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其形成歷史經過了夏、商、週近1700年的發展之後,由孔子吸收這些文化並形成系統的理論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大成的學術思想,一度曾成為中國的主流文化思想,影響著幾千年來中中國人的思維和行為。一直到新中國成立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將儒家思想作為修身入世的指導準則,不僅在中國,在日本、南韓等東南亞國家,儒學也備受推崇。直至今日,喜愛儒學的人極力想將儒家復興,將中國人的道德喪失歸結於儒家思想傳承的斷流,憎恨儒學的人認為儒家思想精華與糟粕同樣明顯,等級化分明,且重文輕武,導致中國遭受了多次滅頂之災。
中國曆代皇權更替時,都或多或少的對儒學進行修改,比較重大的修改有兩次,一是西漢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思想為國學根本,杜絕其它思想體系,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在具體實施上,董仲舒將道家、法家、陰陽家等有利於皇權統治的部分提取出來,與儒學相結合,發展成了新儒家思想。二是宋代朱熹作理學,朱程理學,是研究儒家經典的義理為宗旨的學說,即所謂義理之學。在元、明、清三代,理學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成為了百姓的心理支柱和精神寄託。儒家思想發展到今天,很多義理已經脫離了本意。
1、等級制度
董仲舒根據《論語》中孔子所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並按照他自己的“陽尊陰卑”利潤,制定了“三綱五常”的道德規範,並因此作為其新儒家思想的核心。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我們來看看論語中這段: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齊景公問孔子為政之道,孔子跟他說:君王做好自己的事,大臣做好自己的事,父親做好自己的事,兒子做好自己的事。齊景公對:說得好,假如君王做不好分內事,大臣做不好分內事,父親當不好父親,兒子做不好兒子,即使還有食物,我又哪裡有心思吃得下。論語中孔子想表達的是眾人各司其職,各謀其政,社會分工雖不同,但只要人人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那麼整個組織才能和諧共生。而後孟子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其言論也只是提出了五倫的道德規範,董仲舒之流,為了服務皇權統治,加上自己學問不精,罷黜百家,獨尊他自己制定的新儒家,可謂害人不淺。何謂“陽尊陰卑”?易經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天在上為“尊”,地在下為“卑”,天在上,地在下,乾坤由此排列成行。三綱五常發展到後來出現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多麼的迂腐!
2、對女性的輕視
先說明一個成語“男尊女卑”,這個詞彙沒錯,為什麼說沒錯呢,上文也說了,尊卑原意並不是指高貴和卑賤,只是後來人們將尊卑用於形容地位高低,為什麼說男尊女卑,因為男性陽盛陰衰,女性陰盛陽衰(當然陰陽反背的同性戀是例外),男主動,女主靜,男女有別,陰陽體現在身體器官上也有著明顯不同,表現為男女在性格、思維方式、腦細胞差異、強壯程度、外部刺激反應能力、社交能力等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因此男女就像陰陽的一體兩面,屬性不同,卻是缺一不可。而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兩國交戰或者群體糾紛都是靠的武義和拳頭,所以男主外,女主內是社會發展需要,在母系時代,因為當時人類人口稀少,部落之間靠的是人口基數決定地位,當時醫療水平又低,人口存活率很低,所以表現為女尊男卑。
上文是為了引出儒家的“三從四德”思想,“三從”指婦女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現代人攻擊“三從四德”,大多是覺得女性被小看了,地位下降了,變得不重要了,實則不然,我們上面說到了冷兵器時代男女屬性上的不同就決定了男女的分工不同,並不存在哪一方無足輕重的說法,就比如現代社會,當官的重要,清潔工的同樣重要,社會職位不同,只要各司其職就好了,當然瞭如果當官的覺得壓力大,可以去當清潔工,清潔工想一展巨集圖,也可以去當官,有人會說了,你這是痴人說夢,目前文化下當然是痴人說夢了。
