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味社
-
2 # 吃素的穿山甲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自詡功德超過了三皇五帝,於是規範了最高統治者的稱呼為“皇帝”。至始皇二十六年,又進一步規範了皇帝的自稱,將“朕”字定為至尊之稱,後歷代皇帝都自稱為“朕”。
當然,此前延用的“孤家”、“寡人”、“不轂(谷)”等謙卑之稱也經常在皇帝嘴中滴溜溜的轉。這些自稱的詞語在謙卑的背後,蘊含著那種唯我獨尊睥睨一切的霸氣,這種氣質也只有皇帝一人能夠駕馭,於是這樣的謙稱其實是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驕傲到極致的說辭而已。
那麼,除此之外,皇帝還有那些自稱之詞呢?
第一,接地氣點的直接稱“我”,與之類似的有“俺”“吾”“予”等。皇帝也不是一直端著架子高高在上的樣子,除了在正式場合討論大事的時候稱“朕”之外,日常私下裡還是很隨意的,漢代一般多用“吾”字,這點在《漢書》的記載中可窺一斑,比如漢武帝即位之初,責問丞相田蚧說:
“君除吏已盡未?吾亦欲除吏。”大致意思就是說“你的人任用完了麼,我也想任用幾個人呢”。還有些不走尋常路的皇帝甚至在詔書中也直截用“吾”字,比如漢高祖劉邦詔書中就寫道:
“吾立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於今矣。”關於這點,皇帝在沒有成為皇帝之前不會自稱“朕”的,說了幾十年的“吾”之類的自稱,突然改口估計一時還適應不過來呢,而且在私下裡就更沒有必要文乎文乎的跟自己過不去了,“文”與“言”的分離乃是常態,皇帝雖然金口玉言,但也沒必要搞成出口成章。
到了明清時代,皇帝有時就自稱“我”了,這也與當時人們日常交流的口語相一致的。比如朱元璋就在聖旨中寫過:
“我這大軍如今不出徵了,都教去各州縣裡下著繞地裡去點戶比勘合,比著的便是好百姓,比不著的便拿來做軍。”他兒子明成祖朱棣在聖旨中就喜歡自稱“俺”,比如:
“自俺父皇太祖高皇帝得了西邊,便來入貢, 那意思甚好。”至清朝《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記載的關於密雲縣修復城牆的事情,康熙皇帝就是直接用“我”字的,後來才改為“朕”字。
第二,奇葩點的稱“老子”,與之相近的有“乃翁”“乃公”之類的詞。一般這樣自稱的時候估計是一氣之下口不擇言吧,而且一般都是開國皇帝,這些人大多都是文化水平不高,也就沒那麼多多講究,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比如還是漢高祖劉邦,這個大老粗皇帝就經常喜歡在別人面前自稱“乃翁”、“乃公”,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你老子我”的意思,比如《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中記載:
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也就是說大臣陸賈經常在高祖面前說《詩》《書》之類的文章,估計劉邦一聽這就頭痛不已,於是就大罵道“你老子我的江山市馬上得來的,靠這些《詩》《書》有個屁用呀”。夠直爽吧。
還有張獻忠,在登基稱帝后,不聽話的部將劉進忠在進攻漢中大敗後,惱羞成怒的張獻忠親自草就了一道這樣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漢中去,你強要往漢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許多兵馬。驢球子,入你媽媽的毛!”欽此。這可謂石破天驚的一道聖旨了,直接用“老子”的稱謂,也算是最奇葩的事兒了。
-
3 # 子衿書法
除了朕,還有寡人、孤家、不穀。
其實這些稱呼,在古代也並非只屬於帝王的專享。如屈原《離騷》中,有“朕皇考曰伯庸”。這裡的“朕”,便是屈原的自稱。再如書聖王羲之“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謝之”其中的寡人,也是王羲之自稱。
這些獨特的自稱,是不是很崇高的權力象徵?其實不是。孤,寡,不穀,是世人所痛恨的遭遇。而帝王卻以此為自稱。水善利萬物,處眾人所惡之地,故能彙集成海。帝王以此來自稱,意喻為寬厚謙和。並不是尊貴。
-
4 # 人人懂點兒大資料
中國古代君王分為皇帝和國王。
皇帝從秦始皇開始,把原先每個人都能自稱的“朕”用於皇帝的專稱。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皇太后也可以自稱“朕”。
中國古代的國王(主要是秦以前的國王和後來分封的諸侯國王)則自稱“孤”“寡”“寡人” “不轂”,等等。
“孤”,謂自己不能得眾;“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轂”,可以養人,為善物,不穀即不善。這些都是君主的謙稱。
《老子》曰:“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為孤、寡、不轂。”顯然,自謙背後,蘊含著籠絡人心,以鞏固一己統治的色彩。
-
5 # 司徒伯雷
瀉藥!
