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田裕民

    中歐班列的主要特點是快速,門到門集裝箱運輸,但運輸成本相對髙,特別適合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如電子產品,模具,髙擋紡織品服裝,需要短時間上市或物流週轉快,或因合同原因,晚到違約需要快速運輸的各類非危產品。

  • 2 # 國際鐵路貨運資訊

    中歐班列的第一批客戶是膝上型電腦。十幾年前,重慶政府想吸引一些技術含量高的加工貿易型產業,以進行產業轉型,當時就瞄準了膝上型電腦巨頭惠普,希望惠普能把工廠設在重慶。但是膝上型電腦一直以來都走的是傳統海運,把工廠開到一個離港口這麼遠的中西部內陸城市,顯然是南轅北轍。當時的領導就把目標轉向了鐵路。跨歐亞大陸橋其實在上個世紀就建好了,但一直沒有用起來。這條鐵路貨運走廊從阿拉山口出境,途徑哈薩克、俄羅斯,從波蘭入境歐洲。後來這個想法得到了海關署和鐵道部的支援,第一列中歐班列就滿載著膝上型電腦啟程啦(但注意,當時並沒有中歐班列這個名字,直到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開行成體系了才有了統一的名號)。

    後來像戴爾、富士康、宏基這些大公司也入駐了重慶,所以說中歐班列開行之初主要的貨物是膝上型電腦及其零配件,在重慶班列開行前三年,這些貨品一度佔了總貨源的90%以上。一直到現在,這些電子配件依然是中歐班列的常客,同時它們也是中歐班列理想化的運輸貨品,因為它們附加值高,走鐵路又比海路要快近一個月,公司的現金流就更加靈活。

    還有就是汽車及其零配件,尤其是整車運輸,是中歐班列回程貨源的重頭戲,很多城市都開行了汽車專列。中歐班列在歐洲的首要目的地是德國,而德國又是汽車大國,像大眾、寶馬、戴姆勒這些德產汽車品牌都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以保時捷為例,在運往中國西南部的運動型汽車中,有11%搭載中歐班列。以往汽車整車是用滾裝船運的,後來開創性地採用了集裝箱運輸,鐵路也就延用了海運的這一創新技術,一般一個集裝箱可以裝2-4輛車。為了提高效率,中歐班列又借鑑了海外的運輸經驗,引進了鐵路商品車專用車的新模式(見下圖—)。

    但由於發展還未成熟,中歐班列運的也不全是高附加值的產品,還有一個常客是木材,來自俄羅斯的木材居多。發展初期為了緩解回程的空載問題和分攤運費,回程班列多會從俄羅斯或歐洲國家(瑞典、匈牙利等)運輸低價木材回國。由於中歐、中俄間木材貿易的發展,以及鐵軌相連的地緣優勢,這一權宜之計逐漸發展成了一樁長期穩定的大買賣。中歐班列運輸木材的比例有多高呢?舉個例子吧,根據海關資料,2020年上半年中國一共從俄羅斯進口木材80762萬立方,其中45800萬立方由鐵路運輸,佔比56.7%。甘肅武威、成都、山東日照、重慶和長沙這些城市都開行了木材專列,成都還有專門的木材物流中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00-2000元的手機哪一款拍照好,系統流暢,記憶體大!最好256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