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勇戰王聊歷史
-
2 # 都市南鄉子
沒有。這既是網上歷史迷熱議的一個話題,也是讓當時清廷統治者和滿人親貴夜不成寐的問題!但分析當年的形勢與曾國藩的為人,就知道不可能。太平天國被鎮壓後,曾國藩和湘軍達致各自人生的頂峰!之後,肯定是走下坡路了。多年戰亂,曾國藩和湘軍“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筋疲力盡元氣大傷,湘軍上下亟待休整,且人人發財個個當官,中下層官兵滿腦子想著享受成果,鬥志全消,這種抄家滅族的造反大業誰願意幹?同時,人心思安,戰亂未平(捻軍起義尚有聲勢),和平安定是民心所向。更重要的是,湘軍周邊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方興未艾,人氣旺裝備好,如果曾國藩起兵造反,正好給這些傢伙建功立業的良機,他們可都曾經的曾國藩的學生,同鄉和戰友,一旦反目為仇,結果可想而知。再者,曾國藩以謹慎理性聞名,本身又是封建衛道士的形象,愛惜羽毛,這種狂悖逆君之事很難做得出。以個性而言,他弟弟,天京之戰的總指揮曽國荃倒是更有可能。
-
3 # 老李飛豪
這個是很難說的,首先是師出無名,純粹就是亂臣賊子造反,還不如太平天國喊的硬氣和響亮;然後會不會有人追隨呢,太平天國的將士恨透了他們,肯定是不會去的。李鴻章呢,那麼老奸巨猾的人就更難說了。所以單憑湘軍那幾十萬人是勝負難料的,而且一世英名毀於一念之間,這也就是曾國藩猶豫的原因啊!
-
4 # 純齋
憑實力來說,曾國藩完全可以在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推翻清王朝。問題只是他願不願意做,和做了之後是否利大於弊。
曾國藩的身體不好,平定太平天國之後他並沒有活多久,他的兒子一個早死,另外一個也並不是做大事的人。家族中只有曾國荃是個帥才,即使他辛辛苦苦造反成功,最後天下也只會落到曾國荃的身上。自己的子孫能否善終還是一個問題。就如宋朝的趙匡胤搶了別人孤兒寡母的天下,最後自己的親弟弟也一樣照做。曾國藩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韙,最後得了好處的卻是自己的弟弟。
有野史說曾國藩的手下在湘軍攻克南京後曾經勸進,那就是直接打到北京去。當時的湘軍完全有這個實力。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沒有了自己的軍隊了,八旗兵早已腐爛不堪,根本無法打仗。綠營兵在和太平天國作戰中也早已給打沒了。而湘軍在平定太平天國之時,就是他們實力最為強大之時,軍力幾乎佔了清政府所有軍隊的一半,而且都是經過連年征戰的部隊。在實質上,南方几省幾乎都在湘軍的控制之下。當時英法聯軍攻克北京才用了多少軍隊,如果曾國藩揮師北上,清政府也就只有滅亡的分了。
當時的慈禧太后對於湘軍也不能說沒有防範,但她的防範對於真正想要造反的湘軍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中興名臣中另外兩位,同為湘軍系統的左宗棠,還有曾國藩的學生,創立淮軍的李鴻章。這兩人的功績有目共睹。只要有一位肯支援曾國藩,清朝恐怕要早幾十年滅亡。如果兩位都支援,曾國藩只需要帶軍進京,黃袍加身就可以了。根本沒有那一支軍隊能夠阻擋他。如果兩人作壁上觀,清朝的國運也可能要完了。只要有一個支援清政府,曾國藩造反就未必會成功。如果兩位都支援清政府,就完全有實力牽扯住曾國藩。
-
5 # 付凱91458867
