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i白魚i
-
2 # 科技蟹
關於人眼,其實只需要速率均衡的、連續不斷的24幀畫面,即可感受為流暢的影片。很多的電影和動畫就是由此而生。
但電腦產生幀的速度並不是均衡的,每一幀都會有著不同的延遲。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在玩遊戲時30-50幀,都有著卡卡的感覺。
但當幀數達到了穩定的60Hz,這種現象基本消失,因此60Hz的顯示器已經是很長時間的主流顯示器重新整理率。
(雷神(ThundeRobot) TR-C27H144顯示器 144Hz重新整理率效果演示)
而近些年流行的144Hz和更高重新整理率的“電競屏”,則能帶來更好的體驗。如果說60Hz是在用你的人腦將動畫補齊,那麼144Hz就是真的在遊戲中的每一秒生成了足夠的幀數,來對畫面進行“補幀”。
實際感受就是畫面更絲滑,對遊戲玩家的確有不少作用。你可以去線下的顯示器、遊戲本店子體驗一下。
-
3 # 遊戲真香王境澤
60hz和144hz的區別
一般這個問題是在選擇顯示器的時候出現的,其實所謂的hz就是重新整理率,簡單來說就是每秒能播放多少張照片,60hz就是顯示器能每秒播放出60張照片,144hz同理!
注意一點,顯示器是播放裝置,而畫面是顯示卡畫出來的,如果你的顯示卡每秒能畫出144張照片,也就是所謂的144幀,但是我們的顯示器卻是60hz的,每秒中只能播放60張照片,假如顯示卡的畫面是這樣播放的,我們排個序是1、2、3、4、5…、144,那麼顯示器就會這樣播放:1、3、5、7、9,畫面就會非常不連貫,不流暢!
適用場景
日常辦公的話,60hz其實和144hz影響不大,但是玩遊戲,特別是需要頻繁切換螢幕的FPS遊戲,這種卡頓就可能造成頭暈噁心等等,當然也會影響你的遊戲體驗!
另外一點,如果你沒有搭配顯示卡的話,那也發揮不了144hz的顯示器,目前來說INTEL核顯暫時是不支援120HZ以上重新整理率的,如果是amd的話可以支援120+hz的重新整理率!
經常聽人說用過144hz的顯示器,再也回不到60hz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試試哦!
溫馨提醒
判斷顯示器好壞的不僅僅是重新整理率一個維度,還有包括:面板、色域、色差、響應等等,根據自己合理的需求來選擇自己最合適的!
-
4 # 火影遊戲本
144Hz、60Hz是螢幕重新整理率,一般大部分機器螢幕都是60Hz,而遊戲本一般會選擇120Hz或者144Hz,為什麼普通的筆記本不用高重新整理率呢,根本原因還是60Hz、144Hz日常使用幾乎看不出什麼差距,但如果是遊戲場景,那麼區別就十分明顯了,因為更高的重新整理率會使螢幕動畫看起來更流暢、連貫。
如果你是遊戲玩家建議直接上144Hz,如果不玩遊戲選擇60Hz即可,因為日常使用和144Hz看不出什麼差距,重要的是便宜呀。
火影T7、T9系列都是72%144Hz高素質電競屏,感興趣的話不妨瞭解下呢。
回覆列表
從去年開始,144Hz重新整理率在無意間成為了電競顯示器的標配,市面上主流的電競顯示器都已經配備了144Hz或者更高的重新整理率。很多不瞭解的玩家還在想普通的60Hz顯示器和144Hz高重新整理率的電競顯示器究竟有多大的差別?今天筆者就為大家詳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不看不知道 老司機告訴你60Hz和144Hz的差別
這裡我們要從人眼的反映速度說起。對於人眼來說,20-30FPS:基本流暢,30-60FPS:流暢,60+FPS:非常流暢。基於這樣結論,很多玩家感覺不到144Hz和60Hz有什麼區別,因為60Hz重新整理率就能保證畫面幀率達到60FPS,達到非常流暢級別。
然而,遊戲並不是電影、電視劇。遊戲畫面涉及到實時渲染,遊戲的操作都是電腦本身根據遊戲內容實時渲染出來的。對於分秒必爭的電競遊戲來說,低重新整理率所產生的畫面遲滯會影響玩家的發揮。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市面上才開始出現144Hz高重新整理率的電競顯示器。144Hz重新整理率提高了顯示器的重新整理速度,從每秒60次提高至144次,意味著以前只能每秒顯示60幅畫面,現在可以達到144幅,完全可以跟上高效能顯示卡渲染速度,丟幀的問題也可以完美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