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
2 # 鵜鶘心理陳小康
報復的心理是一種強烈而又緊張的情緒狀態,更是希望會透過某種行為手段來摧毀對方而釋放自己的這種負面情緒。就像莎士比亞曾經寫到的:用刀刺,不會出血嗎?瘙癢,不會笑出來嗎?毒害我們,不會死嗎?欺侮了我們,不會復仇嗎?是的,人們一般都是為了應對他人的攻擊或是他人對自己的不利行為,從而產生報復心理和復仇行為。
但我們有時候也應該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報復何嘗又不是一種極端的自我毀滅行為。甘地似乎很明白這一點:以眼還眼,那麼全世界都將變瞎子。想一想,在下面這些時刻,我們的復仇對自己有什麼正面的結果產生嗎?甚至,是毫無任何結果,只是加害他人。失戀了,摔碎自己的手機;被別人拒絕一次晉升機會,而不惜一切毀掉他人的前途。這些情況下,復仇只是憤怒,傷害,和權力。
有些時候,復仇只是短暫釋放自己的負能量,而最終卻讓自己感受更為糟糕。如果我們在行為層面放下了復仇,那麼我們心理會自動地開啟和行為協調的模式,就會開始在認知層面進行調整:這件事情也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如果我們最終化憤怒為復仇,那麼這一行動只會證明,這件事情讓自己非常不爽。復仇過後,我們會不斷地沉浸在引發憤怒的事件中,不斷地反芻,使得自己的情緒更為糟糕。
記住,復仇的想法和衝動是正常的,我們要學會更多地包容、允許自己產生這樣的負面情緒,但是在行為上,我們卻又要反向行動,因為釋放憤怒,進行復仇,只會讓自己深陷痛苦中,並帶來更多的問題。
報復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現象,不僅傷害報復物件,也傷害自己。另一方面,報復心理也是一種心理防禦,是本能產生應對外界不良情況的自我防禦機制。因此也算是保護自己的非正常形式。
什麼時候,才算得上是報復心理?那我們需要適時的靜下心來感受,當我們感受到對方痛苦不堪的時候,我們的內心非常愉快,那就是算報復心理。
報復心理怎樣產生的?1、從性格上分析:好猜疑的人,容易產生報復心理。當與人發生矛盾時,容易猜疑歸罪於他人;敏感的人,當與人發生矛盾時,容易走死角。除了歸罪他人,也從不認為自己有錯,認為對方罪有應得。
2、家庭環境上分析:父母教育模式是指責型,權威性,一言堂。孩子容易受挫而得不到心理安慰,長大更容易選擇報復心理。父母本身待人也是錙銖必較,報復心理。孩子也容易學習模仿。
3、生活事件導致心理壓力大,當承受巨大的生活挫折,比如蒙冤、屈辱等,心中負面情緒無法釋放出來,一直壓抑。一旦遇上好機會會將不良情緒都爆發出來進行報復。
4、後天習得,進入現實生活,充滿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是報復,也容易習得,將報復行為打擊到比自己更弱的人身上。以此達到心理平衡。
5、消極觀念,著名心理學家Alice的ABC理論,A指事件本身,B指思維方式(可能積極思維可能消極思維),C指事件不同思維方式導致的結果。因為消極觀念導致不正向的思維導向,也可能產生報復心理。
當我們有了報復心理,又不知如何排解時,請做以下努力:1、正視報復心理,我們產生報復心理是正常的。在那樣的情況下,那樣的環境中,受到那樣的對待,我想報復的想法是正常的。
2、除了報復以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還能選擇淡化、轉移、忽視。
3、當除了報復以外的行為並不足以讓自己怒火平息,你可以選擇你想做的。只是那樣做之後的後果,是除了看到對方更痛苦之外,你也做了跟對方一樣的事,就是使人痛苦。那如果這樣的話,你是否與對方一樣了呢?你們都是同樣的人。選擇報復而讓對方痛苦。你是否是這樣的人?你想選擇做怎樣的人?來不斷追問自己,修正自己。
我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選擇做一個讓自己看不起的人,不如選擇做一個讓自己安心自得的人。報復心理只能讓自己掉入萬劫不復的心理扭曲的深淵。報復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忘掉對方。
你會怎麼做呢?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注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