題目問的是皇帝,那麼先要知道皇帝這個稱呼怎麼來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立“皇帝”的稱號,此後“皇帝”成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專有稱號。皇帝別稱天子,中國之大,也就一個人能這麼稱呼。
秦始皇確立“皇帝”的稱號後,李斯等人商議皇帝的第一人稱代詞,建議用“朕”,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意,在華夏文明體系下,只有中國的皇帝可以自稱“朕”,其他人自稱“朕”就是僭越。比如北韓半島的君王,只能自稱“孤”或“寡人”。
“朕”的本來含義就是“我”的意思,秦始皇之前,誰都可以自稱“朕”,比如屈原在《離騷》中就說:“朕皇考曰伯庸”,這裡的“朕”就是我的意思。不過隨著秦始皇統一中國,這個詞就變成了皇帝的專有名詞了。
按照《史記-李斯列傳》的記載:初,趙高為郎中令,所殺及報私怨眾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毀惡之,乃說二世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
也就是說,朕這個字在發音上也很有氣勢,特別適合展示皇帝的威嚴和氣勢,讓大臣感覺恐懼。即便依照現代讀音,“朕”也是四聲,用來做自稱顯然比“我”有氣勢多了。
總結來說,題目問的是皇帝的自稱,那就只有“朕”這一個,當然不排除有些皇帝用“我”,比如雍正,但在正式場合,皇帝必然用“朕”,因為這是天子氣度的體現!
-
6 # 一盞梅子酒
皇帝自稱朕、孤、寡人、不轂、予一人,還有我。
1.稱朕。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平民百姓都可以稱自己為朕,秦始皇稱帝之後,就壟斷了這一稱呼,只有皇帝才可稱朕。
2.稱孤、寡人、不轂。中國古代重視禮儀教化,更是要謙虛,對別人要用敬稱,如“令郎、令愛”,對自己要用謙稱,如“犬子”。連皇帝也不例外,“孤”,不是孤單的意思,而是說自己不能得眾;“寡人”也不是孤單的人,而是“寡德之人”也就是“少德之人”;“不穀”,應為“不榖”。“榖”,善,美。“不穀”,不善,古代諸侯自稱之謙辭。
3.稱予一人。古代王侯的自稱,漢代詔書裡經常看到。孔穎達 解釋:“曰‘予一人’者,予,我也。自‘朝諸侯’以下,皆是內事,故不假以威稱。但自謂‘予一人’者,言我是人中之一人,與物不殊,故自謙損。”如《漢書·文帝紀》:“朕獲保宗廟,以微眇之身託於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亂,在予一人。”
4.稱我。這是平常說話的時候,很平常的一種稱呼。
除了皇帝自稱有講究,皇后自稱也有講究。自稱“哀家”是因為丈夫不在了。而皇帝的夫人自稱“本宮”。
-
7 # 葉凡
皇帝自稱:聯、寡人、孤、予一人等。 臣下對皇帝的稱呼:陛下,上,今上,皇上,人主,萬歲,萬歲爺,縣官,大家,天家,官家等。 對於剛剛故世的還未有諡號的皇帝,通常稱為“大行”等。
意思是寡德之人。一是古代君主的謙稱。孤,古代諸侯、君王的自稱謙詞。春秋時,諸侯平常自稱寡人,有凶事則稱孤。後來逐漸演變為無區別。
秦漢時君王稱孤者較少。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有些割據一方的首領,也自稱為孤。
予:上有太上皇時,有時自稱為予,如唐玄宗另,其實唐朝初期,並不是非常在乎稱謂,經常在非正式場合就說我
中國古代的君主分為皇帝和國王,皇帝從秦始皇開始,把原來每個人都能自稱的“朕”用於皇帝的專稱,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國王則不一樣,古代中國的國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國王和後來分封的諸侯國王)不稱“朕”,而是稱“寡人”、“孤”、“不轂”等等。 至於國外的君王則似乎沒有太多講究,往往以“我”來稱呼自己。
回覆列表
皇帝稱呼之多,反映專制皇權的加強。
皇帝自稱有“朕”、“寡人”、“孤”、“予”、“不穀”等。除了自稱,還有他呼,上古時期為“後”,夏朝君主氏稱“夏后氏”;商朝時期,“王”與“後”並用;秦朝創“皇帝”,於是他呼愈發增多,“陛下”、“臣公”、“大家”(後宮近臣稱呼皇帝)、“天家”(文武百官稱呼皇帝),“縣官”、“國家”、“宅家”、“官家”,“萬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