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寒江閣一道人
-
2 # 12346464979778469487
感謝邀請,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是對近代中國卻有著重要的思想促進作用,其中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明明有逃跑的機會,但是卻沒有逃跑,其中緣由正如其本人所說,外國的變法都是經過流血的,而大清朝的變法還沒有流過血,中國想要喚醒人民的思想認識,就必須要有人犧牲,有人流血。而譚嗣同就光榮的成為了這樣的人。這是需要無限的勇氣和決心的。我認為他的這種行為是非常偉大的,一個人只有對一個國家有了強烈的熱愛之情的情況下才會不顧一切的去為他犧牲和奉獻,所以我們應該慶幸和感激,慶幸我們國家有那麼多像他這樣的英雄,為了國家犧牲自己的生命。我們也該感謝,感謝他們為了國家的發展和強大而做出的努力。同時,我們也應該珍惜,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和大好河山。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前輩為我們創造出來的。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做個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有貢獻的人。推動歷史的進步和發展。讓中國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後輩人生活的更加幸福。以上就是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如有不同觀點,敬請各位指教。
-
3 # 史小曰
怎麼說呢,鄙人覺得這種行為是合理的。
誠然,康梁逃生,以後再發揮自身價值的行為是比較理智的行為。
但是,滿腔熱血地選擇流血犧牲,也的確能震撼人心。雖然當時北京菜市口的普通百姓們未必能夠因此醒悟,但是許多已經有一定思想開放的知識青年們,可能就從徘徊不定變得更為堅定了,不是嗎?個人以為,譚嗣同的選擇和陳天華的投海自盡一樣值得歌頌。
革命,要成功,單單有理智群體是不夠的,滿腔熱血與激情,在革命時期,興許更有意義!
-
4 # 歷史三日談
與康梁不同,譚嗣同是能逃而不逃,華人比較信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但多數華人迷惑的是這句話適用的背景,這句話只適用於那些能夠東山再起的英雄,至於梟雄,多少人巴不得他們死呢!
譚嗣同算英雄嗎?當然不算,在清廷來看,他是嚴重危害社會公共秩序的危險分子,按律當誅。
其實譚嗣同的行為更符合梟雄的特徵。不按常理出牌,按說螻蟻尚且偷生,況且人乎,擱一般人,知道自己要被抓被殺,第一反應肯定是想著如何保命,怎麼逃跑。
譚嗣同卻異於常人,天天跟別人吹牛說變法,結果變來變去除了把沒用的皇帝變得更沒用以外,竟然沒在歷史上掀起一點漣漪,說出去讓人笑話。
他是甘願赴死的第一人。
這一點與主謀康梁等人迥然天異,因為譚嗣同是最有可能逃跑的一個人,他不但心底純正,而且還是個武林高手。
與譚嗣同相比,康梁終究還是凡夫俗子,不能逃脫苟且偷生的罵名。
很多人有疑問譚嗣同的死究竟值不值當的問題,其實值不值當還得從譚嗣同本人說起。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因此對於人生的價值也有不同的見解。
譚嗣同認為死得其所,那麼就是值,畢竟,他做了一件無愧於己心的事情,按自己的內心選擇生死,是一件讓人敬佩的事。
但話說回來,這種生死選擇在關鍵時刻的確能否起到滌盪人心的作用,只是希望不讓讓這種選擇來的過於頻繁。
往往這種選擇出現的時候,就是一個民族危亡存續的時刻,實在太扎心!
回覆列表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可是偏偏有人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毅然決然地放棄了東山再起的機會。譚嗣同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請求袁世凱勤王,結果袁世凱告了密,把他們出賣了,政治改革進行不下去了。慈禧要把他們一網打盡。大部分都想跑,有的也確實跑了,可譚嗣同偏偏又做了另類。
他給後人留的話很簡單,中國還沒有為革命流血的人,那麼就從我做起吧。每當一想起他的這句話時,自己不由得熱淚盈眶,為什麼,這是在被一種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所鼓舞。譚嗣同想用自己的死警世,激發整個社會的啟蒙。可是事實讓他失望了,中國社會在當時依然是一片死水,他在自己的著作仁學裡高呼的共和等也付諸空談。這樣來看,他的死似乎沒有價值,他的選擇也是錯誤的?但真的如此嗎。
其實,他未嘗不知道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的大道理,只是中國留給他的不是青山,而是文化的荒漠罷了。而變法派自身又處於分裂,康有為與孫中山等又達不成聯合,即使得到洋人的庇護,對自己的事業又有何益呢?最終不過是一個投機政客罷了。因此,我理解譚,也為他的選擇而動容,他不會白白犧牲,至少我現在在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