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善良之子86

    司馬懿有用,所以暫時不殺。楊修相對說,用處不大。其實危險的是司馬懿,隨時面臨被殺,楊修反而安全,他完全自找的

  • 2 # 南朝居士

    實際上呢?司馬懿發動政變是249年的事了,而曹操去世是220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魏太子曹丕。後司馬懿轉任軍司馬,才秩比千石(低於九卿、郡守、刺史、州牧這些,高於縣令),

    到了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司馬懿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這個品秩也是千石,但是算丞相府高階官員了。

    曹操在世的時候,司馬懿屬於丞相府管理文書一類的小官,根本入不了曹操法眼,只是曹操為了拉攏司馬家族才徵辟他做官的,

    而楊修呢?他是門閥士族出身,弘農楊氏,太尉楊彪之一,它的死並不是什麼雞肋、撤軍之事,那是三國演義的說法,它的死是楊彪與曹操的恩怨,加上楊修跟曹植的親近,想曹植上位,捲入了曹操的家事,所以才被殺,

    曹操愛才這個沒什麼,但不是所有人都愛啊,有才不為你所用,也必須除掉吧?劉備就說過,“芳蘭生門,不得不鋤”,能用則用,不能用則殺,不要覺得曹操冷血,任何大人物都這樣,即使是周公、姜子牙、劉備、李世民這些人都一樣,你當了領導也會這樣,有沒有能力不是問題,態度才是問題,你有才歸有才,不能為我所用,只能廢了你,你有才能比李白有才?不聽話照樣廢了你。

  • 3 # 摩崖說電影

    相傳楊修高調鋒芒畢露,這樣的行為背後還有祖上的勢力支撐,貌似這股實力與曹操還不對路,所以在當時的大背景下楊修的死應該不奇怪,所謂飛鳥今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更何況楊修很可能對曹操來說不屬於良弓走狗。

    據說司馬懿低調為人,舉全族之力精心謀劃,避開曹操,輔佐曹丕,而後圖霸業,將孔子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運用的玲離盡致,二人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一個用了顯,一個用了藏分別處世,後者顯然是對了。

  • 4 # 酒與故事都在這

    謝謝邀請,在我看來楊修與司馬懿行事風格不同,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楊修是怎麼死的,他是一點點累積起來的,太過於刷存在,來彰顯自己的聰明,他是被他的聰明害死了,正好由於雞肋的原因,曹操終於有了藉口其影響軍心而把楊修殺了。反觀司馬懿,處處低調小心,從來不張揚,而曹操很放心,因為有自己在,司馬懿並出不了什麼事,奈何司馬懿活的太長了,終有一天謀逆了。個人觀點,如有不恰當的地方,望批評指正!

  • 5 # 陽光山上

    “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段話應該是楊修的取死之道的精準描述。

    楊修數犯曹操之忌,三國演義中都有精彩描述,最該死的有三條:

    1、明目張膽參與立儲之爭。一直力挺曹植。曹操問賈詡,賈詡處理就很智慧:思劉景升故事耳。曹操決心立曹丕之後,清理敵對勢力自在情理之中。

    2、利用小聰明數次欺瞞曹操。

    3、雞肋事件。軍機大事,貴在於密。犯時之忌,罪不在大。曹操此時殺他,已經是頗有胸懷了

    從司馬懿接受孔明女人衣衫,扮豬吃虎扳倒曹爽,就知其隱忍深謀功力當世一流,絕對不會到處顯擺智商,犯人忌諱,而應保持一副,在魏國,人畜無害純綠色無汙染的、安邦濟世的仁慈的面孔,這對仲達來說不是難事,當然是在曹操在世時。

  • 6 # 江湖夜雨不關情

    曹操殺楊修而不殺司馬懿,原因如下:一是楊修參與曹家立儲之爭,支援曹植而犯大忌,曹操後立曹丕為太子,楊修焉能有好果子吃;二是楊修多次賣弄聰明、愚弄曹操,如雞肋事件,曹操此時殺他算燒高香了,試想如此之人有幾個領導能夠容忍;三是楊修的政治觀念、身份地位不符合曹操的政治要求。不殺司馬懿因為一是司馬懿本就不想在曹操手下做事,是曹操看中他的扌能逼他出來做官;二是司馬懿很早就表示支援曹操,且支援曹丕為太子,當然深得曹操信任;三是司馬懿為政期間,常謀國事、也給曹操出了許多奇謀,曹操頗為欣賞;四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司馬懿為人低調、藏鋒芒而不露,從他對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事件就能看出來;五是曹操死時,司馬懿地位並不很高,對曹魏政權構不成威脅;曹丕繼位後,司馬懿地位扌一高再高;六是司馬懿父親司馬防曾薦舉曹操為官。不看僧面看佛面。曹操也要照顧司馬懿;七是天意使然,曹丕、曹睿為政能力強、司馬懿深為忌憚、不敢謀反,以後的小皇帝根本不是人家的菜。八是曹丕、曹睿識人不準,終釀慘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食用菌種植時間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