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葦說定製化運營

    在《水滸傳》梁山好漢的排名中,公孫勝位居第四,屬於核心領導層人物。從小學習槍棒,上山前在紫虛觀和羅真人學道,仙骨飄然,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人稱入雲龍。

    公孫勝與晁蓋、吳用等人一起智取生辰綱,後為避難躲入梁山。上山後,公孫勝屢出奇謀,化絕境而逢生。從晁蓋一步一步被架空,到晁蓋死去,吳用早就倒向了宋江,道不同不相為謀,公孫勝被他倆孤立在外了。

    在宋江實施招安的時候,宋江早已不是剛上梁山的宋江了,已經徹底變了。招安被宋江披上華麗的外衣,冠冕堂皇地說是為了兄弟們的前途,其實在招安裡宋江夾雜了自己的私心,想要制止宋江招安已經很難,真正的明白人也沒幾個。

    最糟的是,此時的他已經掌握了梁山的生死大權,所以有的好漢,就開始慢慢疏遠宋江,甚至藉故離梁山而去。公孫勝就是第一個離開梁山的人,前後一共離開過兩次。

    第一次離開特意找了個藉口,探母參師

    公孫勝是晁蓋死後第一個與宋江明爭暗鬥的好漢。公孫勝雖是梁山的奠基人之一,坐第四把交椅,但還是鬥不過宋江。公孫勝當時上梁山的初衷只是為了除暴安良,沒有想去朝廷做官的念頭,可如今為了招安爭鬥不休。公孫勝自然要找出路,後來他找了一個藉口,回家探母參師,悄悄地離開梁山返回家鄉。

    而公孫勝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雖與宋江道不相同,不相為謀離開了梁山,但一聽說梁山有難,為了一百單八將的兄弟情義,他急忙再次出山,幫助宋江攻破高唐州,並留在了梁山一段時間幫助宋江南征北戰。

    第二次離開是直接離去,不再需要任何理由掩蓋

    等到平定淮西的王慶之後,征討方臘之前,公孫勝毅然決然地選擇離去,成為第一個離開宋江的人,原因有四點:

    第一,公孫勝在梁山的地位已被架空,再留下來也確實尷尬;

    第二,徵遼成功,梁山集團威望達到頂峰,正處在鼎盛期,公孫勝此時隱退正是時機;

    第三,宋江的政治路線和公孫勝的革命理想相差太遠;

    第四,羅真人敏銳的意識到出征方臘困難重重,為不讓徒弟公孫勝冒險,故執意將其留在身邊。

    在宋江征討方臘時,方臘陣營也有幾個神棍級別的人物,在公孫勝眼裡壓根就不入流的小伎倆卻殺得梁山好漢大敗。宋江見此場景,不由得仰天長嘆:若是公孫老弟在此,我梁山眾兄弟何苦至此?

    公孫勝雖是執掌機密的軍師,卻一直與宋江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有吳用做對比,宋江自然不待見公孫勝。如此見首不見尾的入雲龍從此隱居在山林之中,每日以詩酒作伴。最後享年82歲,成為梁山好漢中最長命的人。

    公孫勝淡泊名利,正是因為他的性格,讓他選擇閒雲野鶴的生活。他無疑成為梁山好漢中最幸福的人物之一。

  • 2 # 上頭派掌門

    公孫勝出場時,稱自己“自幼鄉中好習槍棒,學成武藝多般,人但呼為公孫勝大郎。為因學得 一家道術,亦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江湖上都稱貧道做入雲龍”,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結果呢?去找晁蓋,劉唐這樣的人都想到了,並且還比他去得早。公孫勝還動手打了晁蓋的莊客,全無半點高人形象,然後又被吳用劈胸揪住,吃了個癟。七星聚義是吳用說的,純屬胡謅,我們能夠得出結論:智取生辰綱是吳用早就算定好的,即使沒有公孫勝,一樣能成功。公孫勝不過是搭了個順風車,名利兼收,還成了梁山的奠基人之一。

    宋江得了天書,把老父和兄弟都接上了梁山,打算安家立業。在第三日的筵席上,公孫勝突然提出要回鄉探師拜母,三五月後歸來。宋江建議接公孫勝的母親到梁山,公孫勝一口回絕了。打高唐州時,宋江束手無策,只得派了戴宗和李逵四處尋找公孫勝。羅真人特地傳授他五雷天罡正法,用以破敵,並告訴公孫勝“逢幽而止,遇汴而還”。破了高廉,後面又有芒碭山降魔,公孫勝儼然職業法師。受招安時,“惟有吳學究綸巾羽服,公孫勝鶴氅道袍,魯智深烈火僧衣,武行者香皂直裰”,這四個人裡,吳用的服裝可以看成名片,武松的服裝其實是煙霧彈。

    魯智深是真的僧,公孫勝是真的道,二人都在找尋自己的終極歸宿,也都得了尊師的偈言。魯智深頓悟後成佛了,公孫勝頓悟後及時抽身而去,志在“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應該是得道了。公孫勝選擇在徵方臘之前離開,主要原因當然是羅真人有言在先。如果小說沒有神道設教,沒有法術之類的東西,公孫勝這個人物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天機、義氣、人性、魔道,公孫勝四者都沾,降了魔,看透了人性,交代了義氣,嗅到了天機,他還有必要留下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歌手毛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