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旭明奮力

    宋朝開始於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透過陳橋兵變獲得了權利,之後經過多年的統一戰爭,滅了各地的割據勢力,然後趙匡胤建立了北宋,但是他又怕自己的手下將領和自己一樣再黃袍加身的來一次陳橋兵變,所以透過“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將的兵權,然後透過科舉制度大力選拔文官來領導全國的政事,進一步削弱了武將的權利,導致了宋朝的軍事力量越來越弱,最後被北方的少數民族金國所滅,兩位皇帝被挾持到了金國,受盡了非人的待遇和折磨。

  • 2 # 蜀人道理

    先說一下宋朝的歷史。宋朝歷史從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黃袍加身、建立宋朝開始,一直到1279年趙昺跳海殉國為止,共計319年。宋朝的建立,結束了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的混亂時代,基本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之後,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二帝發動宋代僅有的幾輪北伐,宋代前中期疆域大致確定。此後在崇文抑武的國策下,採取重內輕外的消極防守政策,不再對外擴張,這給北方的遊牧民族留下了保貴的發展時間。當然宋太祖為什麼要採取崇文抑武的治軍方針呢?這與他稱帝前所處的歷史有關。

    8年的安史之亂,唐朝由盛極衰,公元907年結束了盛唐的歷史。後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更替。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了全國的統一。“五代十國”的統治階層大多為庶族和歸化的藩將,這些人文化素質低,不重視禮樂,崇尚武力,輕視文人。在《舊五代史·史弘肇傳》記有“安朝廷,定禍亂,直需長槍大劍,至如毛錐子,焉足用哉。”之詞。不受儒家封建倫理觀念的束縛,不相信君權神授,只相信武力勢力。 建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為避免重蹈唐後期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和宦官頻繁干政引發的悲劇,於是他將軍權收歸中央管轄,採取崇文抑武的國策,採取募兵制和調將指揮制相結合的政策。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一方面宋朝地方兵員極廣極雜,一直到宋朝滅亡也很少出現武將強臣亂政,但也導致國力武備積弱,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對西夏、契丹用兵屢遭挫敗;別一方面也因此造成了宋朝文化繁榮、工商業發達。

    公元1126年-1127年,靖康之恥,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人擄去,北宋滅亡。宋室被迫南遷臨安(今浙江杭州),與入侵的金國以淮水、大散關為界,史稱南宋,此前建都汴梁時期的宋稱作北宋。1276年,都城臨安陷落,南宋亡於蒙古可汗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國的征服。

    至於汙點,我的理解也就是存在的不足。首先是“崇文抑武”國策的不足,杯酒釋兵權傷了武將們的心,讓外患壯大了力量;其次是北宋後期宋徽宗對治國不感興趣,奸臣當道,逼好漢上梁山,國力進一步減弱,靖康之恥後終被金人所滅。南宋雖然抗金,但武將先天不足,仍是秦氏奸相當道。對金邊戰邊和甚至有投降派把持朝政。韓史黨爭讓內部的集權,難以形成統一抗敵的力量。聯蒙滅金為日後被蒙元所滅埋下了後患,崖山之戰最終讓南宋滅亡。

  • 3 # 花哥醉了

    宋朝歷史從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開始,一直到1279年趙昺跳海殉國為止。共計將近320年。

    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最終基本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為避免重蹈唐後期藩鎮割據和宦官頻繁干政引發的悲劇,將軍權歸於中央,採取崇文抑武的國策,採取募兵制和調將指揮制相結合的政法。注重發展經濟,工商業、科技文化都很繁榮發達,同時兵備政策也造成了宋初的積弱,這是對宋朝的基本印象。

    覺得遺憾的和讓人調侃有以下幾條吧:

    1,拋棄了岳飛,嶽武穆。這個就不必多說了,民族之殤。

    2,裹小腳的開始。纏足是中國古代一種陋習,是指女性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其腳畸形變小,以為美觀。一般女性從四、五歲起便開始纏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後方將布帶解開,也有終身纏裹者。據現代學者考證,纏足開始於北宋後期,興起於南宋。當然,元明時期都有發展,不分貧富貴賤,也紛紛纏足。

    3,中國足球的沒落,高俅,高先生的球技沒能流傳下來,中國足球一蹶不振。

    4,靖康之恥,雖然有射鵰英雄傳的傳奇故事,但是這裡面的恥辱是磨滅不了的。

    5,崖山之跳,有說從崖山海戰之後無中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蔡少芬與張晉是怎樣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