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妙靈

    價值感低,在尋求認可與重視;喜歡指責不是她想要的模式,只是在原生家庭中習得的反應方式。

    有這種心理反應的人,一般在她原生家庭裡,父母關係不太好或者是母親的情緒不穩定。如果是成年人,她可以通過自己學習更多的情緒管理來進行改善。

  • 2 # 深雪蘭茶

    家長遇到事就抱怨的人,不自信,沒能力,指揮嘴巴嘮嘮叨叨,什麼也解決不了。而且這種人性格也不好,擾亂別人的心。真正有能力的人處事不驚,應變能力強。

  • 3 # 堯木木

    我老公就是這樣的,有事就開始抱怨。

    不知道這是不是和他家庭環境有關,他家裡的人,特別是他媽媽,有事就開始抱怨,而且從不在他自身找問題,總是把事推到別人身上。

    我老公是那種有什麼事自己承擔不了,還總是推給別人,抱怨做的不好,不應該這樣做。每次跟他商量一件事,他都當面答應的好好了,等事後我做了,他就說,你怎麼不和我商量一下,就去做……,我很無語,有時候孩子拿課本去給他爸爸背課文,我老公就說:背什麼背,去一邊去。現在孩子也都不想和他溝通學習方面的事了。我都怕孩子在這環境裡面也會變成遇事就抱怨的人。

  • 4 # 上官弱水

    我婆婆就這麼個主,一點本事沒有就會說三道四的,我婆婆小販成也一張嘴敗也一張嘴。能說會道生意比別人好,可是心中很狹隘見不得別人一點好,東家長西家短也沒少給家裡找麻煩。闖了大禍埋怨家裡這個不對那個不對,自己嚇得一窩慫!

  • 5 # 使用者3387126225254

    1.處女座的完美性格決定了他是碎碎念;

    2.A型血的完美性格覺得了他是碎碎念

    2.原生家庭的遺傳。

  • 6 # y龍鳳呈祥y

    我婆婆就是這樣的人,一有事情,先把自己摘吧乾淨。然後就埋怨這個埋怨那個,我覺得像這樣的人應該是極度自私的人!我覺得事情既然出了,就應該一家人坐到一起勁往一處使!解決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家和萬事興!

  • 7 # 手機使用者快樂的奶奶

    沒有底氣的人,自己幹不成任何事!看別人不順眼,……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人!每天都在埋怨別人,馬後炮!這種人!誰都躲著走,

  • 8 # 心理學工作者娜老師

    家庭中遇事就埋怨他人的人:表面上看是怕承擔責任的感覺,其實這種人心理特別膽怯的人,可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得不到認可。所以為了保護自己內心受傷習慣性的埋怨他人。在家庭中遇到這種事,首先接納他的這種狀況,你就承擔下來。事後可以和他共情與分析事情。

  • 9 # 知識百科大全歡迎關注

    煩氣太大都是心態不好造成的精神壓力過大都是自己有一個不知足的生活習慣造成的,要想沒有埋怨的生活習慣的家庭就應該有一個知足常樂的生活習慣才行。在家裡面千萬不要總是沒話找話應該以近人遠處的生活方式在家裡面,只有這樣的能夠在家裡面有距離的相處的方式方法才會讓你的家庭不互相埋怨

  • 10 # 花香遠方

    這種人內心其實是很不自信,不敢面對自己的脆弱。

    他的埋怨很大程度上是拯救自己的情緒,是個情緒的弱者。

    這跟這個人過去的經歷有關,特別是小時侯的經歷有關,小的時候周圍人對待他的態度,父母對他的方式,父母之間的溝通方式,他經常去的場所,經常接觸的人都有關係。

  • 11 # 忙著談情說愛

    家庭中遇事就埋怨,即所謂的抱怨,“就是:表達哀傷、痛苦和不滿”( 《不抱怨的世界》語),這是一種面對社會、面對現實、面對未來、面對家庭的負面人生態度。

    抱怨的體驗對人來說並不陌生,抱怨也是人們減緩內心焦慮的一種方式,來自於失望和急迫的心情,本來無可厚非;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抱怨,也或多或少地對別人偶有抱怨與不滿。

    抱怨,使家庭失去溫暖

    遇事就埋怨的人,怨天尤人,整天生活在自己的負能量中,更可怕的是把這種消極、悲觀的情緒傳染給家人,使家庭籠罩在憂鬱的境遇之中,失去本該有的天倫之樂。

    孩子有個同學,放假第一天就找我家孩子玩,這很正常,可快到晚上了還“賴著”不願回家,我感到奇怪,一問,她說,“我媽媽看什麼都不順眼,不想回家。”

    外人在場還這樣,平時在家可想而知。負面情緒不傳染給孩子才怪呢,這樣的家庭,孩子心理也很難健康發展。

    快樂的家庭裡,都很少有人愛抱怨,這個不細說了吧,整天哀哀怨怨,愁眉苦臉,家庭偷來快樂?!

