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尋找松三爺
-
2 # 微雨潤苗
導語:
留光頭的好處一直讓我心馳神往:
一年當中,那是要省掉多少瓶“海飛絲”啊!
一年當中,那是要省掉多少理髮的錢啊!
一年當中,那是要省掉多少梳頭髮的時間啊!
雖然教育法和教師法都沒有明文規定教師不能留光頭,但是,如果你是教師,你敢留光頭嗎?反正我是蠢蠢欲動,但是絕對不敢行動!
原因分析:教師留光頭,學生紛紛效仿,上級領導過來檢查的時候必定會捂肚子三五分鐘:這他麼是學校,還是少林寺?或者是尼姑庵?教師留光頭,學生可能帶著異樣的眼光“欣賞”你,並在背後指指點點:“我們的老師就是傳說中的大師!或者叫做禿驢……”
聽到這樣的議論,如果你是老師,你確定自己會保持淡定?估計不用多久就戴個假髮,或者果斷“還俗”吧!教師留光頭,家長怎麼看?
“唉,把孩子交給和尚教,太鬱悶了!”
“這老師是不是因為得了絕症,化療之後頭髮全都掉光了?”
……
結語:當老師,最好還是不要留光頭吧!留了,就要承受上述的一切,否則,當慎之!
-
3 # 小道乾貨
您見過省直廳局的公務員,留鋥亮的光頭嗎?
在省直廳局委做公務員,只要不違法亂紀,只要不練某些功法,只要不暴揍領導,只要不英年早逝,混到四十多歲,都會混頂處級帽子,最起碼弄個副處級調研員吧?
例外很少,但是也有,比如老馬。
老馬復轉軍人出身,官運似乎較差。講究文憑時,他是初中畢業。強調幹部年輕化,他已被多數同事恭稱為老馬、馬哥,連本處處長在酒桌上都叫他老大哥。據說有兩次老馬本有提拔希望,又趕上機構改革,人事凍結。
白駒過隙,歲月匆匆,老馬到了望五之年。全廳上下,除了工勤編制,除了剛公考進來的幾個小年輕,唯有老馬頭上沒有處級帽子。老馬不再小心翼翼不再唯唯諾諾,有一天突然颳了個鋥亮的光頭來上班。
恰巧第二天上午,全廳開會學檔案。老馬坐在第三排正中間,搖晃著大光腦袋盯著主席臺。那光頭熠熠生輝,格外顯眼,頓時成為幾百人禮堂的焦點。
這個廳,共和國一成立就有,除了“文革”時期出了幾個陰陽頭,除了一些謝頂者不得不留光頭,從來沒有過老馬如此鋥亮的光頭,一時間議論紛紛。
終於有好奇心強烈者,忍不住問老馬:“你本有滿頭好發,為什麼要刮光頭呢?”
老馬一本正經地說,“有頭髮,沒帽子,不就是光頭嗎?”又說,“我就是要提醒領導注意,全廳幾百人,就我這一個光頭哇。”
眾人不便接腔,但私下裡議論紛紛,傳播很廣。
不知是巧合,還是其他原因,年底調整幹部,老馬榜上有名,當上了副處調。
這又成了廳裡私下場合的輿論焦點。
某副廳長漏風說,中央始終要求關懷老同志,關心大齡同志的進步。老馬同志政治上堅定,工作上兢兢業業,從沒有翻過錯誤,符合幹部任用政策嘛。
群眾的議論則五花八門,角度刁鑽。
有說法比較違背組織原則,說老馬的閨女正和組織部某副部長的兒子談戀愛,準親家能不打招呼?一句話的事嘛。
有說法比較低階趣味。說老馬的老婆整天陪退休的老廳長跳舞,跳得老頭心花怒放,不老之心蕩漾。新廳長是老廳長栽培的,老廳長虎老餘威在、人走茶不涼,給新廳長使個眼色的事兒。
有說法比較神秘色彩。說老馬痛定思痛,專程去嵩山拜見高僧。高僧說了句“發密礙帽”的偈語,老馬頓悟,回來就颳了光頭,這不就應驗了。
只是,老馬對這些議論要麼聽不到,要麼聽到了也裝聽不到。
只是,老馬從此不再光頭。先是寸頭,然後又像同僚一樣,留起了官場主流的背頭。
年底,單位某小青年結婚,老馬去吃酒席,多喝了幾杯。聽有人又說該話題,老馬捋著頭髮說:“古人說:一人向隅,舉座不歡。我說,一人光頭,全廳難堪。和諧社會嘛,不要私下議論!”
-
4 # 夾心彩虹糖
首先我就是一線教師,對這個我是很有發言權的。
教師法和一些相關的條令對教師的形象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不能奇裝異服,不能濃妝豔抹。
但是具體到實際操作,還是有很多教師因為各種原因,可能個人形象會讓人覺得不符合自己的角色定位。比如有的女老師會染髮,穿著比較暴露等等。但是就我自身周圍的情況來看,只要染的不是五顏六色,衣服不是特別暴露的,我們也不會說什麼的,至於題主說的光頭,完全不影響教師的工作。畢竟生活中光頭太多了,見怪不怪。再說了也沒有法律說不允許光頭當教師呀。
-
5 # 風姿卓越輪船G
為什麼要管得這麼多?教師剃光頭、留長髮、蓄鬍須都是個人自由。就看學生反應如何。美院教師剃光頭、留長髮、蓄鬍須多了去了,也沒有學生反感。幼兒園、小學老師如何打扮,須看學生接受與否。
回覆列表
為什麼不能留呢?我高中一語文老師,很有文采的那種,寫的一手好文章,有詩人的氣質,留著長髮飄飄的!學校領導肯定看不慣,但是我們作為學生崇拜的不要不要的!後來離開教育系統,進去媒體行業!關頭的也見過,不過好像一般都會帶著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