言歸正傳,“三從四德”很符合當時的社會需求,人文環境。“三從”即使放在當代也沒說錯,除非人類的社會結構關係發生變化,否則永遠不會過時,女人幼年時依靠老爸,出嫁了依靠老公,老公去世了靠兒子撫養,這話也可以這樣說:男人幼年時靠媽媽教育,結婚了靠老婆扶持,年紀老了靠女兒撫養。“四德”放在當代也不過分,德行修養維繫著社會關係,體現著一個人的素質操守,古代“四德”的制定當然是參考的當時的人文環境,男性的道德規範還要更多。“三從四德”發展到後來,確實偏了,從董仲舒“男貴女賤”的思想制定新儒家之後,就開始越偏越遠了,比如後來的“裹足”,後人寫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等。
3、中庸之道導致思維僵化
當代有很多人認為,中庸之道導致平庸,導致懦弱,導致不思進取,導致整個社會腐朽呆板,導致了麻木不仁,導致了國家的軟弱無能。
我們來看看儒家關於中庸的闡述,中庸的最核心理論其實是這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何為“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自然之道,在乎中和,不偏不倚謂之中和,舉個例子,對應在為人處世上就是既不驕傲自滿,也不妄自菲薄;既不惹是生非,也不唯唯諾諾;既不欺善,也不怕惡;既不張狂,也不甘平庸……要達到中和,非要經歷一番歷練不可,以中和之道立身處事,方能排除萬難,克服挫折,從而超越生活,從而喜怒哀樂不形於色,從而七情六慾皆發而中節。後人將中和之道理解成了導致平庸、導致懦弱,是理解上的錯誤。
至於其他的一些誤解,比如說儒家重文輕武、限制了思想、過度的理想化、為統治階級服務、鋪張浪費的喪葬文化等,很多是後來人篡改了原意或者理解出現了偏差。
1、因時代背景產生的侷限性
上文說了,儒家文化為做人的文化,這種文化必定會受到其時代背景的影響而制定,比如男女職責的細化分工,再比如一些喪葬文化,皆有其時代的侷限性,應綜合分析,權衡利弊。
2、因使用範圍產生的侷限性
儒家只是諸子百家中的一門學問,他的主要立意還是闡述人道,即人類入世生活所有息息相關的事物。正因為儒家只是闡述為人之道,所以在闡述人性本善還是人心本惡時是很難得出結論的,反而給後世造成了誤導,孔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在闡述人道之外的事物就顯得很無助了。儒家講修身的層級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並沒有講清楚為何要修身,以及平天下之後又歸於何處,終究還是解釋不了人類的終極問題“是誰?從哪來?為什麼來?又去哪裡”。
3、法治的忽視
儒家太寄希望於教育,側重人治,忽視了法治,而法治的核心,正是先秦法家所闡述的理論,道儒法三家,側重的核心不同,道家主述天道,儒家闡述人道,法家側重講應事。儒家重視提高人的修為道德,也是過高的估計了人的自覺性,導致法治的疏忽。
儒家思想在當代還是有很大的教育意義,長期以來,我們受假儒,腐儒的影響,導致對儒家有很深的誤解,所以我們今人學習傳統文化,要善於甄別,勤加思考,不盲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毫無疑問,儒家的思想對中國歷史、世界文化都有深遠的影響,不然儒家思想也不會在歷史上如此跌宕起伏,或被抬到至高無上的位置,或被打下九層地獄。從儒家的實際功能來說是對我們中華民族,對我們漢人的性格與價值取向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第一,儒家文化淵源流成,已成為我們民族的根,我們必須從中吸收養分。儒家文化經過了從孔子強調的仁禮樂到董仲舒的經學儒家再到朱熹的理學儒家,是一個不斷髮展調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忠、恕、孝三個核心價值觀點一直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依據生存環境和功用目的的內容取捨而已。忠、恕、孝是一個社會保持穩定的內在人心的最高提煉,同時具有極大的可操作性。三千年來無論誰當政,社會如何變遷,太平盛世還是兵荒馬亂,儒家這三個核心價值觀始終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始終是保持中華民族內在凝聚力的源泉,因為它們符合一個社會存在的最基本的人性良知。在當代同樣如此,談專業化職業化其核心是忠,談妥協寬容的概念其核心是恕,談社會和諧也離不開一個孝字,不能感恩父母又怎麼能對他人表示善意呢。
第二,儒家文化的內在邏輯缺乏足夠深入的探討,這是其自身和後人闡述過程中的一大侷限。從儒家不斷髮展的歷史中,直到朱熹的儒家理派也對儒家思想內部結構的合理性缺乏邏輯的深層次闡述。儒家表現出的是帶有強烈的規矩感表象,在人們的普遍認識中儒家思想就是在那反覆闡述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認知僵硬感。再加上被統治階級作為功用的目的來使用而一定程度上脫離了思想自身的獨立性,於是更被人詬病為固化階層,麻痺思想的道具。也就是說儒家思想的侷限性一個是被他人作為工具時表現出的獨斷專橫,但其實儒家思想只是被人利用的工具而不是儒家思想自身的問題。儒家思想自身的內在侷限實際是它拒絕了邏輯的審問。儒家思想只意識到或者說領會到了社會性的人倫必然需求,總結出了忠、恕、孝的理性規則,而這些理性規則的表達藉助了人倫的可感知性,從而將自身陷入到了公理的不可辯駁的地步,這正是其取消了進一步邏輯分析和推理的原因。儒學的可感知性價值太大使得他不自覺的忽視甚至拒絕邏輯的推理。人倫的社會在自然的發展中是一個歷史的階段,而邏輯是從先驗到認知的唯一可靠的思維工具,因此必須也將儒學放到邏輯的思辨中,這就是當下儒學侷限的本質,它難以找到與現代科學、當下新變化的有效連線,從而讓人引起誤解。
