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然迴圈我安然
-
2 # 強哥與麗姐
說一下我的方法,我從孩子大班開始教,當然是簡單的,然後一直在讓他鍛鍊算數的速度。到三年級他接觸到乘除法後我教他算24,也就家裡的撲克牌,這樣又能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又能讓他學習乘法口訣。不過我都是順其自然的教,這樣孩子也有積極性,也不至於剝奪他的童年。
-
3 # 小小思維家
6歲是孩子的邏輯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能夠對孩子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1、讓孩子建立數字的概念
在孩子的世界裡,3個蘋果,3個桔子,這2個3是不一樣的,但是在抽象概念裡,卻是相同的。很多孩子可能對數字倒背如流,但是在數物體個數的時候卻分不清,這都是沒有切換好抽象概念裡的數字,與實際物體裡的數字。
當孩子訓練到一定時間以後,便能夠熟練掌握概念與實物之間的區別,以及如何運用概念與實物之間的聯絡。
孩子在一歲的時候能夠掌握5以內的數字以及概念,他們通常會說我們要一個,我要兩個等等。孩子3歲的時候要培養他們的數數能力,此時他們也願意從1數到100,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會利用數字的節奏感與韻律,讓孩子輕鬆的學會數數。
2、與孩子一起做數字遊戲
比如家長拿出撲克牌,與孩子練習比撲克牌的大小與花色;還有些家長玩手指比大小的遊戲,讓孩子熟練掌握數字大小的區別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練習方式。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來練習數字遊戲的機會。比如過去了幾輛計程車?吃了幾個花生豆等,都是生活化的數字練習。
家長還可以買一些道具,來幫助孩子建立數字與圖形的認知,比如可以用積木練習孩子對不同形狀歸類。搭積木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孩子理解不同形狀積木之間的關係。另外也可以透過歌謠的方式,讓孩子在重複練習中產生興趣。
-
4 # 家長大學
6歲前如果孩子喜歡、有興趣便可以學習,但需要注意給孩子適宜的承受難度,父母尤其不要操之過急,儘量循序漸進。避免出現習得性無助。
數學學習,是來之於生活、用之於生活的,是多維度、生活化和多方面的,所以從早教啟蒙的角度講,1歲就可以開始了。
但需要謹記,學齡前孩子數學啟蒙,不是讓孩子學會多少加減乘除,而是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形成數理邏輯。數學不僅僅是數數,計算,更是思維能力。
學齡前數學啟蒙包括數感、幾何、估計和規律,融入生活去教,一步步來。數感先知道、會表達數字,然後學會一一對應、比大小等,再學運算。幾何先認識方位詞和形狀,再瞭解對稱等,再學習立體物品。估計比如量身高、稱重等,規律更要在玩中學,比如條理性詞彙、歸類和預測。
數字方面:3歲孩子會說出自己幾歲,會比劃1、2、3;4歲孩子可以準確數出5個以上的物體,知道10以內的數字順序,5歲能分得請10以內數字大小就可以了。
幾何方面:3歲明白前、後、上、下、裡面、外面等方位詞,可以說出三角形、長方形等基本形狀;5歲掌握左右、中間等更多方位詞並可以正確應用,初步理解“對稱”概念。
1歲開始培養數字一一對應關係,觀察形狀一一對應數數字,不是教孩子從1數到10進行唱數,而是讓孩子在生活中明白什麼是1個,什麼是兩個。
比如孩子吃餅乾,可以一邊給他一邊數數,“1、2、3、4,我們吃4塊餅乾哈”,“這裡有兩支彩筆哦,1、2”。
形狀可以在孩子玩積木、讀繪本的時候引導觀察,比如“看,這個一個圓形的積木,是一條曲線可以劃出來的”,或者“三角形,有三條邊,1、2、3”。
2歲以後引入數字視覺聯絡,瞭解圖形關係,感知位置2歲的孩子可以理解今天、明天的概念了,可以引進日曆,可以讓孩子聯絡起來日期與數字。坐電梯、玩積木、讀繪本、看時鐘等等都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數字與實物的聯絡。
玩積木、拼圖的時候讓孩子瞭解圖形變化,掌握相互關係。透過躲貓貓等遊戲,讓孩子知道桌子下面、上面、箱子裡面、外面等等的空間位置,最好身體感知。
3歲以後引入比較大小、簡單加減,畫形狀,瞭解歸類和規律概念比如3塊積木跟5塊積木比多少,2個+3個就是5個積木,等等。畫形狀圖,比如圓形、方形等,引導按顏色、形狀等分類積木,按紅黃藍順序排序(規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