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池子

    不一定,這個話題可能會有爭議哈。

    我們家庭,孩子二年級開始看論語,計劃是三四年級開始大學(中庸還沒計劃)。

    資治通鑑預計在五年級左右(我們知道的侄子是五年級開始看資治通鑑)。

    但是這個是有沉澱的,我們從小就對孩子的這方面教育比較重視,但是不算逼得太緊的。

    所以,如果放在二三線城市,可能我們的教學理念會被罵的,會覺得我們太提前了。甚至可能會有一些人不認可這些書籍。

    但是實際上,這些是我們在引導過程中順其自然的,比如孩子現在二年級,主動要求看離騷,這個是出我意料的。但是,難道我會阻攔不給看麼?

    另外,怎麼幫助孩子去看書,這也很重要呀。

    比如孩子更小的時候,我們給孩子看弟子規。弟子規裡面的東西我們大人自己是否理解?如果足夠理解,那麼可以給孩子去講解其中的一些道理在現代生活中如何運用。

    但是,我也可以說,我們的進度不算最超前的,前陣子我們和北大的一些老師(做父母的)交流,這裡比我們雞娃厲害的,那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但是,娃和娃,不能比。比了之後父母心情不會好,娃也不會開心。每個娃,都有自己的規律,順其自然吧。

    供參考。

  • 2 # 居峰沐嵐

    古人從小在私塾裡對經典都是死記硬背,囫圇吞棗。長大了大都也是陳腐愚見。我覺得,現在孩子們應該大一點再看這些典籍。沒有一定的社會閱歷理解不深刻,更不能批評地接收傳統文化。但前提是必須打小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國學需要孩童時有一定的基礎訓練。

  • 3 # 德福啟明

    不要什麼都給孩子學,而是試試看,建議、引導,如果沒有什麼興趣也沒關係,隨他去。他自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道路。家長需要覺察、細心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長,然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這樣比東一榔頭西一棒好太多! 另外對於國學經典,可以尋找以動畫動漫的形式吸引孩子(孩子大多數對動畫片感興趣),可以搜尋蔡志忠系列動畫片,必有收穫,包括大人看了都有收穫。

  • 4 # 我是土地公公派來的

    都可以看

    書是死的 書本的知識是活的(因為人的加入)

    所謂知識 會隨著人的成長變化而變化,

    知識需要進化,更需要學習、修剪、消化和使用。

    一年級1+1等於2 成年了1+1=2,可就不那麼簡單了。再成長原來1+1就是等於2,如此簡單。

    因緣而聚,根據孩子的嗜好量力而行,切勿強行灌輸就好。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學只是開始 也從來不會結束

    至於時間嘛 願意就是最好的時間,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與年齡無關。

  • 5 # 不急的風09

    我不知道教育專家自己看不看這些書,反正我都是看過了才會有選擇給孩子看。

    《論語》是一年級就讀了,暑假請了一個大學生帶著他讀,不求甚解的那種讀法。

    《資治通鑑》我是高中時讀的,還是柏楊的解讀版,很精彩啊。不過不打算逼孩子讀,比較深奧,隨緣吧。

    我會讓孩子背《古文觀止》,一天背一段,磨語感。寫作文的時候語句通順流暢,也不怕沒東西寫,一肚子話。

    比較喜歡讓孩子讀《詩經》,簡單質樸自然,比一些老學究的內容要活潑得多。

  • 6 # 今亱望星空

    首先宣告,我不是教育專家。只所以來答幾句,是因職業習慣而已,所問乃學科而已。故,謅上三言兩語,以表參與。

    2,孩子自己比較喜歡。

    3,年齡應在初中以上時段。

    4,已閱讀並背誦了一定篇幅的古詩詞,名篇名文名句。

    5,孩子對古文中所包涵的思想,哲理,歷史,政治背景等,瞭解,喜愛並探究。

    6,孩子對古文文體,文風,藝術等略有基礎並喜歡。

    以上若沒有,莫一廂情願。

    僅供參考,但願無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人類有機會克隆出一隻恐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