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螞蟻科學
-
2 # 心夥伴
網上的那些心理測試,大多數是不權威或者不完整的。網上有的心理測試,會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覺得很準很符合自己,其實其分析往往較為模糊,因此會讓人覺得能夠產生共鳴。並且作為心理測驗,是需要經過信度與效度檢驗的。信度意味著該測驗是否能夠在得到一個較穩定的結果,例如測量某個人的人格,是否前後幾次測得結果大致穩定,而不是每次測量都得到不同的結果。而效度則意味著這個測驗是否測得了我們感興趣的東西,而不是測量到了與結果無關的干擾因素。
對於心理測驗,主要分為能力測驗與人格測驗兩大類。能力測驗比較經典的便是對於智商的測量,透過對多項能力的考察,得到這個人在常模群體中的智力水平。人格測驗則有大五人格量表、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16PF等,能過一些問題來測量這個人的人格特質。並且還有一些對於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的測驗,這些較為專業的量表與分析往往需要去醫院做測試。並且即便是測驗得到的結果、也需要透過臨床觀察等結合才更具權威性。
而那些極易受到暗示的人來說,他們常常會根據測驗的結果去搜集自己身上與結果吻合的證據,例如性格和行為方面的特點,從而覺得測驗結果的描述與自己的真實情況很像。因此,盲目的去做一些不權威、不完整的測驗,對於這一類受暗示性極強的人來說是不利的。
-
3 # 灰羽連盟
個人覺得應該是有出處的,比如某些心理書籍的測試題之類的,很少有人能直接自創一套題目出來,所以應該有一定的實際參考意義,當然前提是你信心理學。其實做多了就該知道大部分只是娛樂一下報喜不報憂,不論選哪個都不會受傷害,再說忠言逆耳,真正對你有用的語句往往傷害你最深,所以玩玩就可以了
-
4 # 芊勵
網上常有些能夠“看穿你的心”的小測試,很多人測過後都會覺得非常準,每每看到有這種測試,都忍不住會去測測。那麼,這些小測試為什麼會這麼準呢?
1. 是很多人都提到的巴納姆效應,即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透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2.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測試是從哪兒來的?由誰編的?怎麼編的?
其實啊,有一部分測試是由專門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做出來的,為什麼說是做出來的呢?因為一般的人會認為編測試題,是先編好測試題的內容,再來編答案,但是實際不是,是先設計好了不同的會有怎樣不同的反應,然後再來設計前面的題。
比如:對於不同的事件,每個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和應對模式。當有一聲巨大的響聲出現時,謹慎惜命的人,會首先想到的是安全;勇敢愛助人的人,想到的挺身而出;膽小的人,會驚慌害怕,不知所措;教條冷漠的人,會麻木遲鈍。把各種人不同的反應和應對模式找到,再反推回來,設計出匹配的場景,就可以順利編出一個小測試了。
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小測試怎麼可能不準呢?
這樣的測試,休閒消遣可以,千萬不要太當真。
經常上網可以發現有許多測試,那麼網上的心理測試可以相信嗎?憑直覺選個圖形,看看自己屬於哪類性格,回答幾個問題,預測一下職業發展……如今網路上所謂的“心理測試”五花八門。每個人都有探索自我的衝動,而簡單易行的心理測試似乎提供了一種途徑。有人從中獲得滿足,也有人對此疑慮重重,這些測試到底靠不靠譜?
回覆列表
首先,就被測試者參與測試時的內心狀態而言,如果你在做心理測試之時,沒有選擇腦中第一個“閃過”的答案,而是在思考了測試題為什麼這麼問你,有什麼目的之後再選擇,測試自然會和實際情況有很大出入。
因為此時測試的不是你,而是你思考過後想要表現出的你。
其次,就像心靈雞湯一樣,有許多不法商家看中了其中的流量,他們根據專業測試中的隻言片語,抄襲到部分測試圖形,或是部分問題描述,然後鼓搗出所謂的許多“測試”,測運氣,測命運,測性格......
許多偽心理測試中的圖片都是利用了視覺錯覺:
比如利用視覺後象的所謂“抬頭見耶穌”
或是所謂預示焦慮的“火花圖”
如有做心理測試的需求,最好的做法是到專門的機構如醫院心理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接受心理測驗服務,進行正規測試,獲得專業解釋。
比如,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參與了學校與專門機構合作的職業興趣測試。
為了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一定要注意我前面所說的,選擇自己的“第一想法”,而不是在思考太多後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