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極寄暢

    水在地球上是一個自然生態迴圈系統,目前我們常常講的水資源是指處於積蓄狀態下的水(冰)以及地下水(積蓄狀態是指江河湖海冰山溼地)。另外水還能被植物、動物吸收儲存,還有很大一部分會被蒸發至空中,再返回地面。其迴圈過程是:一、地下水被植物吸收,再經植物蒸騰散發於空中或凝露返回地面,完成迴圈。二、動物吸收水份,透過汗液、排洩將水分返回地面,完成迴圈;三、地表及水面上的水蒸發或揮發成水汽飄向空中,凝結成雲,化成雨雪降落地面,完成迴圈;從以上幾個迴圈過程我們可以發現,正常情況下水本身是不會真正的消耗的,而真正可能造成水消耗的是其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不可迴圈的物質,如酸、鹼化合物等。化學給人類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是在消耗地球的養料,如何維持自然法則,是人類最後的選擇!

  • 2 # 地質知識科普中心

    其實按照物質守恆定律來說,地球上的水的總量是不會變化的,因為它們一直處於一個動態的迴圈過程當中,但是這個迴圈的每個環節中的水確實是動態變化的,這主要是由於地球自然環境變化所導致的,但是水資源總量在地球上從理論上來說可以理解為確實是不變的,即地球上的水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而是一成不變的呢!

    當然這個物質守恆定律只是建立在地球之上,也就是要把地球看做一個生態整體,而這些迴圈都是在其內部發生的,這也才是這個理論成立的基礎,而對於自然界的生態水迴圈,我們也有必要簡單瞭解一下。

    在我們地球上的水存在形式有三種,即液態水,氣態水與固態水,也就是我們常見的河流水,水蒸氣和冰川等代表形式了,這三種水在地球上是相互轉化的,但是始終處於一個動態迴圈之下,舉個簡單例子就是,高山上的冰雪由於太Sunny照融化而形成液態水,透過地表匯聚在一起形成小溪流,也就是許多河流的源頭,而這些小溪流又不斷匯聚在一起慢慢水流變大形成河流,最終透過地表像地處流走,最終匯入湖泊或者大海,而湖泊和大海又由於太Sunny照而使這些液態水氣化形成水蒸氣上升飄浮與空中,由於空氣對流等在空中運移,一部分水蒸氣在海面形成降雨降落,另一部分運移到陸地上空形成降雨,以液態水的形式降落,而對於高海拔地區,由於氣溫低而形成降雪等固態水,又堆積於原來的降雪與冰川之上,至此完成一部分水迴圈,而其他地區水迴圈形式也大同小異,只不過是迴圈路徑不同而已,有的水迴圈是在地表之下的地下水也是可以運移的,等等,總之地球上的水每時每刻都是在地球上進行著這種迴圈的,但是其總量確實是一致的。

    明確了這個概念以後,我們來說一下我們身邊常見的現象,那就是各地都在報道的,湖泊面積大幅度縮減,河流斷流等等現象,這裡確實可以看出的是至少這些地方的水資源量與之前相比是減少,但是我們需要考慮一下水迴圈的環節。雖然在地表上我們所見的水資源減少了,但是其他環節裡的其他形式的水卻是增多的,比如有的地區原本不常降雨的地方開始長期頻繁降雨,海平面也在升高,所以只是說這個迴圈開始沒有之前那麼正常了,導致某個環節的水量增加了,相應的其他環節的水量就會減少的,但是總量我們認為是不變的。

    希望此回答能夠對你理解這一問題有一定的幫助!

  • 3 # 徐德文科學頻道

    如果只說地球表面的話,水當然有消耗完的一天,而且以後肯定會發生。一項科學研究曾指出,十億年後太陽的亮度將增加10%,地球平均氣溫會達到47攝氏度,地球的板塊運動將會停止,大氣層將會變成溫室,海洋會全部蒸發,這時候地球表面基本不會再有液態水,只在極地可能還殘留一些,地球最終會變成類似金星的大氣和地表環境。

    當然,這些水還是會留在地球的大氣層裡,受地球引力的約束而不會大規模逸出。

    那麼從長遠看,地球上的水究竟是在增加還是減少呢?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知道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目前有很多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氣中的氫、氧化合成水,水蒸氣逐步凝結形成海洋,這樣的話地球上的水就基本持平,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

    也有說法稱,形成地球的星雲物質中存在水,地球形成後就有大量的水,這種情況大抵也不會增減。

    還有說法稱,地殼中矽酸鹽等物質含水豐富,地球形成時成熔融態,水析出形成海洋,此後火山噴發也將大量的水帶到地面,由於現在仍有火山噴發,因此地球表面的水還在不斷增加。

    綜合各種情況來看,地球上的水應該是在不斷增加中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池塘裡的水很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