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董嗣520

    會回去的。因為父母回不去家裡只有爺爺奶奶他們年紀大了不回去沒人幹活了,前幾年身體還可以的現在是一天不如一了。一定會回去的。

  • 2 # 老玩童三農在新疆

    可惜呀,小時在老家收麥子那叫,彎腰都是疼啊。老年人是這樣說的小小年紀有腰嗎。那時收割用的鐮刀。如今現在生活在新疆,老家也沒有地了多年沒有回去過了。

  • 3 # 命運不堪浮華

    老家陝西的每人幾分地。全家五口人總共不到四畝地。現在不像以前都是機械化作業。從開始收割到結束也就最多一兩天時間。基本上和我同齡80後都基本在外。都想回去。不過在路上耽誤的花費的還不如給家裡給點錢。全程機械化收割。總比來來回回路上折騰好點。個人意見。

  • 4 # 我是大臉姐

    現在好多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一般農忙的時候也很少回去。現在大都是機械化收割了也很省事,來回跑來跑去路費也不便宜有那些錢還不如寄回家找幾個人幹還划算些

  • 5 # 長安一樂

    作為老陝的話肯定會回去的。這不是,這不僅是一份擔當,也是一份思念。還是一份責任。以前回家人肯定會很多。現在肯定會少了。主要現在都是機械化收割機收,然後到地,然後用車拉回家。很快。很少用到人。

  • 6 # 媳婦很賢惠很nice

    雖說父親母親兒女雙全,畢竟我們的父輩都是在舊社會吃過苦的人,他們懂得那個年代賺錢不易,積蓄都是靠工資一點點積攢下來的,在看看現在的社會,年輕人熱了開空調,冷了開暖氣,所以我們的父輩不會像年輕人一樣去這樣享受生活,以後也不會。

    5月份從工資崗位請假一個禮拜,回家看望父母,到家第一件事就去了自家的地,看看小麥的收成情況,黃燦燦的小麥,在我們年輕人眼裡可能只是一種糧食作物,一種可以蒸饅頭的食材,但是在父輩眼裡那是一年的收成,那是經過除草,澆水,打藥,施肥,一點一點精心培養而生長出來的血汗。如果遭遇到極端天氣還會減產,父輩生存不易,我們最為子女的要去體諒,去理解。所以我們作為子女的一定要抽空常回家看看,看看父親母親的背影,辛苦他們的操勞,在家多幹農活。

    最後附加一句:常回家看看,可能再過幾年家鄉的田地都沒有了,隨著國家城鎮化建設,要佔用農村一部分土地,家裡的地可能會被建築建設佔用,所以在還有地的情況下,多珍惜這片田地。

    農村是美好的,我愛這片田地。

  • 7 # 家鄉的遊客

    現在收麥雖不用人工,但是晾曬還需人力 ,家裡父母年齡大了回去幫一下。 還有幾天就收小麥了,準備收麥前回去,

  • 8 # 憶村小張

    我在家裡,我們家的地都不種了,給俺大娘種了,每年也不見俺哥他們回來。

    前幾天我問俺大娘怎麼不叫俺哥他們回來幫忙收小麥,她說一畝地兩季收成去掉成本在800元左右。大娘說你算算,俺哥在深圳工作,來回路費,在加上請假幾天的工資,回來在發發錢,算下來划算。我是91年的,我就在想要是我們父母老了幹不動了我們還會種地嗎,一畝地收成好的情況下,去掉成本也就在800-1000元吧。我們回去的路費和請假的工資都趕上收成了,不要給我說有地不種是浪費,但是現在社會的壓力那麼打都是想這賺錢。多少年前收購小麥就在1元左右,現在所有物價都上漲多少了,小麥收購還是在1元左右。永遠吃虧的都在費力苦幹的農民,要是我,我會建議我父母不要種地了,不賺錢,俺岳母前幾天剛住院,就是中午去幹活,高血壓導致的輕微腦梗,還好不是太嚴重。住院幾天花了4000多還沒有出院,說實在的要種多少地才可以賺4000多元。

  • 9 # 邯鄲大寶

    我說這話可能得罪人

    也可能有人會噴我,

    咱們接下來算一筆賬,

    一個農民工在工地上幹活,一天工資咱們往少了說150/天

    如果他請假5天回去收麥子那就是750元

    再加上路上的開銷路費來回得200吧,這就小1000塊錢

    小麥價格按1元一斤 1000元就是1000斤,也就是說你回去這一趟讓家裡損失了1000斤麥子,有這個功夫你不如安心上班, 麥子好收不需要太多人,一切都是機械化,聯合收割機收完麥子直接放到拖拉機上直接送到糧站就賣了,所以你回去沒有太大作用,不要意氣用事

  • 10 # 蚌埠石榴姐

    但是我的親朋好友們大部分都遠離家鄉在外發展。麥收在我們這一代人心裡還是特別重要的,收麥子是一年中的大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思想一直影響著我們。所以麥收季節,在外拼搏的親朋好友絕大多數都還是要趕回來的。

    我現在在家鄉工作之餘,種植家鄉的特產――石榴!享受種植石榴的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從事遊戲主播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