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兵器研究所
-
2 # 小院之觀
為了他個人的野心。
北元滅亡後,蒙古草原重新分裂成瓦剌、韃靼、兀良哈幾個較大的部落和若干小部落。
韃靼就是東部蒙古,是成吉思汗子孫的部落。
瓦剌是西部蒙古,在元順帝被也速迭兒殺死後,宣佈脫離韃靼統治。
草原上又恢復了一切憑實力說話,透過武力決定汗位歸屬的混亂狀態。
當然,這個時候的汗位,基本上還都是在黃金家族內部傳遞的,因為草原上有個規定,蒙古的可汗只能由擁有黃金家族血統的成員出任。
瓦剌透過也先父親脫歡的發展,傳承到也先手裡,達到了巔峰,不過由於也先的綽羅斯家族並不是黃金家族後裔,所以,雖然事實上他已經大權在握,控制了包括瓦剌、韃靼、兀良哈乃至女真、哈密等地區和人口,但他只能自任太師,名義上還是要奉韃靼部落忽必烈一系的脫脫不歡為汗。
脫脫不歡當然不甘心一直當傀儡,暗中始終跟也先較勁,一直在與明朝接觸,試圖聯合明朝共同對抗也先。
也先當然不能容忍。京師保衛戰結束後,兩人的1451年12月,也先在脫脫不花二弟阿巴噶爾濟配合下突襲可汗大營,脫脫不花大敗,人馬盡喪,僅帶幾騎逃走,隨後就被其前岳父徹卜登所殺。
接著,也先進行了大清洗,“凡故元頭目苗裔無不見殺”,幾乎將黃金家族的直系子孫斬殺殆盡。也先這種做法,雖然為其稱汗掃清了障礙,卻也使得東西蒙古的聯盟徹底破裂。
做完這些,也先有條件實現自己的最終目標—成為大汗。歷來,蒙古的可汗只能由擁有黃金家族血統的成員出任,也先的綽羅斯家族並無此血統,這也是此前綽羅斯家族雖有實力但不敢出任可汗,只敢擔任太師的原因,但在也先的武力面前,原有的約定變得蒼白無力,1453年,也先自立為汗,成為蒙古歷史上第一位非“黃金家族”的可汗。
-
3 # 炎焱海風
按蒙古慣例,蒙古大汗只能有黃金家族成員做。所以蒙元滅亡後,強勢崛起的一代又一代草原梟雄,都會找一個黃金家族成員做吉祥物。而到了也先崛起時,他並不是黃金家族成員,甚至不是蒙古核心部落成員。而也先是蒙古歷史上,第一個想“取彼而代之”的人物,他想做蒙古大汗,那就要消滅黃金家族。結果,要消滅黃金家族太難,黃金家族後裔太多了!也先也失去了按漢族來說的“大義”名份。所有不服,敵視他的部落紛紛以維護黃金家族的名義向他開戰,也先落得兵敗身死。
回覆列表
說起來這位綽羅斯·也先,真算得上草原上的一代梟雄。他打贏了土木堡之戰,活捉了明英宗,更帶兵殺到了北京城下。如果不是于謙力挽狂瀾,他可能真的複製成吉思汗的偉業!
但悲慘的是,這樣一個草原梟雄,最後卻死於蒙古內鬥,而其的死亡始於也先大肆屠戮黃金家族的行為。
至於他為啥要大肆屠戮成吉思汗的後代,也就是黃金家族呢?原因很簡單,他想當蒙古大汗。
說起來,也先已經掌握統一的蒙古、甚至打贏土木堡之戰,活捉明英宗,帶兵殺到北京城下時,還不是蒙古大汗,而只是實權掌握者——太師。
也先出自蒙古瓦剌部,也就是西蒙古。該部是蒙古遭遇明帝國頻頻打擊,分裂後的產物。另一個則是韃靼(東蒙古)部。
在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明帝國數次出塞打擊擁有蒙古可汗名位的韃靼部,瓦剌部乘機擺脫了蒙古可汗的束縛,同時征服鄰近諸小部落,實力強大起來。
到了也先父親——脫歡的時代,已經降服韃靼部,統一了漠北,並立元昭宗之子孛兒只斤·哈爾古楚克的孫子脫脫不花為蒙古大汗。
打贏土木堡之戰後,也先妥妥是飄了,就有了稱汗的心思。脫脫不花自然不肯。於是雙方就爆發內戰。
本來,一開始脫脫不花是佔據優勢的。但也先勾結脫脫不花的弟弟阿噶巴爾濟,導致脫脫不花的敗亡。
脫脫不花死後,也先履行之前的諾言,擁立阿噶巴爾濟為可汗。但後者顯然只是也先的傀儡。明景泰四年(1453年),也先設謀,修建了相連一個有二個大室的宮殿,並在後室挖掘大坑,用大氈覆蓋。之後,也先宴請阿噶巴爾濟與其親信33人,待其依次入內以後,將阿噶巴爾濟的人馬盡擒殺之,然後擲於後室的大坑中。之後,也先開始屠戮黃金家族,“凡故元頭目苗裔無不見殺”。
之後的景泰四年夏秋間,也先終於自立為汗,也先自稱“大元田盛大可汗”,建年號為“天元”,並封其次子為太師。也正是透過對黃金家族的屠戮,也先走上了蒙古人的權力巔峰……
但正所謂盛極而衰,之後的景泰五年,也先被瓦剌右翼首領阿剌知院擊敗和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