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
2 # 格姆思Games
開門見山的說,對於幼兒,遊戲是他們認識世界的途徑,是幼兒透過實際行動探索周圍世紀的一種積極活動。遊戲適應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的需要,符合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的水平,對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費城兒童醫院的兒科醫師肯尼斯·金斯伯格說過,“遊戲給予孩子一個發揮他們創造力,增強他們自信心的途徑,他們透過玩耍學會自己探究嘗試,掌控環境。”為什麼遊戲在親子活動如此重要?學齡前兒童(3~6歲)已經能夠較為獨立的進行基本的運動,如跑、跳、走,思維和語言正在發展,這讓他們對於探索周圍世界有強烈的興趣,渴望參加成人的一些社會活動。
但是由於年齡小,無論認知能力、運動能力、體力還是自身能力,都讓他們不能真正的同成人一樣參加社會活動。這導致了此階段的孩子主管願望和客觀實際之間產生了矛盾。
而這種矛盾,只有透過唯一活動形式解決——遊戲。
在遊戲中,孩子可以虛擬的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燒飯、開車、上班等),透過假想物來替代現實物品,達到參加成人社會活動的心願,而且不受自身條件限制影響。這使得其主管願望與實際行動統一,解決了幼兒心理發展的矛盾。
遊戲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遊戲從多方面幫助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小G老師和大家簡單的聊一聊。
1、遊戲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幫助他們的認知能力發展。
例如,孩子在做角色扮演的遊戲時,可以透過扮演各種角色,瞭解社會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行為準則和相互關係,掌握初步的社會知識;在做表演遊戲時,可以獲得相對應的美術、音樂等基本知識;在做情景模擬的遊戲時,能瞭解不同工具、物體的特點和使用方法等等。
遊戲也可以促進兒童的觀察力,從而幫助他們的認知能力發展。
孩子透過各種不同的玩具來進行遊戲,而對各種玩具的使用可以幫助發展孩子的各種感覺器官和觀察力。根據英多維茨卡雅對幼兒視覺敏銳在遊戲中發展的研究,發現幼兒在遊戲中透過練習,視敏銳度有顯著提高,錯誤率減少。
2、遊戲還可以促進兒童記憶能力發展。由於孩子會在遊戲中不斷重複生活中經歷的事件,因此遊戲可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加強對知識的記憶。
例如在角色扮演遊戲中,孩子去扮演不同的職業和角色,會自覺主動的追溯該角色的人設,包括行為、職責、許可權、能力等等,這就發展了孩子的有意記憶。伊斯托米娜研究遊戲對有意記憶的影響,發現了兒童在遊戲條件下,有意記憶的數量和質量都超過實驗室條件下的有意記憶。
心理學家鄧思克(J.L.Dansky)曾對遊戲中的孩子進行觀察研究,在10分鐘遊戲後對孩子做思維測試,發現遊戲中的孩子(被觀察時間裡用25%時間來玩象徵性遊戲)得分高於非遊戲中的孩子(象徵性遊戲時間比例低於5%)。
3、遊戲還能促進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這點上比較容易理解,因為無論是和爸爸媽媽做遊戲,還是和小夥伴做遊戲,都需要進行交流。無論是遊戲前規則的約定,還是遊戲中內容的交流,或是遊戲後經驗、感受的分享,都會讓孩子主動交流。
同時,遊戲也有利於孩子個性的形成、情感的發展。
4、當然,遊戲也直接幫助孩子生理發育。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遊戲指的不是單純的玩耍!
單純的玩,由於動作學習缺乏目的性、針對性,條件反射聯絡會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與此同時,動作學習連續性的缺少致使其狀態一直處於泛化階段。因此,在運動中,因著正確動作的動力定型遲遲無法完成、錯誤動作得不到及時糾正,運動損傷很容易發生,尤其學齡前階段尤為明顯。
所以,玩和運動存在著很大區別,並不可以一概而論、也不能混淆認知。這裡能幫助孩子生理發育的遊戲特指是遊戲性運動,對於處在發展敏感期的孩子,科學合理的運動不僅能夠滿足兒童娛樂的目的,還能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身體素質,同時有效緩解和避免運動損傷。
透過科學有趣的遊戲,幫助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一直是當下幼兒園和老師的重點工作之一。而家長朋友們,更應該引起重視。
回覆列表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玩遊戲有什麼用?
