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肥宅要殺菌
-
2 # 夢幻傳奇2019
給親人送禮,最難受的就是自己不是買大了禮品,不就是買小了禮品,親人還是斤斤計較的那一總人那才是最尷尬的。買大了說你,買小了又說你,最好就是和要送禮人人相涼好就最好的。
-
3 # 空心禾禾
過年給親戚送禮,遇到的尷尬是,送了不該送的。
我記得大一第一學期末,過年期間,恰逢小姨的生日。
送什麼禮物好呢?我在電話中對小姨說,“送您一個微笑!”小姨說,“好滴呀!禮輕情意重!”
不過,玩笑歸玩笑,我還是買了一盒口服液。小姨更年期了,送調理口服液,合適。
口服液是主打禮物,我的微笑是“附贈禮物”。雙手奉上口服液的同時,我要微微一笑。
這微笑不難,只要心裡想笑,臉上不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了嘛!
來到小姨家,我看到她身材發福了,她說她血糖有點兒高。
我看了看手裡拎著的口服液,是含糖的。我尷尬了,決定退換。
早知這樣,該買紀念品。紀念品看得見、摸得著,還能較長時間儲存,小姨把它放在房間裡,睹物思我!
-
4 # 清韻漫彈
過年給親戚送禮遇到尷尬的事,想想還真的有那麼一次,真的挺尷尬的。
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那年母親忽然想起一個在省會城市工作的老親戚她的表姊妹,說多年不見了想去看看。我想勸母親還是不要去了吧,人家是大城市人了,那會稀罕我們啊。可母親說,那會呢,我們不光是親戚,而且還是從小一塊長大的,只是你這個表姨命好當時招工去了棉紡廠,要不是我也去了,都怪你姥爺不讓我去,說女孩子在家待著吧,咋能往外跑?唉,老事不說了。我們趁年裡去看看你表姨吧,以後我年齡大了就跑不動了。我不想弗我母親之意,說那就陪你去一趟吧。
我們帶的禮品是當時流行的健力寶,買了一提;有家裡自己種的花生,剝好的花生米滿滿裝了一大袋,還有自家磨的玉米糝等土特產。
我和母親帶著一嘟嚕東西一大早搭乘票車再轉城市裡的公交車,好不容易來到了表姨家。表姨和表姨父對我們倒是挺熱情的,說來了就來了還拿什麼東西,一路多辛苦啊。表姨家的兒女對我們的遠道而來不冷不淡,打過招呼就避而不見了。
母親和表姨由於多年不見,拉起了家常話自不用提。表姨父和表妹在廚房做飯,忽然聽見表妹一聲驚呼:“啊呀,蟲子,花生米里有蟲子!”只聽表姨父小聲說:“別叫,讓你姨聽見了不好。”又聽表妹嘀咕著:“真是,拿東西也不拿點好的,生蟲的花生米都能帶來。”母親跟表姨說話可能沒聽見表妹的話語,我在一旁聽得清清楚楚。那天午飯吃得很是不自在,吃完飯我就以要趕車為由拉著母親趕緊離開了表姨家。
你說這個親戚走的尷尬不尷尬?
回覆列表
我們那裡流行這樣的習俗,每年過年從初一開始就會提著禮物去走親戚串門,直到正月15方才結束。
送禮只是代表心意,主要目的還是團聚一下聯絡聯絡感情,畢竟大家平時都很忙,趁著過年串串門,不至於感情變生疏。
以前走親戚串門都跟歌詞裡唱的一樣: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都是家裡的土特產。
現在的檔次也在逐年提高,有送洋酒的,有送保健品的,有送野味的,還有送橄欖油的五花八門品種多樣!漸漸的就形成了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所以難免就會鬧出很多尷尬的事情!
案例一、門不當戶不對型:
有網友吐槽,自己提著價值1000多元的紅酒去串門,結果人家過來的時候就買了兩瓶幾十塊錢的白酒回禮。瞬間感覺沒朋友了!
案例二、物歸原主型:
有網友去大表哥家串門送了兩瓶瀘州老窖,結果大表回禮的時候又原封不動的還過來了。(難道這酒是撿來的,大表哥要物歸原主?)
案例三、只進不出型:
更有甚者,有位網友去舅舅家拜年送去了他最愛的五糧液,回去之後等了一年舅舅都沒來串過門......難道是酒裡有毒把舅舅藥死了!
俗話說:走親戚走親戚,只有越走才會越親。本是出於禮貌略表心意的送禮,卻變成了親人相聚的羈絆。什麼時候“今年過節不收禮”才能變成普遍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