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別問我是黑
-
2 # kavin110794977
對呀。國家資源有限,老百姓要求高,不能滿足,所以動員家長提供資源,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沒什麼不對的
-
3 # 張老師英語課堂
首先,這個問題應該主要劍指小學,對吧?
先說“到校執勤”。我也是一個小學生的家長,去年剛好“有幸”“被輪流”在校門口執勤一次。確切來說是孩子爸爸去的,因為我的假不好請,孩子爸爸相對假好請一點。剛接到通知的時候,我也很詫異,難道家長就沒有自己的工作嗎?全國各行各業,各司其職不好嗎?幹嘛要這麼安排呢?但是老師既然通知了,孩子在人家學校,不去又不合適,只好去了。當然,我想,老師也沒有這麼大的權利來安排這件事情,不知是學校領導的安排還是教體局的安排,總之,我個人認為:有點欠考慮。
再說“晚上給娃批改作業”。這話說的有失偏頗。反正我們這裡沒有老師讓家長給孩子批改作業。以前老師還讓家長在作業上簽字,後來也沒有了。其實我很樂意幹這件事情。身為家長,瞭解和督促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有何不可?不是每個孩子在學習這件事上都很自覺,家長和老師配合不是很好嗎?現在取消了,我反而不踏實。有時我自己問問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也不知道孩子是否據實回答。說到這裡,順便說一下微信佈置作業這件事。這件事在網上吵得沸沸揚揚,連教育部都驚動了。以至於下令嚴禁老師透過微信佈置作業!同為學生家長,我不知道那些家長為何要如此反對?老師一般都會把作業告知學生,甚至寫在黑板上,然後再在微信群釋出一遍,這樣有什麼不好麼?實在想不通。作業任務發在微信群裡,家長可以瞭解孩子今天的具體任務,並加以督促,檢查。萬一孩子沒抄或者少抄作業,還可以提醒孩子!至於有些家長說“以前沒有微信,老師不照樣佈置作業嗎?”我想說,以前人們都是騎牛趕路,你咋不騎牛上班呢?社會在進步,何必故步自封,吹毛求疵?(不好意思,說得多了。)
最後說“到校打掃衛生”。孩子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老師還沒有通知過這件事。既然問題提出來了,估計是低年級的學生家長接到了這一任務吧!有些勞動任務比如擦牆啊,燈啊這些小孩子幹不了,是請家長去幫忙吧!能理解,畢竟這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環境,乾淨衛生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什麼時候去,去的頻率,儘量以不影響家長工作為宜。(看是否可以請有空的家長自願幫忙,個人拙見,有待商榷。)
-
4 # 任基全432
家長白天到校執勤、打掃衛生、晚上給娃批改作業,如此家校分工對嗎?
我認為判定其的對與錯,首先必須要理順“家校分工”這個關係。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現在社會上存在各種觀點,議論的較多,讓很多學生家長,老師都感到比較迷茫: 家長大談教師的如何不夠負責任,把本屬於自己的事情教給了學生家長,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主要指家庭作業),聽寫字詞,讀書背誦簽字等,說是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 教師則論家長是甩手掌櫃,認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就如同萬事大吉了,孩子的學習、品德的好壞就是你老師的責任問題了。如此這般,孰是孰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到底應當怎樣去理解“家校分工”呢?
先議家長: 作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主要職責是給孩子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個人行為習慣教育(這一點非常重要)。正確區分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培養他們判斷事物的是非觀念。而不是要到學校去執勤,打掃衛生等,應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長你不能去代替。當然配合老師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況是家長的應盡之責。
再論老師: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說明其主要是傳授道理,傳授學業,解釋疑難的職責。作為教師在教授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怎樣做人,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教師具備了師德高尚、德才兼備,才能成為一名名符其實的好老師。因此,在學校教育中老師既要注重孩子的文化知識,又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做到教書育人。不能把老師份內的事,轉化成讓家長去完成,從而造成家長對老師的怨氣。
總之,家校既分工協作,又互相配合,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才是王道。只有這樣分工又合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減輕雙方的心理和精力的負擔。在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的共同目標下,讓孩子能夠對學習變得更有興趣,健康成長,達到終級目標。讓我們與孩子共同成長而加倍努力吧!!!
回覆列表
我們老師說了,這叫家校共建。誰提意見誰就是與學校作對,就是對抗教育理念。誰聽老師指派,誰學期末就是優秀家長,有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