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圖文繪歷史
-
2 # 歷來現實
你知道這位如雷貫耳的著名畫家嗎?
他的名字叫巴布羅·帝亞戈·約瑟·桑帝亞哥·弗蘭西斯克·德·寶拉·朱安·內波穆塞諾·馬里亞·德·拉斯·雷米帝歐·西普里亞諾·德·拉·桑蒂斯馬·特里尼達德·羅伊斯·布萊斯克·皮卡索。
趁你暈掉之前,我揭曉答案,他就是鼎鼎大名的畫家——畢加索。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稱呼他叫巴布羅·帝亞戈¥%……#@呢?
他名字太長!
蒙古德王的全名叫做徳穆楚克棟魯普親王,比畢加索短了很多,但對不熟悉蒙古發音的我們來說,好像仍然是有點長了,所以簡稱德王。不僅漢族是這樣稱呼他,就連蒙古族同胞也是這樣稱呼他。
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位主人公,很多朋友聽說過這個名字,也知道他是抗戰時期蒙古的一位王爺,投靠了日本侵略者,建立過傀儡政權。
首先要更正一下有些人的誤區,蒙古絕非只有這一位王爺。清朝時期,滿清政府對蒙古實行部落分治,分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這三部中,漠南蒙古基本就是現在的內蒙古地區,本來有二十四部,清廷把他們組成六盟、共包括四十九個旗;漠北蒙古,四盟八十六旗;漠西蒙古大約有三十個旗,與清廷來往不多。
清朝在蒙古授予十幾個等級的爵位,包含有汗王、親王和郡王三種王爵,漠南有五個親王、十八個郡王;漠北有三個汗王、四個親王、四個郡王。僅漠南和漠北蒙古就有三十四個王爺。
德王只是承襲的札薩克多羅杜稜郡王之位,等級並不高。北洋時期,為了維護民族團結和領土利益,這些王位基本上都可以沿襲,工資照發,到了1931年,德王的身份還兼著錫林郭勒盟盟長,那裡現在盛產小肥羊。
九一八事變後,德王在日本人的“提醒”下,推動內蒙古的地方自治,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德王、雲王等人正式倒向日本,德王先後出任偽蒙政府副主席(雲王為主席)、主席一職。
由於與日本人也產生嫌隙,1939年底,德王又與國民政府聯絡,但後來事發,日本人考慮到德王聲望,教訓了一頓,沒更換他。
建國後,德王逃亡蒙古,後被遣送回國,作為戰犯被關押了十三年後,於1963年被特赦,三年後,逝於呼和浩特。 -
3 # 自由人84173
清朝統治中期蒙古人有了返青時代。從1636年開始逐步受到滿清影響簡稱來稱呼。這就是所謂的漢化。實際上漢族出生如今為止才有一百零三年是梁啟超先生誕生了漢族。蒙古族人不會簡稱叫人名,必須叫整個稱呼,漢語是不會叫。因為,漢語沒有捲舌音和軟口音,並沒有合音。所以,漢語言是最落後的語言。種種事實不可避免蒙古人只好使用簡稱。歷史已經導向滿族人改變了自己的語言文字也改變了蒙古人的生活習俗。我們的文化習俗到了思維轉換,人名,地名必然被同化為簡稱。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回覆列表
德王(1902-1966年)名字全稱是德穆楚克棟魯普,由於他是世襲錫林果勒盟蘇尼特右旗札薩克親王,因此蒙古人當時稱他為“德王爺”。而當時的漢族和其他各族及國外人士,都嫌他的名字冗長,叫起來不方便,也簡稱他為“德王”。
德王勾結日寇建立傀儡政權,此後又試圖分裂,解放後關押在撫順,1963年特赦。
其後隨著他發動內蒙古“自治運動”,引起國內外所注視,因而“德王”就成了他在國內外人士所通稱的名字,他的原名德穆楚克棟魯普,卻為大多數人所不知。所以在以後的著作或文獻中,凡是提到德穆楚克棟魯普,亦沿用習慣省略通稱為“德王”二字。
圖為民國時期的綏遠城,一般叫新城,還有歸化城叫舊城,都是今天的呼和浩特。
因為內蒙古的德王最能折騰,早先要求內蒙古獨立,後來又當了漢奸建立了傀儡政府,所以德王的名氣最大,但內蒙還有很多王,比較大的幾個還有云王、索王、沙王,都因為名字太長,所以跟著德王這樣叫了,所以情況是一樣的。
圖中老者為沙王,他是成吉思汗第30代孫。
雲王(1870-1938年)全稱雲端旺楚克親王,烏蘭察布盟盟長,內蒙古“自治”王公會議成員之一;索王,全稱索特那木拉布丹親王,錫林郭勒盟盟長,內蒙古“自治”王公會議成員之一;還有沙王(1873-1945年)全稱沙克都爾扎布親王,伊克昭盟盟長,內蒙古“自治”王公會議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