第三,儒家文化在現代社會必須進行揚棄,才能發揮出其核心思想的最大光芒。有人一聽說儒家有侷限性就將這種認識等同於否定,這種認識要不得。其實如果能將儒家從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內在邏輯的關係說的更清楚些,即儒家認為忠、恕、孝是人倫社會的基本構造,是人與人之間保持合作的最佳選擇角度去闡述是完全成立的,可以從人的本性、社會的本性以及中華民族的文化為什麼是唯一流傳下來的古文化而生生不息來充分說明。同時在現代,中國自身的發展以及日本用忠、南韓用孝等實證角度都可以做出有力的說明。限於篇幅不在此展開論證,但我們必然知道儒學如果能以邏輯的方式論證合理,那麼我們根本就無需擔心其他思想的入侵,也不必僅守成外在的規矩而以更大的胸懷懷抱世界之有用之辯證思想,懷抱科技的發展,懷抱民主公平公正的思想。因為儒家的思想是保證人類社會人倫安定的條件,在安定的基礎上才談得上發展或者說更好的發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把儒家思想放到世界文化之中才是表明我們表達民族自信心的最好方式。
儒家思想,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其形成歷史經過了夏、商、週近1700年的發展之後,由孔子吸收這些文化並形成系統的理論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大成的學術思想,一度曾成為中國的主流文化思想,影響著幾千年來中中國人的思維和行為。一直到新中國成立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將儒家思想作為修身入世的指導準則,不僅在中國,在日本、南韓等東南亞國家,儒學也備受推崇。直至今日,喜愛儒學的人極力想將儒家復興,將中國人的道德喪失歸結於儒家思想傳承的斷流,憎恨儒學的人認為儒家思想精華與糟粕同樣明顯,等級化分明,且重文輕武,導致中國遭受了多次滅頂之災。
中國曆代皇權更替時,都或多或少的對儒學進行修改,比較重大的修改有兩次,一是西漢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思想為國學根本,杜絕其它思想體系,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在具體實施上,董仲舒將道家、法家、陰陽家等有利於皇權統治的部分提取出來,與儒學相結合,發展成了新儒家思想。二是宋代朱熹作理學,朱程理學,是研究儒家經典的義理為宗旨的學說,即所謂義理之學。在元、明、清三代,理學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成為了百姓的心理支柱和精神寄託。儒家思想發展到今天,很多義理已經脫離了本意。
1、等級制度
董仲舒根據《論語》中孔子所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並按照他自己的“陽尊陰卑”利潤,制定了“三綱五常”的道德規範,並因此作為其新儒家思想的核心。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我們來看看論語中這段: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齊景公問孔子為政之道,孔子跟他說:君王做好自己的事,大臣做好自己的事,父親做好自己的事,兒子做好自己的事。齊景公對:說得好,假如君王做不好分內事,大臣做不好分內事,父親當不好父親,兒子做不好兒子,即使還有食物,我又哪裡有心思吃得下。論語中孔子想表達的是眾人各司其職,各謀其政,社會分工雖不同,但只要人人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那麼整個組織才能和諧共生。而後孟子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其言論也只是提出了五倫的道德規範,董仲舒之流,為了服務皇權統治,加上自己學問不精,罷黜百家,獨尊他自己制定的新儒家,可謂害人不淺。何謂“陽尊陰卑”?易經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天在上為“尊”,地在下為“卑”,天在上,地在下,乾坤由此排列成行。三綱五常發展到後來出現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多麼的迂腐!