公元1864年夏天,經過幾個月的鏖戰之後,曾國藩的湘軍攻克了南京城。那位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已經死於飢餓之中,很多人認為曾國藩完全有機會推翻清朝的統治,最少也是割據一方。但是認真的說,這實在難為了曾國藩,也高看了湘軍的實力。即使曾國藩有這個想法,他也根本沒有這個機會。
一、湘軍的兵力不足,而且內部並不團結
截止圍困南京城時,湘軍的總兵力為12萬餘人。當時曾國藩的湘軍是清朝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但是依靠這支力量能否推翻清朝的統治,這還需要打一個問號。首先是湘軍的組成部分就有問題,湘軍內部的將領並不全都是南方人,也有一些是清廷派來的滿族將領。換句話說,清廷對曾國藩並不完全信任,因此派來很多人來牽制。此外就是當時的形勢,對付太平軍的隊伍並不僅僅只有湘軍,還包括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如果曾國藩有不臣之心,首先需要聯合李鴻章和左宗棠。問題是這三個人可不是當年的三藩,他們三個人之間矛盾重重。如果曾國藩真的有那個心思,他首先就會遭到李鴻章和左宗棠的夾擊。尤其是左宗棠,這位大神級人物一直看不上曾國藩。
還有一個原因是必須要考慮的,那就是湘軍各部願不願意繼續打。從太平天國初期,湘軍便開始與其反覆死磕。打了10多年的仗,終於平定了太平天國。在此之後,湘軍官兵都獲得了一大筆財富。出於當時官兵的傳統心思,這些官兵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帶著這些金銀財寶,會湖南老家蓋房子買地,做一個富家翁。如果曾國藩在這個時候要求官兵們繼續打仗,而且是和清朝軍隊作戰,湘軍存在譁變的可能。正是由於這一系列的原因,曾國藩根本不可能推翻清朝的統治,甚至割據江南都做不到。這是當時的客觀事實造成的,當時確實有人建議曾國藩趁機反戈一擊,但湘軍沒有這個實力,曾國藩也沒有這個機會。
二、清朝對曾國藩早有防範,曾國藩自身的性格也有問題
出於民族以及政治方面的原因,清朝對曾國藩並不完全信任。它們也擔心平定了太平天國以後,曾國藩會不會割據一方。因此,清朝保留了對軍隊的最後一點控制力。雖然湘軍是曾國藩一手組建的,但是這支軍隊也需要朝廷提供後勤補給。即使在戰爭的末期也不例外,清廷這麼做就是為了以防不測。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湘軍有異常情況,清廷肯定會切斷對湘軍的後勤補給。而且在曾國藩的湘軍圍攻南京時,北方的清軍各部也做好了準備,清廷做出了一切準備。一旦曾國藩真的有什麼動作,清廷在軟硬都有應對之策。當時兩宮太后和恭親王奕訢商議了多次,對曾國藩的湘軍百般警惕。
最後就是曾國藩的性格問題,曾國藩是傳統的儒家弟子,儒家強調了忠君思想。曾國藩長期受儒家教育影響,自身很難做出造反的事情。曾國藩建立湘軍的初期,就強調自己組建湘軍的原則是擁戴皇帝、維護華夏傳統。在曾國藩看來是太平天國搞亂了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明,自己平定了太平天國,那自然就萬事大吉。出於這個心思,在平定了太平天國之後,曾國藩將湘軍的人數由12萬裁撤到了4萬。曾國藩隨後雖然出任了兩江總督,但自己的弟子李鴻章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李鴻章負責外交和洋務等事宜,曾國藩去世以後,被儒家神化成了完人,甚至堪稱王陽明。
-
6 # 華夏問長安
公元1864年,湘軍攻克天京,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起義最終失敗。而此時此刻,由曾國藩一手主導,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湘軍也已經發展成為滿清王朝內部一股舉足輕重的強大軍事力量!
