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火熱之夏1

    應該是三種情況:

    一是基本的生理反應。飢餓是人類最最基本的生理反應之一,某種程度上講甚至就是最基本的生理反應,沒有之一。在這種反應的驅使下,嘴饞也就應運而生,是飢餓的初始階段,或者是衍生物。說是初始階段,就是開始產生對食物的嚮往,但還不至於強烈到飢不擇食。說是衍生物,就是即使在飽腹情況下,仍然對心儀食物充滿誘惑,這是人類的生理需求。

    二是對某種味道,包括口感的鐘愛。這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因素。可能是在某種特定環境下,你品嚐過某種食物,比如童年,比如初戀時期,或者是某次特別飢餓時、困難時期……這種食物給你留下了特別強烈的刺激,這時就從生理層面上升到心理層面了,對這種食物的追求也是食慾,這種食慾一方面滿足生理上的飢餓,同時更多是滿足心理上的飢餓。

    三是因為寂寞。這幾絕大多數決定於是心理因素了。最典型的兩種情況:嗑瓜子,根本不可能吃飽,就是為了打發時間,這就是寂寞;還有深夜的一碗泡麵,大多數人以為是半夜餓了,殊不知這其實是寂寞,心靈上的孤獨驅使著你,讓你去做點什麼,而人家最本能的吃這時候是最合適的。還有是為了派遣心中的苦悶,比如生氣的時候,很多人用吃來解決,就是透過一種生理享受來緩解心理壓力。

    民以食為天,吃,對我們來說無非生理心理兩種需求,往往這二者不可分割,同時存在,就看這兩種哪個比重更大了。

  • 2 # 思無邪學無涯

    古人言“食、色,性也。”,又言“民以食為天”,說的就是吃是人的本性。其實不僅僅是人,像豺狼虎豹貓狗魚蝦,這些動物的本性也都是吃,天生就會吃,無師自通。至於“貪吃嘴饞”並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但是作為生活的物質享受,追求美食也是無可厚非的。

  • 3 # 太極平衡

    這個應該要從每個人的性格說起,俗話說三歲定八十,其實你出生的時候,你的性格都已經定了。

    所以就有人嘴饞,就有人喜歡偷東西,就有人好色,其實這都是人先天攜帶的東西,所以要靠後天去清理先天的東西,這也就是佛家講的消業,道家講的除魔,道醫學裡面講的神用全息。

    其實上面說的先天,佛家,道家,道醫學,其實都是講的一個東西,就是說,我們人要遵循天地的法則,如果沒有遵循就會在生活中遇到各種的不順和疾病。

  • 4 # 風羽之翼

    看到這個問答,我不禁啞然失笑。因為我想起了童年兩起關於饞嘴的趣事,都是有關板栗的。人為什麼會貪吃和饞嘴?我想是因為有一種想品嚐美食的衝動吧,這種衝動會給人一種愉悅感和情不自禁的興奮。

    那是我五、六歲的時候的趣事。那時候我們同姓的5家都住在一個大院裡,從一個大門進出,院子中間是一個天井。三爺爺家在我家隔壁,他家的屋簷下掛了一串用細繩串起來的板栗,每次從旁邊經過的時候,我都禁不住朝上看了又看,忍不住流下了哈喇子。終於有一天,我等到院子裡大人都出去幹活了,四周沒人的時候,用竹竿把板栗挑了下來。板栗經過晾曬,比新鮮的更香甜。我一股腦把這一串板栗撥開,好的都吃了,生蟲的就扔了,真是一飽口福。事後我誰都沒說,大概過了幾天,我三爺爺家的小叔叔發現板栗不見了,問我知道不知道。現在想起來仍然好笑的是,我竟然說是我大伯家的堂弟偷吃了,結果一對質,自然是我穿幫了。古人云:“此地無銀三百兩。”說的大概就是那時候自作聰明的我吧。氣得父親要揍我,還是三爺爺、三奶奶護著我,少捱了一頓。

    另外一件和板栗有關的趣事也是發生在五、六歲的時候。板栗成熟的季節,比我大4歲的小叔叔(就是我三爺爺家的)慫恿我和我堂弟一起去我們家不遠的親戚家的板栗樹上摘板栗。小叔負責上去採,我和堂弟在樹下面“望風”、拾板栗,被刺紮了也不覺得疼。不一會兒,屋裡的大人聽到了動靜,跑出來了。我小叔像猴子一樣從樹上溜下來跑了,把我和我堂弟剩在那裡。親戚家的奶奶把我們扣下來了,要我們交代樹上是誰。我倆都很講義氣,“打死”都不說。親戚只好讓我倆回家了。這個親戚家現在是我的親姐夫家,扣住我們的奶奶就是我姐夫的親奶奶。

    時過境遷,三爺爺、三奶奶還有我姐夫的奶奶都已經去世很多年了。現在每次春節回老家,叔叔們還會拿當年的事來取笑我。

    貪吃和饞嘴是令人興奮的感覺,但可能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小時候發生過這樣貪吃和饞嘴的趣事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土適合種植三角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