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優享學堂
-
2 # ignition
每個人生存環境不同,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但是現在大家都富裕了。從小活在蜜糖罐裡的孩子,如今還在象牙塔裡面,等他們步入社會就會懂了。現在的教學環境,不太可能去改變!
-
3 # 遠山的呼喚
孩子什麼也不想幹,還想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原因只有一個,孩子的惰性太重了。
為什麼孩子身上有惰性,主要還是行為習慣不好,原因可能在我們大人身上。現在每家基本上都是一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像寶一樣,一個孩子有六個大人寵慣著,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上學送,放學接,回到家書包一放,當起自家少爺,吃飯喝水由家長端上桌,洗腳由家長來洗,起床後被子也是家長來疊,甚至書包都由家長來搭理,自己除了學習,什麼心都不操,任何的家務都不做,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懶惰,越來越貪心,自然什麼也不想幹,還想要好的生活。
釋迦摩尼臨終前給眾弟子兩句話,以苦為師,以戒為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苦能讓一個人明白道理。孩子學的東西再多,生活上什麼都不幹,甚至連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有家長代勞,試想下這樣的孩子能懂事嗎,能不懶惰嗎!
-
4 # 藍色精靈41194647
感謝邀請。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有很多種想法也很正常。所以不必太憂慮哈。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養育,培養一定得張弛有度,看到很多家長比較溺愛孩子。李梅謹教授說過一句話,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孩子成才,那你就把他慣成一個逆子。我們父母要學會放手,儘可能的讓孩子獨立。孩子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我們做家長的有很大原因,孩子想要什麼,你就給他們什麼,讓他感覺不用付出很容易就得到了。很多時候我們怕孩子受到傷害,所以很多都是幫他做了,其實這樣並不好,父母不能陪伴他一生,我們只能陪他一段。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
5 # 久長娃娃
人生沒有白吃的午餐
現在人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各家的溫飽不成問題,而有一些家庭已經非常富裕。 所以,我們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是飢餓什麼是貧窮。
在他們的認知裡,我們一直如此,本該如此!甚至嬌慣一些的家庭,孩子更是從小被當做“小皇帝”、“小公主”來養育的。他們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甚至有一部分已經成年了還是一種“寄生”狀態。
生活和工作稍不如意就是抱怨或撂挑子,甚至成家後依舊以自我為中心,吃不了苦,逃避責任,習慣性“啃老”,一副“巨嬰”形象。
為了避免孩子形成好逸惡勞的習性,從小應該培養正確的三觀:
1、剋制包辦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且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要有家庭成員的參與感。
2、不要一味買買買!玩具及享受型物資適度緊缺。
3、辛苦賺錢體驗,越辛苦,他會越體會到不容易。
4、多讀好書,加強理想教育,引導立志。
5、勤儉、節約,先從家長做起。
6、帶孩子做一些戶外挑戰,比如登山、野外生存體驗啦,讓孩子既認識到自己在大自然中擁有的力量,也看到自己的渺小與平凡,他心態會好很多。
我不知道你家是男孩還是女孩,因為現在華人崇尚“富養女”,我就用了男孩的他,如果是女孩,也可以這樣教育。希望幫到你!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覺得是不是首先問下家長是不是在培養孩子方面包辦太多,甚至太功利了呢?
當前在大學裡面這樣的學生太多了,找工作都想找錢多活少都是假的,甚至削尖了腦袋往公務員事業單位鑽的,都是這樣的想法,這其實不是個別孩子的問題,而是社會上存在這樣非常不好的典型案例,比如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等等不好的示範效益,給很多人以可以不勞而獲的假象,加上現在抖音 微博等自媒體的不自然的宣揚等,孩子的價值觀都在受到極大的影響。
家長在小孩的教育方面是不是也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呢?培訓班 考級 比賽等等,和升學掛鉤的就參加,和升學有幫助的就往前靠,只要孩子學習好,別的一切都是家長包辦,很多孩子除了會考試之外,別的一事無成。
家長是最好的老師,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體會到生活的不易,明白物質的獲取需要付出汗水,這樣孩子才會有獲得感,都是一貫的賦予,那孩子就不會珍惜。
回到題目,家長還是要讓孩子經受一些挫折教育,第一部可能就是斷奶,讓這個巨嬰自食其力,體會生活艱辛後,才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