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也不知道
6
回覆列表
  • 1 # 媛子媽媽育兒經

    在日常生活當中,許多父母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比如帶孩子帶遊樂場玩兒,途中,因為想吃零食攤上的烤香腸被媽媽拒絕,當街大哭、大喊、耍賴近半個小時。我是在商場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媽媽因為沒有買。甚至在地上直打滾,耍賴不肯回家。孩子就像電視裡的外星人一樣,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鬧,要麼就溝通無力,要麼滿地打滾,搞的父母是手足無措。

    孩子經常耍賴怎麼辦?父母如何應對?1穩住自己的情緒,頂住壓力

    人是充滿情緒化的動物,孩子有,我們也有。當孩子已經情緒崩潰了,媽媽能不能控制住自己就特別重要。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有的媽媽有疑問:我們又不是和孩子打架,存在兩個巴掌嗎?有時會哦!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只是孩子擁有問題,我們解開這個結就好。但如果家長也有了情緒,那就是產生了矛盾,真正升級為一場親子衝突了。

    小編覺得很簡單,臉皮厚一點。誰愛看誰看,愛怎麼想怎麼想,我在一個陌生路人眼中的形象,並沒有比我和女兒的親子關係來得重要。想通這一點,就不會受外界壓力的影響,按部就班來疏通孩子的情緒。奧巴馬對孩子耍賴、情緒崩潰也束手無策呢。白宮宴會上,是有點尷尬,可是為人父母,大家都理解呀。那就趴一會兒吧,拍照留念~以後絕對是個家庭話題

    2.不急於採取行動,哭一會兒沒關係

    首先,不要著急制止孩子哭鬧、耍賴的行為。即使我們大喊著“別哭啦!”、“你別鬧了!”、“趕快給我起來!”,孩子也聽不進去。你想啊,小傢伙這會兒的哭聲多大啊?她的腦海中只能迴響著自己的聲音啊……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陷入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目標設定,根本沒心思聽你的話,更不會照做。與其馬上採取行動,讓他覺得“使出這招我媽有反應了,管用啊!”進而變本加厲,不如就讓他哭兩聲。不過,哭不等於放任,更不等於不聞不問。第一步永遠是共情。在《這樣很容易毀了一個孩子,不要再貼標籤了!》一文中,我說過,“共情”是為人父母的基礎。一個家長做父母的能力,說到底是他/她追溯童年的能力。

    3.堅持你的原則和底線

    已經說好的原則和底線,一定要堅守。在和孩子反覆溝通的過程中,小編認為,無論如何,不能因為孩子一直哭鬧、耍賴、滿地打滾就讓步。否則無論堅持多久、做了多少努力,都會前功盡棄。孩子會認為,只要我堅持用這招,就能達到目的,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他會哭鬧得更厲害,持續時間更長。

    4.不要用獎勵的方式達到目的許多家長會在育兒中採用獎賞的方式,譬如“你聽話這樣做,媽媽一會兒給你買個XXX”、“你現在別哭啦,一會兒媽媽給你買巧克力”……但其實獎賞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是讓我們暫時獲得了對孩子的控制權。孩子並沒能增進正確的認知,獲得成長,反而會對本來自己就應該做的事,要求代價和補償。而且,獎賞會變成對哭鬧、耍賴的獎勵,讓孩子覺得他越不妥協、越堅持哭鬧,能獲得更多好處。

    5.教會孩子如何控制情緒當孩子出現情緒崩潰、大哭大鬧、耍賴,往往是因為願望不能達成,產生了強烈挫敗感,但不知道如何紓解。我們當下的溝通可以幫助孩子調節情緒,但是“治標不治本”,根本癥結依然存在。所以回家後,別忘了教孩子如何疏導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例如藉助一些情緒管理繪本,或者教孩子感覺脾氣爆發時先深呼吸、冷靜一會兒再說話,等等。

    注意:這個學習過程可能很漫長,不要急功近利,以為對孩子講一遍就有用了。畢竟在情緒管理上,我們很多成年人都依舊在進修呢!

    6.過激行為要糾正,但不能以暴制暴有的孩子在耍賴、發脾氣時,可能會有一些暴力行為,例如打人、咬人,甚至一些大孩子還會罵人。這些行為當然都是應該糾正的,但無論何時不要“以暴制暴”。小編認為,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孩子不擅長疏導情緒的表現。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做的是教給孩子如何面對自我、引導情緒的正確方法,而不是盲目用暴力制止。

    只要父母做到這兩點,就能夠避免激烈情緒的碰撞,遠離甚至體罰的錯誤育兒方式。要快樂育兒,必須心中時刻有愛。而這,不正是我們為人父母該有的天性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和孩子解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