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情人班長髮明743

    謝謝邀請:戒菸的症狀因人而異,這個和孕婦懷孕一樣感覺各有不同,主要是看你的意志力,戒菸有一定的生理反映實屬正常,正可證明吸菸對健康危害不是一般的,戒菸生理作出反映有時會吃飯無味,混身無力,懶得想動,意志力弱點的人會繼續復抽,有時戒菸幾次都不成,堅持就能成功。

  • 2 # 小師妹撩劇

    老煙槍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就這麼不抽菸了,身體會出現什麼反應?首先,小編要給菸民們吃定心丸:不管煙齡有多久,只要開始戒菸,身體都會往好的方面發展。不過,想要“重新做人”,菸民確實要熬過一些戒斷症狀,如果你還不知道,就接著往下看吧。

    戒菸後出現的戒斷症狀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人員曾經用核磁共振掃描記錄了戒菸者剛開始12小時的大腦變化,結果發現,戒菸12小時後,吸菸者大腦的血氧量會大幅度下降,降幅超過17%。

    同時,吸菸者在戒菸早期會出現混沌失憶感,這可能也是許多人戒菸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接下來,生理系統可能會展現出最經典的幾種戒斷症狀:

    消化系統可能會有噁心、消化不良、燒心和腹瀉,在戒菸初期,這些症狀會逐漸加重;

    呼吸系統會出現鼻塞、咳嗽、痰多、聲音略顯嘶啞;

    迴圈系統方面,患者會覺得頭暈、身體僵硬,手指腳趾發麻;還有可能失眠,人也會變得煩躁不安,容易發怒。

    其實這些反應都是身體在修復尼古丁造成的損害,可能會持續3~4周。

    戒菸後身體的正面變化

    看了上面的介紹,想戒菸的人是不是有點卻步?其實戒菸後身體還有這些變化:

    戒菸20分鐘:血壓降至正常水平;

    戒菸8小時: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水平降低一半;

    戒菸48小時:心臟病突發機率已大大下降,身體殘留的尼古丁基本消失,嗅覺和味覺逐漸恢復;

    戒菸2周:迴圈血量回升,並會在接下來10周內繼續回升;

    戒菸3到9個月:肺功能改善10%,咳嗽、喘息等問題逐漸消失;

    戒菸1年:突發心臟病風險降低一半;

    戒菸5年:中風風險已經和常人無異;

    戒菸10年:肺癌風險和常人無異;

    戒菸15年:心臟病風險和常人無異。

    如何防止復吸?

    1、避免吸菸誘惑

    把吸菸用具都收起來,告訴家人朋友自己正在戒菸,爭取他們的配合。

    戒菸者要少去可能勾起煙癮的場所,避免偶吸、復吸。

    2、做好充分準備

    對渴望吸菸、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抑鬱、頭痛、失眠等常見戒斷症狀,心裡要先有譜,並準備方法應對。

    必要時可向戒菸門診醫生求助,在其指導下使用輔助戒菸藥物。

    3、控制吸菸慾望

    在煙癮上頭時,可以做一些事來分散注意力,比如做運動、深呼吸、嚼無糖口香糖、聊天、喝水等。

    4、調整飲食結構

    戒菸後,人更能品嚐出食物的味道,食慾會上升,胃腸道消化功能也比吸菸時要好。因此,戒菸後長胖是正常的,也是能夠自我控制的。

    解決辦法除了做運動外,就是調整飲食結構,吃清淡些,多吃水果蔬菜,不喝濃茶咖啡,少喝酒。

    5、正確認識復吸

    在戒菸時重新吸菸是普遍現象,關鍵是要從中吸取教訓,總結原因,想想決定戒菸以來自己收穫的好處,制定新的戒菸計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玩的越野車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