玩遊戲,並不僅僅是學齡前孩子用來打發時間的事情,相反,它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對於孩子的社會發展,認知、身體發展也均有幫助。
遊戲如何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去任何一個幼兒園,觀察一下自由玩耍的孩子們,我們肯定都能看到下面的場景:
琪琪把橡皮泥搓成長長的一條;
東東讓玩具汽車在桌面上飛馳,他的朋友叮叮在旁邊一邊看一邊笑;
娜娜在桌旁假裝看書,一邊翻書一邊自己和自己說話。
這樣的遊戲,絕不是簡單的娛樂,孩子們在玩這些遊戲的過程中,不僅能提高自我控制和預先計劃的能力,學習自我調節的技能,還能促進大腦的發育,使大腦變得更加複雜。
心理學家派拉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和同事觀察處於兩種不同條件下的大鼠。
一種條件下,年輕的“目標大鼠”與其他三隻年輕雌性大鼠被置於一處,並給它們機會參與和大鼠遊戲。
在另一種條件下,年輕的“目標大鼠”也與三隻成年雌性大鼠被置於一處,成年大鼠會撫摸年輕的大鼠,也會幫它們做清潔,年輕的大鼠還能夠從成年大鼠處獲得社會經驗,但他們沒有參與遊戲的機會。
當派拉檢查這些大鼠的大腦時,他發現:被剝奪遊戲能力的大鼠額葉皮層發育不良。
儘管從大鼠的遊戲到學步幼兒的遊戲,這中間有一個大的飛躍,但這一研究結果的確顯示出遊戲在促進大腦和認知發展方面的重要性。
遊戲可能是刺激學齡前兒童智力發育的引攀之一。
如何從玩遊戲的方式,觀察孩子的社會性發展?孩子是自己玩自己的,絲毫不管別人,還是會觀察其他的孩子玩什麼呢?
如果兩個2歲轉左右的孩子,都坐在同一張桌子前,玩自己帶來的積木,你覺得他們會一起玩嗎?
孩子看到別人在玩遊戲,好像很感興趣,可是自己又不參加,只站在旁邊看,這是怎麼回事?
根據遊戲的社會化程度的不同,心理學家帕頓(Parten)把遊戲分了6個種類:
1、無所用心的行為。孩子不是在做遊戲,而是在注視碰巧引起他注意的同伴的活動。如果沒有發生令人興奮的事情,他就自己玩起來,或者東張西望地轉轉。
2、單獨一個人的活動。孩子只是獨自一個人專心玩自己的玩具,根本不注意別人在幹什麼。
3、旁觀者行為。孩子觀看其他孩子的遊戲,有時還與正在遊戲的孩子談話、出主意、提問題,但是自己並不參加遊戲。
4、平行遊戲。孩子在別的正在玩遊戲的孩子旁邊玩,互不影響、互不干預,只是自己玩自己的。
5、聯合遊戲,兒童在一起玩同樣的或類似的遊戲,但每個人按照自己的願望玩,沒有明確的分工和組織。
6、合作性遊戲。組織起來,為了達到某種目標而進行遊戲,遊戲是有組織、有有分工的。
大家可以看到,前三種遊戲,基本上都缺乏社會參與,後三種遊戲的社會參與程度是依次增加的。
每個孩子,幾乎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才逐漸從給一個人的獨自遊戲,慢慢發展到社會程度較高的合作性遊戲。
通常來說,2歲左右的孩子主要玩單獨遊戲和平行遊戲。4歲以上的孩子才會玩聯合遊戲、合作遊戲。
但如果孩子的社交經歷比較豐富,比如上過幼兒園,那麼他很可能比社交經歷少的孩子,更早地進行社交程度高的聯合遊戲或合作遊戲。
當然,即便孩子已經會玩合作遊戲了,獨自遊戲和旁觀遊戲也還是會存在孩子的生活中。畢竟,有的時候,孩子就是想自己玩。這並沒有什麼不好。
而且,當孩子作為一個新夥伴,想要加入一個群體的時候,採取“旁觀者遊戲”,還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這非常有助於孩子找到一個好機會,主動加入到遊戲中。
基於這些研究成果,那麼,現在問題來了:
如果爸爸媽媽想帶學齡前的寶寶去考察一家教育機構,其中一家有很多教育類的玩具,聲稱能教寶寶很多知識,比如英語、數學、識字……
而另一家,看上去好像啥知識都不教,但老師會帶著孩子玩各種各樣的遊戲。
你更傾向於哪一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