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
2 # 雲裡霧裡32622
更年期是女性45到55歲之間的年齡段,時間的遲早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沒有什麼感覺就過去了,有的人這個過程要好幾年。比如,一陣陣潮熱盜汗,煩躁。我有個鄰居,47歲,大冬天的熱的不行,吹風扇,有一次吹風扇睡著了,結果成了面癱。
我姐姐從46歲到現在52歲了,一陣陣發熱,冬天都蓋的夏涼被,腳熱的蓋不住被子,時間長了,腳凍成了風溼病。吃了很多中草藥,中成藥治療,效果也不是很好。
當然,有的人除了月經慢慢沒有了,其他沒啥感覺,這樣就是比較好的了。
-
3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你有過“更年期”的經歷嗎?更年期都有什麼反應和症狀?
即使朋友又問,就不說搬運不搬運了,簡單的重複幾句吧!
更年期是性腺功能逐漸衰退至最後完全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也是人生必經的一個生理階段。更年期的發生有長有短,有早有晚,症狀表現因人而異,有輕有重,有的幾乎沒有症狀,有的人往常月經正常,說沒有就沒有了。多數更年期發生在45~55歲之間。
主要症狀表現:
精神狀態不穩定、易激動、血壓不穩定、陣發性潮熱,並伴潮紅、出汗、畏寒、頭疼、眩暈、煩躁、胸悶、精神緊張、或抑鬱、失眠、等等。
男性也有更年期。男性由於睪丸功能減退出現遲,更年期來的晚,大約發生在與婦女更年期相仿的年齡,也就是50歲以後。主要症狀表現是精力減退和性慾低下,少數也可伴發一些和婦女更年期相同的血管舒張性不穩定及精神狀態改變,但一般症狀較輕。
更年期是不可避免的生理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不可逆轉的。千萬不要因此而憂慮、恐慌和猜疑,夫妻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體貼,正確面對,要知道出現一些症狀都是暫時的,要端正心態,穩定情緒,注意勞逸結合和運動鍛鍊,因男女生理特點有所不同,在夫妻生活中,男人要體貼妻子,關懷妻子,更應適當剋制自己,以求夫妻生活及家庭生活的和睦!
更年期的一些症狀,一般不需要就醫和吃藥。如果,更年期症狀強烈,或月經過多持續不淨時,應及時就醫治療調理,切忌自行用性激素製劑,以免引發不良後果。
-
4 # 炎黃中醫藥研究院631
隨著年紀的增長,尤其是女性,體內的雌激素不斷缺失,就會有一系列的不適症狀如:失眠、盜汗、潮熱等。
外在可能表現為抑鬱或者暴躁,所以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更年期”是一個很貶義的詞彙。
親人朋友處在更年期階段的話可能會對你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作為家人或者朋友一定要耐心的傾聽他的煩惱,對他多一些包容,讓他感受自己被重視。這樣對更年期的調節是有幫助的。
如果是自己處於更年期階段的話要注意飲食方面及生活起居方面的調理,遠離辛辣油膩的食物,堅持食用一些對更年期有益的食物如:傾城蜜,奶製品,豆製品等。多運動,放鬆心情。
回覆列表
你有過“更年期”的經歷嗎?更年期都有什麼反應與症狀。這裡要說的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讓人煩躁的“更年期”,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對於女性來說更年期通常是在45-55歲之間,而男性定更年期通常是在55歲以後,而在更年期出現的症狀基本上都是發熱盜汗/易怒/焦慮/失眠等等問題,女性還會伴隨近一年的經期不正常。
不過有一些人在更年期這個階段卻可以平穩的渡過,這一類人,通常身體沒有什麼基礎性的疾病,並且本身個性比較樂觀,尤其是有一個良好的運動以及飲食習慣,我們都知道更年期其實主要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激素水平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更年期的發生主要是激素激素水平的下降導致的,而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而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控制激素的水平,在更年期的階段,幫助調整下降的激素,使更年期症狀不明顯,平穩度過。這種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需要越早養成越好。
而對於很多平時沒有運動習慣,飲食也有很多不良的習慣,臨近更年期或者進入更年期還能不能調整,答案當然是可以,及時的調整,是可以幫助緩解更年期期間的症狀的,如飲食每天增加一些豆製品,豆製品中的大豆異黃酮在人體激素水平下降時,可以起到調節的作用。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最好是循序漸進,先從快走慢小時過度到慢跑半小時,也能很好懂緩解更年期症狀,最重要的是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和平穩的情緒,這對於更好的應對更年期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