    抱怨,也是婚姻的毒藥

    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抱怨才是。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夫妻的離婚,不是從彼此間的抱怨開始,日積月累到最後無法收拾爆發的?!婚前都是優點,婚後“狐狸尾巴漏出來”,抱怨就開始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你抱怨我,我抱怨你,引發無休止的爭吵。

    時間長了,所謂的愛消磨殆盡。

    抱怨別人等於折磨自己

    女人要記得,不要老是抱怨生活,或者抱怨婚姻。

    怎樣減少抱怨,讓抱怨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呢?

    01 從好好說話開始。懂得好好說話的家庭,往往幸福感更強。

    02 少說抱怨的話,控制好情緒,將消極的抱怨轉換成積極的建議,家人才會快樂,家庭才能幸福

    03 “微笑著,去唱生活。”“當你抱怨時,其實是在排斥自己指名想要的東西;你的抱怨會推開、驅逐你說你想要的東西。所以,要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

  • 12 # 小六的暖擁抱

    家庭中遇事就埋怨的人是什麼心理?

    第一,遇事就埋怨的人很自私。

    他們大多想到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指責他人,先把自己的責任摘乾淨。

    不僅不能幫忙解決問題,還會製造衝突,給別人也帶來負能量。

    一個家庭,如果兩人都愛抱怨,家庭的氛圍就會很差,也很難過得舒心。

    第二,遇事就埋怨的人本身沒什麼本事。

    這樣的人,通常在外面,不敢埋怨,不敢抱怨。回到家,稍有不順心,就敢抱怨和生氣。把外面不敢發的脾氣和受得委屈都發洩了出來。

    一個經常抱怨的人,情商一般都不高,也不善於高階情緒。往往傷了家人,自己還總是生悶氣。

    第三,遇事總是抱怨的家人心裡是極其缺愛的。

    他們往往內心深處很缺愛,想要別人的關愛和照顧。一旦沒有得到關愛,就會心生怨憤。

    而這種無處發洩的怨憤,就表現為遇到點事情就開始抱怨。來引起別人的關注。

    第四,遇事就抱怨的家人其實也挺可憐的。

    他們往往任勞任怨,為家庭兢兢業業得工作和奉獻,自己卻捨不得吃,捨不得穿。

    往往為了兒女,為了這個家,受了很多苦,卻很少犒勞自己。

    正因為他們愛家人,勝過了愛自己,所以家人做得稍有不如意,就很容易動氣和抱怨。

    他們全心全意愛著這個家和家人,唯獨忘記了好好愛自己。

    所以對於這樣的家人,我們要知其良苦用心,雖是抱怨,卻都是出於愛。然後滿滿引導,讓家人愛家庭的同時,也好好愛自己。

  • 13 # 濛濛王

    家庭中遇事就抱怨的人,看似強勢,實際上缺乏安全感。

    這種人特別害怕發生什麼事打破生活的平靜。所以一般也是家庭中比較操勞的那一方。他們費盡心思以求周全,一旦被出其不意地破壞,就難免喪氣,壞情緒起來了,就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於是抱怨就來了。

    和這種人相處,要特別注意下面幾點。

    1、認同他(她)的情緒。雖然有些煩,有時候甚至莫名其妙,因為你覺得根本和你扯不上關係的事,卻被怪罪。雖然委屈,但此時他(她)正在氣頭上,彆著急理論。先認可發生這件事真是很糟糕。不讓情緒繼續蔓延,才可以做下一步行動。

    2、控制場面。意思是把話題從情緒上轉移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上。別跟著急,語氣要誠懇。聽過很多家庭的故事,父母兩個,一個脾氣不好,一個隨和理智,架總也吵不起來。其實,這裡溫和的那個才是這個家的狠角色,有絕對的控場能力。

