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紅的甜心

    版本一:

    原先,月中只有蟾蜍,沒有玉兔。追溯玉兔的緣起,大概與神仙西王母有著不解之緣。

    據遠古的傳說,玉兔、三足烏、九尾狐同為西王母的三寶。三足烏的任務是為西王母尋找珍食玉漿,因有功勳而被派往太陽家族;九尾狐專供西王母傳喚使用,後來給大禹當過媒人;玉兔常年累月為西王母製造長生不老藥,表現最勤勞,便被送上了月宮。

    嫦娥奔月後變為蟾蜍,過起“涼霄煙靄外,三五玉蟾秋”的寂寥生涯,玉兔的到來,為她增添了不少生氣。自此,她經常伴著玉兔搗藥,“攢柯半玉贍,槀葉彰金兔”,成為月宮中不可分割的一體了。

    後來,人們覺得蟾蜍形象總不能看作是美的代表,它與月神的柔和、嫻靜、典雅也不相容,月宮蟾蜍和月神的自然形象發生感情上的衝突,於是以玉兔替代蟾蜍的想法油然而生。久而久之,玉兔成了廣寒仙子、月裡嫦娥的再生形象。

    玉兔成為月宮的一員,還是在東周戰國時代。《楚辭·天問》中說:“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這是向天體提出了挑戰:月亮,它具有什麼品德,消亡了又再復生?究竟有什麼好處,而撫育個兔兒在懷中?問題雖被發現,但遺憾的是沒有人能作答。約三百年後,東漢著名天文學家張衡才解開了迷團:“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象兔。”這是科學的依據。這時,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不僅太陽中有黑子,而且月亮中也有陰影,其狀如樹木,如湖泊,如山巒,如禽獸,且隨季節變幻。因此,蟾蜍、玉兔、桂樹的神話,也得到進一步流傳,以幻想的科學反映了中國古代在天文科學上的重要建樹。它比西歐和美洲人觀察研究月球的歷史,至少早五個多世紀吧。

    版本二:

    相傳遠古時,嫦娥吞服長生不老藥奔到月宮躲藏。吳剛在凡間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完一段時間,桂樹便會自動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而他也不斷的砍下去。又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後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 。玉兔、吳剛、嫦娥三從此在月宮過著沒有人間那樣溫暖的冷清生活,但他們彼此相依為命,自娛自樂,好讓人間凡人嚮往。

    孩提時代,媽媽講經常講這古老的故事,月亮裡有桂樹,有宮殿,有一個寂寞而美麗的仙子--嫦娥,整日以玉免為伴。桂樹下,有一個叫吳剛的,在砍著永遠向上生長的桂樹……

    天神對玉兔有好感。於是,在排十二生肖座次時將其排在第八位,即牛之後蛇之前。並對卯年生的玉兔人進行了人生描繪,說他們性格溫和而事業有妖嬌,好靜不好動,敏感,記憶力強,有慈悲心,守秩序,也堅實、謙讓、沉靜。寓言兔人逢鼠年其年喜氣滿門;逢牛年諸事不吉;逢虎年病星上照;逢兔年必高遷。逢龍年太陰星高照; 逢蛇年事業波折四看書;逢馬年代喜星將至;逢羊年有造就之機;逢猴年困病重重;逢雞年必有一難非財即身;逢狗年紫徽星商照;逢豬年白虎臨門,天災地福,小人作梗,若向東方求緣,可轉悲為喜,化禍為福,成大事也。

    岷江太史公對玉兔子非常敬佩。說這玉兔很誠實,一點也不奸猾,並有獻身精神。當自己獻食束手無策時,寧可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奉獻。岷江太史公認為,人世間你爭我奪,弱肉強食,這不好,會造成社會的不安寧,應當象玉兔一樣有奉獻精神,大家才會和睦相處。於是下決心要在石上雕刻下這隻玉兔像,留給人間。

    岷江太史公用石雕刻下這隻兔子現在已現身人間。這兔好精神,長耳、白毛、紅玉雙眼,是那樣地玲琍乖巧,溫柔可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租一族”的崛起,花費兩三千過得像月入三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