2、對女性的輕視
先說明一個成語“男尊女卑”,這個詞彙沒錯,為什麼說沒錯呢,上文也說了,尊卑原意並不是指高貴和卑賤,只是後來人們將尊卑用於形容地位高低,為什麼說男尊女卑,因為男性陽盛陰衰,女性陰盛陽衰(當然陰陽反背的同性戀是例外),男主動,女主靜,男女有別,陰陽體現在身體器官上也有著明顯不同,表現為男女在性格、思維方式、腦細胞差異、強壯程度、外部刺激反應能力、社交能力等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因此男女就像陰陽的一體兩面,屬性不同,卻是缺一不可。而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兩國交戰或者群體糾紛都是靠的武義和拳頭,所以男主外,女主內是社會發展需要,在母系時代,因為當時人類人口稀少,部落之間靠的是人口基數決定地位,當時醫療水平又低,人口存活率很低,所以表現為女尊男卑。
上文是為了引出儒家的“三從四德”思想,“三從”指婦女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現代人攻擊“三從四德”,大多是覺得女性被小看了,地位下降了,變得不重要了,實則不然,我們上面說到了冷兵器時代男女屬性上的不同就決定了男女的分工不同,並不存在哪一方無足輕重的說法,就比如現代社會,當官的重要,清潔工的同樣重要,社會職位不同,只要各司其職就好了,當然瞭如果當官的覺得壓力大,可以去當清潔工,清潔工想一展巨集圖,也可以去當官,有人會說了,你這是痴人說夢,目前文化下當然是痴人說夢了。
言歸正傳,“三從四德”很符合當時的社會需求,人文環境。“三從”即使放在當代也沒說錯,除非人類的社會結構關係發生變化,否則永遠不會過時,女人幼年時依靠老爸,出嫁了依靠老公,老公去世了靠兒子撫養,這話也可以這樣說:男人幼年時靠媽媽教育,結婚了靠老婆扶持,年紀老了靠女兒撫養。“四德”放在當代也不過分,德行修養維繫著社會關係,體現著一個人的素質操守,古代“四德”的制定當然是參考的當時的人文環境,男性的道德規範還要更多。“三從四德”發展到後來,確實偏了,從董仲舒“男貴女賤”的思想制定新儒家之後,就開始越偏越遠了,比如後來的“裹足”,後人寫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等。
3、中庸之道導致思維僵化
當代有很多人認為,中庸之道導致平庸,導致懦弱,導致不思進取,導致整個社會腐朽呆板,導致了麻木不仁,導致了國家的軟弱無能。
我們來看看儒家關於中庸的闡述,中庸的最核心理論其實是這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何為“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自然之道,在乎中和,不偏不倚謂之中和,舉個例子,對應在為人處世上就是既不驕傲自滿,也不妄自菲薄;既不惹是生非,也不唯唯諾諾;既不欺善,也不怕惡;既不張狂,也不甘平庸……要達到中和,非要經歷一番歷練不可,以中和之道立身處事,方能排除萬難,克服挫折,從而超越生活,從而喜怒哀樂不形於色,從而七情六慾皆發而中節。後人將中和之道理解成了導致平庸、導致懦弱,是理解上的錯誤。
至於其他的一些誤解,比如說儒家重文輕武、限制了思想、過度的理想化、為統治階級服務、鋪張浪費的喪葬文化等,很多是後來人篡改了原意或者理解出現了偏差。
1、因時代背景產生的侷限性
上文說了,儒家文化為做人的文化,這種文化必定會受到其時代背景的影響而制定,比如男女職責的細化分工,再比如一些喪葬文化,皆有其時代的侷限性,應綜合分析,權衡利弊。
2、因使用範圍產生的侷限性
儒家只是諸子百家中的一門學問,他的主要立意還是闡述人道,即人類入世生活所有息息相關的事物。正因為儒家只是闡述為人之道,所以在闡述人性本善還是人心本惡時是很難得出結論的,反而給後世造成了誤導,孔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在闡述人道之外的事物就顯得很無助了。儒家講修身的層級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並沒有講清楚為何要修身,以及平天下之後又歸於何處,終究還是解釋不了人類的終極問題“是誰?從哪來?為什麼來?又去哪裡”。
3、法治的忽視
