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次元科技
-
2 # 侃侃SEM
使用者增長是個系統工程,理想的狀態下,希望有完善的資料平臺、標籤體系等。但同時,使用者增長也是跟時間賽跑,即使我們什麼都還沒有,也需要儘快開始,一點一滴積累正向經驗。
1、增長目標:
增長目標需要提前進行確定,背景是什麼,為什麼要提升指標,如透過哪些策略,提升哪些點 ,如:DAU MAU等乖
2、增長渠道:
選定增長渠道,短影片、內容平臺、廣告投放平臺等等。找到具體的切入點,策略需求切入哪個點,可以考慮因果性和相關性來幫忙。
3、資料量化:
量化策略的效果:施加策略或不施加策略,釋出或者不釋出功能,究竟提升了多少,短期看是多少,長期看是多少,準確嗎,放量後會怎麼樣。
1、如果企業不在增長,那麼就在衰亡
我已經不只一次在我的文章裡面提到,不管你是做使用者運營、還是做產品經理、亦或是程式設計師,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產品有人使用 ,這個“使用”就是希望可以大規模地獲取使用者。但我們所說的使用者增長其實不僅僅是這些單項指標的增長,而是更關注長期的使用者增長、留存乃至產品所產生的價值。
所以說,如果一個企業不在增長,那麼她離死亡已經不遠了,企業需要不斷地獲取新的使用者。即使在這個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消失的時代,也不能阻止BAT們繼續增長,他們將使用者增長點放在海外,通過出海的方式去獲得更多的新使用者。因為BAT們也深知“If you are not growing,then you are dying!”。
2、我是如何尋找使用者增長點的?
*我在這半年做了什麼?
我關注小程式可以追溯到2017年的時候,也就是小程式一開始上線的時候。2017是小程式元年,在這一年裡,小程式峰迴路轉,從萬眾期待到被視為雞肋,再到柳暗花明,小遊戲“跳一跳”的出現更是讓小程式成為全民焦點。
而我也是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的到來。
直到今年的5月份,才加入到一家小程式公司,負責一款遊戲社交產品【開黑玩】的使用者增長,一頭扎進了小程式藍海中,去關注產品運營,關注如何獲取使用者。在這半年裡,我們把使用者從0到200萬,我跟團隊也是一直在摸索一條更加適合小程式的增長路徑。因為我覺得做小程式增長,或者說做使用者增長,其實是沒有最適合的方式去獲得使用者,而有更適合,因為我們在做增長的適合,其實需要去關注成本問題,成本會因為增長方式的不一樣,而產生天壤之別。所以這半年裡,我開始構建自己的增長團隊,探索一條更適合本身產品的使用者增長路徑。
*我是如何打破邊界去做使用者增長
還有一個做法也是現在很多運營人常用的方式。既然我們知道了使用者很多都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既然朋友圈人數是固定,那我們就來建立微信群,微信群想建立多少急建立多少。所以很多公司的運營推廣者就會把苗頭對準如何裂變出成千上萬的微信群。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你的成千上萬的微信群了,就可以把你家的小程式丟到這些群裡,使用者點開來那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殊不知微信群的運營難度之大其實是超過很多了個人或者企業的想象。所以很多企業也會用錢來買微信群,現在很多廣告營銷公司也會有這些服務,一個群多少錢,我手上有10萬個群,覆蓋人群可以達到千萬級別。而當你買了這些社群之後,你一置千金要投放1萬個群,投完後你一看後臺資料,新增資料不超過三位數的時候,你就知道被騙了,其實也不是被騙了,這些廣告公司確實也幫你投了1萬個群,但是這1萬個群早已是殭屍群。
當時有想到過短影片,但是基於認知層面上考慮,一個使用者是很難從看完短影片去搜索你的產品並且使用你。因為他要經過看影片——退出短影片——開啟微信——點選搜尋——輸入產品名字——使用它。這一增長路徑其實相對於微信生態圈的任何一個渠道來說都是非常長的增長路徑。使用者不可能會有這樣的使用操作,即使有,也是很小的一部分。對於短影片這一增長渠道來說,還是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是成本問題,因為不管你是投放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