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君如,在我通關第二章的時候,其實為這個角色感到悲傷,因為從第二章那僅有的幾個選項中,勾勒出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富家小姐形象,在和平年代她或許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在那個吃人的時代下只能隨波逐流,在最後關頭也還想著求敵人放自己父母一條生路,最後死在了自己最愛的學長槍下。本來她的故事應該就到此結束了,不過在我通關了那個該死的美麗新世界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在方敏被祕密處決以後,肖途坐在車上,突然回想起了那些對他很重要卻死在他手上的角色,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印象。此時其他人或是失望、或是憤怒、或是嘲笑、或是鄙視、或是哀怨,唯有顧君如是喜笑顏開的。當時候看到那個畫面給我衝擊很大,當時肖途已經成為“鄭途”,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政途”,為什麼只有她還在笑?我後來想明白了她笑的原因是因為她最愛的學長成為了跟她一樣的人,只想守護自己的人。 為什麼這樣說?從第二章的劇情來說,顧君如是天真單純的,但就僅此而已嗎?在她提到自己被父母安排進特高科,被昔日的同學、朋友所疏遠,看到學長就說明自己沒錯,這可以看出她其實是一個沒有太多自己主見的人,加入特高科只是為了父母,因為這樣可以守護自己跟父母,她也知道她父母就是錯的,但她並沒有反對父母,因為這樣她們一家才能活命,甚至我認為當初她參加抗日救國活動也只是因為肖途參加了。。。而且跪地求肖途放過吳長官那段劇情中,面對敵人肖途,看似她所想的只是要保全自己的父母,沒有保全自己想法。但不要忘記了如果在她說要自己結束生命,讓你把槍交給她的時候,她會反過來將你射殺,這樣能說她沒有活下去的想法嗎? 所以我認為顧君如是個天真單純的人,但她也是個自私的人,只是想要守護自己以及那些自己珍視的人,例如父母,跟曉曼有本質的區別,不是可以團結的物件。
顧君如,在我通關第二章的時候,其實為這個角色感到悲傷,因為從第二章那僅有的幾個選項中,勾勒出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富家小姐形象,在和平年代她或許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在那個吃人的時代下只能隨波逐流,在最後關頭也還想著求敵人放自己父母一條生路,最後死在了自己最愛的學長槍下。本來她的故事應該就到此結束了,不過在我通關了那個該死的美麗新世界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在方敏被祕密處決以後,肖途坐在車上,突然回想起了那些對他很重要卻死在他手上的角色,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印象。此時其他人或是失望、或是憤怒、或是嘲笑、或是鄙視、或是哀怨,唯有顧君如是喜笑顏開的。當時候看到那個畫面給我衝擊很大,當時肖途已經成為“鄭途”,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政途”,為什麼只有她還在笑?我後來想明白了她笑的原因是因為她最愛的學長成為了跟她一樣的人,只想守護自己的人。 為什麼這樣說?從第二章的劇情來說,顧君如是天真單純的,但就僅此而已嗎?在她提到自己被父母安排進特高科,被昔日的同學、朋友所疏遠,看到學長就說明自己沒錯,這可以看出她其實是一個沒有太多自己主見的人,加入特高科只是為了父母,因為這樣可以守護自己跟父母,她也知道她父母就是錯的,但她並沒有反對父母,因為這樣她們一家才能活命,甚至我認為當初她參加抗日救國活動也只是因為肖途參加了。。。而且跪地求肖途放過吳長官那段劇情中,面對敵人肖途,看似她所想的只是要保全自己的父母,沒有保全自己想法。但不要忘記了如果在她說要自己結束生命,讓你把槍交給她的時候,她會反過來將你射殺,這樣能說她沒有活下去的想法嗎? 所以我認為顧君如是個天真單純的人,但她也是個自私的人,只是想要守護自己以及那些自己珍視的人,例如父母,跟曉曼有本質的區別,不是可以團結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