儒家太寄希望於教育,側重人治,忽視了法治,而法治的核心,正是先秦法家所闡述的理論,道儒法三家,側重的核心不同,道家主述天道,儒家闡述人道,法家側重講應事。儒家重視提高人的修為道德,也是過高的估計了人的自覺性,導致法治的疏忽。
儒家思想在當代還是有很大的教育意義,長期以來,我們受假儒,腐儒的影響,導致對儒家有很深的誤解,所以我們今人學習傳統文化,要善於甄別,勤加思考,不盲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毫無疑問,儒家的思想對中國歷史、世界文化都有深遠的影響,不然儒家思想也不會在歷史上如此跌宕起伏,或被抬到至高無上的位置,或被打下九層地獄。從儒家的實際功能來說是對我們中華民族,對我們漢人的性格與價值取向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第一,儒家文化淵源流成,已成為我們民族的根,我們必須從中吸收養分。儒家文化經過了從孔子強調的仁禮樂到董仲舒的經學儒家再到朱熹的理學儒家,是一個不斷髮展調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忠、恕、孝三個核心價值觀點一直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依據生存環境和功用目的的內容取捨而已。忠、恕、孝是一個社會保持穩定的內在人心的最高提煉,同時具有極大的可操作性。三千年來無論誰當政,社會如何變遷,太平盛世還是兵荒馬亂,儒家這三個核心價值觀始終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始終是保持中華民族內在凝聚力的源泉,因為它們符合一個社會存在的最基本的人性良知。在當代同樣如此,談專業化職業化其核心是忠,談妥協寬容的概念其核心是恕,談社會和諧也離不開一個孝字,不能感恩父母又怎麼能對他人表示善意呢。
第二,儒家文化的內在邏輯缺乏足夠深入的探討,這是其自身和後人闡述過程中的一大侷限。從儒家不斷髮展的歷史中,直到朱熹的儒家理派也對儒家思想內部結構的合理性缺乏邏輯的深層次闡述。儒家表現出的是帶有強烈的規矩感表象,在人們的普遍認識中儒家思想就是在那反覆闡述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認知僵硬感。再加上被統治階級作為功用的目的來使用而一定程度上脫離了思想自身的獨立性,於是更被人詬病為固化階層,麻痺思想的道具。也就是說儒家思想的侷限性一個是被他人作為工具時表現出的獨斷專橫,但其實儒家思想只是被人利用的工具而不是儒家思想自身的問題。儒家思想自身的內在侷限實際是它拒絕了邏輯的審問。儒家思想只意識到或者說領會到了社會性的人倫必然需求,總結出了忠、恕、孝的理性規則,而這些理性規則的表達藉助了人倫的可感知性,從而將自身陷入到了公理的不可辯駁的地步,這正是其取消了進一步邏輯分析和推理的原因。儒學的可感知性價值太大使得他不自覺的忽視甚至拒絕邏輯的推理。人倫的社會在自然的發展中是一個歷史的階段,而邏輯是從先驗到認知的唯一可靠的思維工具,因此必須也將儒學放到邏輯的思辨中,這就是當下儒學侷限的本質,它難以找到與現代科學、當下新變化的有效連線,從而讓人引起誤解。
第三,儒家文化在現代社會必須進行揚棄,才能發揮出其核心思想的最大光芒。有人一聽說儒家有侷限性就將這種認識等同於否定,這種認識要不得。其實如果能將儒家從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內在邏輯的關係說的更清楚些,即儒家認為忠、恕、孝是人倫社會的基本構造,是人與人之間保持合作的最佳選擇角度去闡述是完全成立的,可以從人的本性、社會的本性以及中華民族的文化為什麼是唯一流傳下來的古文化而生生不息來充分說明。同時在現代,中國自身的發展以及日本用忠、南韓用孝等實證角度都可以做出有力的說明。限於篇幅不在此展開論證,但我們必然知道儒學如果能以邏輯的方式論證合理,那麼我們根本就無需擔心其他思想的入侵,也不必僅守成外在的規矩而以更大的胸懷懷抱世界之有用之辯證思想,懷抱科技的發展,懷抱民主公平公正的思想。因為儒家的思想是保證人類社會人倫安定的條件,在安定的基礎上才談得上發展或者說更好的發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把儒家思想放到世界文化之中才是表明我們表達民族自信心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