    3、自己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做個靠譜的人,讓對方放心。

    4、生活中做好引導。若是父母愛抱怨,作為子女平時就要讓父母覺得有他(她)在,就沒有什麼麻煩事,“出了什麼事都別急別怕,有我呢”。若是伴侶一方愛抱怨,那另一方就要讓他(她)覺得,“只要我們在一起,就沒有什麼是不能解決的”。

    不管怎樣,那個愛抱怨的人,都是我們的家人,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人。抱怨+反抱怨,只會導致惡性迴圈,家裡就會雞犬不寧,感覺暗無天日。抱怨+引導,才能良性發展,家庭氛圍就會越來越好。家和萬事興。

  • 14 # 長腿八萬

    家庭中遇事就埋怨的人,是因為他們在歸因過程中常常將事情的發生歸因於他人的能力、性情或者是人品等,而不是情境需要或環境限制。

    而造成他們常常把事情的發生歸因於他人的原因則是歸因偏差。

    下面就詳細聊一聊歸因過程和歸因偏差是如何使得某些人遇事就埋怨的。

    歸因過程

    歸因過程是心理學上對行為的解釋,是指一個人對一件事或者是一個行為的原因所作出的推斷,分為內歸因(個人)和外歸因(情境)兩種。

    01、內歸因

    內歸因是指將行為的原因歸結於個人的性情、特質、能力以及感覺。

    例如,你的妻子/媽媽讓你下班時帶一包鹽回家,而你忘了。你妻子/媽媽認為你之所以忘記,是因為你這個人平時做事就是沒責任心、不靠譜。如果你能上心一點點,都不會忘記。

    把你忘記買鹽的原因歸因於你的“沒責任心”、“不靠譜”就是一個內歸因過程。

    02、外歸因

    外歸因是指將行為的原因歸結為情境需求或環境限制。

    例如上面的例子,你忘記買鹽了,妻子或媽媽認為導致你忘記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你今天工作太忙了,滿腦子都是工作的事,所以忘了;又或者是你今天是坐同事車回來的,不經過超市,所以忘了等等的客觀原因,這就是外歸因。

    內歸因和外歸因會對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產生巨大的影響。

    習慣於內歸因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諸多怨言”。因為在他們看來,很多事情都是“人為造成的”:如果這個人不這樣笨、這麼不負責任、這麼差勁……這件事就不會發生。

    而常常外歸因的人則往往表現得大度寬容、客觀理性。

    歸因偏差

    如上面所說的,歸因只是一種推斷,是關於事情或行為原因的猜測,所以難免會在某些方面出現偏差——歸因偏差。

    事實上,我們常常會在歸因中出現偏差。

    01、行動者-觀察者偏差

    對同一個事件或行為的歸因,當事人和旁觀者通常是不同的。

    觀察者偏差的一種常見形式叫作基本歸因偏差,指的是觀察者喜歡用內部歸因解釋他人行為的一種偏差。

    旁觀者很多時候會不自覺地認為當事人的行為更多地反應的是他的個人能力或性情,而不是客觀條件的限制。

    因為對於旁觀者來說,情境壓力和環境因素是難以想象和體會的。

    例如上面忘記買鹽的例子,妻子和媽媽是很難憑空想象你究竟是因為什麼非個人原因導致你忘記買鹽的。

    此外,將他人的行為歸因於他們的性情是一個相對不費力的幾乎是自動化的處理。用環境因素來解釋他人的行為要求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所以我們會發現,遇事就抱怨的人通常都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會抱怨和添亂,因為他們通常都不會去思考。

    02、防禦性歸因

    防禦性歸因是一種將不幸歸咎於受害者本身從而令自己覺得不太可能會遭遇類似不幸的一種傾向。

    例如你的同事在逛街的時候被偷了手機,你很可能會歸因於她太粗心/太蠢了,而不是歸因於壞運氣或者是小偷太多。因為如果你將同事的被偷歸因於不幸或是小偷太多,那麼你就會面對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這樣不幸的事很可能也會發生在你身上。

    03、“自私”對於歸因的影響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常常會傾向於內歸因,而忽略情境因素和環境限制。

    因為他們更多的是關注自身(個人),而不是外部因素。

    所以那些遇事就埋怨的人往往也是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遇到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如何勸他去看專業的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