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醫養生那些事

    很多人認為養生就是吃補藥,是藥三分毒,時間一長,毒性積累到一定程度而發作,身體就會遭殃。

    一、毒的理解。

    1、西醫“毒”是指毒副作用。一些藥物在治癒某一種病的同時會引發另一種病。

    2、中醫‘’毒‘’是指偏性,而這種偏性就是藥物治療疾病的機理所在。所以中醫的的《十八反十九畏歌》,就是依據相生相剋的理論。

    還有人認為保健品應該沒有副作用,但是過量的食用會引起身體的一系列不良反應。

    藥物的主要功效與它的副作用往往是相伴相生的。選取藥物時,一定定要按醫囑。

    二、全面認識醫藥,當心惹“禍”上身

    首先、藥之所以稱為藥,而不叫食物或其他,是因為它們有藥性。

    其次、藥性和毒性是很模糊的,使用得當,毒則可以為藥治病,使用不當,藥變毒性致病。

    再次、好藥壞藥的標準是否治病,而不是新藥、貴藥和進口藥。

    最後、中藥藥物的汙染和純度,而造成藥物功能變化。

  • 2 # 泰德元

    其實,“是藥三分毒”不是對患者說的,而是對學醫之人的告誡,告誡行醫之人在臨床用藥時要慎之又慎,對證下藥,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所以,“是藥三分毒”是中醫傳承千年的一個哲學思想,並非大家透過這五個字所理解的表面含義——只要是藥都有毒!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是藥三分毒”裡的“藥”,“藥”即中藥,中醫將中藥的內在效能歸納為“四氣五味:

    “四氣”指“寒、熱、溫、涼”,用以說明中藥在“陰陽”(寒熱)中的偏性,例如生薑為溫性,乾薑、鹿茸、人參為熱性;金銀花、菊花為涼性,黃連、大黃、石膏等為寒性。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鹹”,用以說明中藥在“臟腑”中的偏性,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

    例如口舌生瘡,說明心火亢旺,治療則需直清心火,“熱者寒之”,清火需用寒涼藥,而苦入心,則用藥時可選擇藥性裡帶有“苦寒而入心”的中藥,如蓮米心、竹葉心、梔子等均為苦寒入心之品;

    再比如風熱感冒,需用“辛涼入肺”的藥,如薄荷;

    健脾則需用味“甘”之品,如山藥,山藥是可以平時拿來當菜吃的,燉在湯裡是不是有一種甜絲絲(甘)的味道?

    這裡只是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讓大家瞭解一下我們的祖先花了幾千年不斷臨床試驗所發現的中藥具備的真正內涵!

    舉例只舉了“一味一氣”,而我們常用的近300味中藥大多數都是“二味一氣”、“三味一氣”,這就說明一味中藥能治療的範圍不止一種或一類疾病,而且“五味”的含義也不是隻有這麼簡單。

    “中藥才是中醫真正的武器”,如果一名中醫連中藥長什麼樣,聞著是什麼味兒,吃在嘴裡是什麼感覺都不知道的話,何以用藥?

    還有一類藥不溫不涼,稱之為“平性”,意即無論是熱性疾病還是寒性疾病均可配伍使用。

    對中藥有了一定的瞭解,我們再來接著分析一下什麼是“毒”?對我們中醫而言,中藥是用來治病救人的,哪兒來的“毒”?

    那就說的直接一點:“用對了是好藥,用錯了就是毒藥”!

    這樣一說,各位應該大概能明白了吧,先例舉一個人人熟知的中藥“生薑”,生薑是溫熱性的,可以溫肺、溫胃,可以治療寒痰咳嗽、胃寒嘔吐。

    前段時間一個3歲小男孩因“肺熱咳嗽”來我處診治,本來已經大有好轉,其母親聽別人介紹說生薑熬水喝能治療咳嗽,於是熬了兩大碗給孩子一天內喝下去,結果可想而知……到了晚上孩子咳了整整一個通宵!

    第二天來複診時又增添了許多“火上澆油”的症狀:眼睛乾澀,不停地眨眼,不斷咳嗽,唇色鮮紅,舌生芒刺,身上出疹等等。咳嗽沒治好,反而加重肺熱的同時引動了肝火、心火,最後又多治療了一個周才算把火給滅了!這就是“是藥三分毒”的真正含義,本來是許多人盤中餐的生薑,卻搖身一變成了“毒藥”!

    還是那句話:“用對了就是藥,用錯了就是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豬油,花生油,菜籽油和茶籽油中,用哪種油炒的菜比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