那麼,有人不禁要問了:曾國藩手上有著如此強軍,為什麼不反戈一擊,直接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呢?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分析一下:
一、內部情況不適合首先我們來說一說湘軍的內部狀況:
一是大亂之後人心思定。湘軍攻佔天京之後,太平天國起義徹底失敗。此次起義前後綿延十餘年,幾番鏖戰終於被鎮壓。在經過了這十多年的戰爭狀態之後,湘軍內部絕大多數人都有了厭戰情緒,更何況攻陷天京之時統帥曾國荃私吞了太平天國這些年搜刮的大批財富,大家夥兒在有了錢之後大多願意回家享福,誰還願意過這樣刀口舔血的日子?更何況是造反?所以湘軍內部並不具備造反的群眾基礎。
二是湘軍內部將領意見不一。湘軍內部其實也並非鐵板一塊,比如曾國荃與彭玉麟、鮑超等人便勢如水火。高階將領之間的矛盾使得大家很難通力合作,更何況是要抱成團一起造反?所以將領意見難以統一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綜合上述兩點,湘軍內部士卒厭戰而人心思定,湘軍將領矛盾重重難以調和,我們可以看出湘軍造反的內部條件並不具備。
二、外部環境不允許說完了內部原因,接下來我們分析外部環境:
一是清廷卡著湘軍的“脖子”。湘軍雖然是曾國藩一手打造,但是其主要的後勤保障卻主要都是由清廷方面予以供給。這就是你能管一支軍隊不叫本事,而是你既能管得住這支軍隊,又能養得起這支軍隊,那才叫本事!曾國藩明顯達不到讓湘軍實現自給自足的程度,所以朝廷的外部供給一旦切斷,湘軍立刻便要出問題。
二是國內能打的並非只有湘軍一家。都說當時清朝很弱,但是真的很弱嗎?滿清的綠營有近30萬人,李鴻章的淮軍有5萬人,八旗軍有12萬人,而湘軍的核心部隊不超過12萬人。就算八旗和綠營戰鬥力水到極點,李鴻章的淮軍絕對是勁旅了吧?如果單純的戰鬥力對比,湘軍與整個朝廷抗衡的整體勝算不超過一半。
三是外國列強卡著湘軍的裝備。湘軍的洋槍洋炮實際供給都來自於外國,而從當時列強幫助清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作為來看,他們還是普遍支援清朝繼續作為中國的合法政府。所以,一旦湘軍反戈一擊,西方列強哪怕不立刻參與鎮壓,但也會切斷湘軍的武器彈藥供應,那個時候湘軍要面臨清政府的圍剿則很難勝算極低。
綜合上述觀點,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湘軍想要對清政府反戈一擊,其面臨的外部敵對勢力依舊強大,而且取勝的機會也並不大。
那麼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之下,若非天時、地利、人和盡皆齊備,曾國藩是斷然難以做出對朝廷反戈一擊的事情的。而如前文所述,湘軍實力雖強,但是無論內外都被各種問題所掣肘,遠遠達不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條件齊備。
單純依靠曾國藩的個人能力,他絕不會做出反戈一擊的舉動,也沒有能力帶領湘軍推翻滿清,其結果只能在華夏的土地上造成更大的災難。
相關內容
- “太平天國”都已經平定了,為何清王朝還會急劇的衰落下去?
- 虎門銷煙功臣林則徐,為何死在平定太平天國的路上?
- 太平天國在佔據半壁江山的情況下,為何還是敗給了腐朽的清王朝?
- 太平天國和辛亥革命為什麼能名垂青史?
- 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以後,有人認為他聲望達到了頂峰,你認為呢?他為什麼不乘勢滅清復漢?
- 胡林翼和曾國藩都是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的大功臣,為什麼當時會有投曾不如投胡的說法?
- 有人說太平天國和辛亥革命都非常堅定地想要滅掉腐敗無能的清王朝,你怎麼看?
- 鼎盛狀態的清王朝,出兵平定彈丸之地的大小金川,為何如此困難?
- 太平天國肆虐大清十四年,有哪些清王朝高階官員和將領兵敗被殺或自殺?
- 西方列強在滿清平定太平天國的戰爭中起了多大作用?
沒有。
從曾國藩個人能力來說,他就不是打仗的料。他第一次和太平軍交手,半小時就被擊潰了。後來,在遇到太平軍,連坐船都被繳了。凡是湘軍和太平軍打仗,如果是他親臨之後,十有八九要敗。他的湘軍打仗,也是缺乏才氣,戰略就是“結硬寨,打呆仗”。說白了,就是在朝廷支援下打消耗戰。左宗棠也說他,不會打仗。
試問,這樣一個不會打仗的人,敢起兵造反嗎?之前為朝廷幹活,失敗了還能重頭再來,反正在朝廷的支援下,有人有錢。如果是造反,那就是一錘子買賣了。曾國藩很有自知之明,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從湘軍實力上看,也不行。湘軍兵力不足,其直屬的湘軍只有12萬人。湘軍還有個問題,就是上下層層隸屬,不能越級指揮。每個營的士兵,都是營官自己招的。曾國藩不方便跨過他手下的將領調兵。如果他下層將領被人收買了,能直接把部隊帶走。
而且,湘軍的火器大都是從洋人哪裡購買的。如果曾國藩造反,必須爭取洋人的支援。而洋人肯定是從清廷獲得的利益更大,也不會和曾國藩合作。曾國藩沒有洋槍洋炮,拿什麼跟清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