過陰曆(農曆),因為這裡面蘊含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基因密碼,站在復興中國的時代背景下,每一箇中中國人都要了解和繼承我們的文明,這是每一箇中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使命。
先說陽曆陽曆又稱為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
現行的公曆,也就是公曆紀年法,是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原稱基督紀元,又稱西曆或西元,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曆法。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又稱為《格里曆》。公曆紀年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
再說陰曆陰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等。
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執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
再說農曆陰曆不等於農曆,農曆是中國傳統曆法,又有華歷、夏曆、漢歷、中歷等名稱。
農曆是陰陽曆的一種,在民間通常被錯誤地稱作陰曆。農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農曆是以華歷(陰曆)為基礎,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曆法。所以中國的農曆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應該叫陰曆,而是陰陽合曆。
弄懂了陰曆、陽曆和農曆的概念,就知道中中國人過生日用陽曆的,其實是採用的西曆紀元。過陰曆生日的,其實是過的農曆生日。
通過上述可以清楚的知道,我們採用的農曆紀年是非常科學和先進的,複合了我們中中國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認知,更復合了中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追求。
時間、空間,星辰對生命的影響,不單單是太陽,還包括月亮和星辰。採用公曆日月年在如今的生活中,只能提醒我距離我的生日還有多久。而農曆日月年才是讓我們中中國人瞭解生命和生活的意義。
太陽是陽,月亮是陰,陰陽相互才能造就生命的價值。而農曆生日所蘊含的歷法、月相、節氣、節日更是個體生命與宇宙生命相對應的結果。具有極高的文明程度,富含中中國人的人文基因,是時時刻刻在影響著我們每一箇中中國人。
我們華夏民族是天道民族,歷史和文化的斷層,讓當今的中中國人失去了對天道文明的認知和敬重,想要復歸於道,瞭解天文曆法是必經之路,而沿襲農曆傳統,是這條路徑的不二法門。
過生日,就如同過春節。大年初一是地球一年的結束與開始,生日是人的一年的結束與開始。天文曆法開始了一個新週期,所有的生命,也都要開始一個新週期,告別過去的舊週期,迎接新的週期。並通過活動來敬天禮天,希望自己在自己新的一年中能夠有更美好的幸福生活,這就是過生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