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雪狼DJ音樂

    春節即將來臨,中央電視臺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所有有關晚會的一切都再次成為媒體炒作的“新聞”,其間捧場聲、挑剔聲、探班者、揭密者不一而足。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這臺已連演20年的文藝晚會呢?

    在越來越市場化的今天,這臺不同尋常的聯歡晚會也不免會像其他節目一樣,出現個別良中之莠。所以常常會招致一片指責聲。其實,對於這些觀眾大可以忽略不看,不妨換個角度,平心靜氣地來看春節聯歡晚會,這樣也許會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感悟。

    有關今年春節聯歡晚會的一個新話題,是眾明星大腕的紛紛淡出,這與以往人人削尖了腦袋往春節晚會里鑽形成了鮮明對比。究其原因,一是春節聯歡晚會的收視率逐年下降,二是演員在晚會上的表演越來越受限制,所以它對眾星的吸引力越來越低。

    第一個站出來對春節聯歡晚會說“不”的是喜劇演員陳佩斯,他的這一舉動在文娛圈裡引起震盪。此後,毛阿敏、那英、於文華、騰格爾等紛紛開口,表達自己上央視春節晚會的感受與觀點。這一舉動令觀眾大開眼界,讓人們瞭解到許許多多有關春節晚會的幕後新聞,也實實在在為我們換個角度看春節晚會提供了契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欣慰的訊息。

    據瞭解,2002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廣告收入高達上億元,每秒開價20萬元。今年則漲到了每秒30萬元,總廣告時間也增加了40秒。一臺4個多小時的晚會的收入抵得上一個大型企業一年的利潤。從這個意義上說,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已不是一臺普通的文藝晚會,它已發展成為央視的一大名牌文化節目,是央視的一筆鉅額無形資產。所以說,舉辦春節聯歡晚會不僅僅是老百姓的需求,更是央視自己的需求。

    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曾經紅極一時,不能不說與當年的文化環境有關。在那個文化活動單一、電視仍是稀缺商品的年代,一臺包納了眾多文藝精品的春節聯歡晚會廣受歡迎是不足為奇的。而在文化娛樂日益多元化、消費方式更加多樣的今天,觀眾對這臺晚會的抱怨聲、指責聲越來越高,也應是情理之中的事。不愛看春節晚會的人儘可以不看,去選擇你喜歡的方式過自己的除夕夜,比如出外旅遊、飯店聚餐、俱樂部狂歡等等,沒有誰會干涉你。但不要忘了,還是有一部分忠實觀眾喜歡看春節聯歡晚會。雖然這一群體在逐年下降,但仍是一個不小的群體,一個令商家動心、令國外電視媒體眼饞的收視群體。

    所以,我們不妨把這臺晚會看作是一頓除夕的年夜飯,有的菜好吃,有的菜不好吃,但年年還是要預備的,合口味就多吃兩口,不合口味就少吃點兒,不必太挑剔。

  • 2 # 虎秀生活

    小時候,春晚就是過年中最重要的具有儀式感的事件,一定要一邊吃著美食,一邊烤著火,一邊看電視,

    現在,基本上很少看春晚了,可能是玩的東西太多了,也可能是現在的春晚少了精彩的東西,

    又或者,是心態變了,反正不會有那種期待的心情來看春晚,倒是春節過完後,有人點評哪個節目比較好,會再回頭去看一下,增加一下自己的話題參與性

    過年,姐姐給你發紅包,哈哈哈

  • 3 # 藕荷

    還是非常盼望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 ,因為感覺全中國十幾億人一起看特別開心。感覺參加所有的演員都是表演非常好的。畢竟當天直播大家都把自己最好的狀態展現出來。每年都喜歡看

  • 4 # lwt老玩童

    春晩被有些演藝人員當作出名的跳板,出名也好撈錢了,我堅持上過春晚的節目也有差的,上過春晚的演員也有次的,不要把春晚神話。

  • 5 # 趙日金141

    過去,聽新聞,聽音樂戲曲,有收音機。看戲,去劇場。看電影,去電影院。

    八十年代電視機開始普及,足不出戶,既可以聽新聞,聽音樂,又可以看各種文藝演出,電影,戲劇。電視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

    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老百姓一年一次必看。

    進入二十一世紀,網際網路的興起,看電視不是唯一的選擇。

    實話實說,已有十多年了不用電視機看電視了,不是非等到大年三十除夕夜看春節聯歡會看到深夜,年初一白天也可以透過網路看重播,感覺還行就看,感覺不怎麼樣就不看。

  • 6 # 不同qq

    其實,春晚早已變成燒錢的商業平臺了,近幾年幾乎不看了,宣傳的都是負能量,沒存在的需要了。開始有春晚,是考慮全國百姓沒什麼文藝生活,豐富下精神世界,宣揚正能量。現在都成娛樂中國了,講究如何吃喝玩樂,,,

  • 7 # 一老民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己經沒有了八十年代看春晚那般激情。悲涼地想起了魯迅的話,“孔己已是這樣的使人快活,但是沒有他別人也這麼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該怎麼理解“出生的時候沒有,這一輩子也不可能有了”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