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樂

    趙本山出生於遼寧,成名后土豪了。需求提升就有能量。當時足球運動被炒得火爆,到家鄉足球俱樂部當個懂事長,一方面支援了家鄉足球的發展,同時也滿足了個人其他方面的需求,二全其美,何樂不為?

  • 2 # 明晨238160554

    趙本山成名後,錢腰包鼓起來了,本山集團也稍在名氣,特別是影視大舞臺,拍了好多掙錢的連續電視刷,錢多了,資助足球發展,這是本山唯一做的,對遼寧受歡迎的事,也是不負鄉親眾望。但一好不能遮百醜,他演的醜化勞動人民的小品,及導演的矮化,醜化農民的電視劇,真是辜負了全華人民的厚望,成為千夫指,萬人罵的狗屎堆。成名就背判養育的可愛祖周,加入外籍,成了明星爛戲孑,成了雖是中國基因,確是有外籍的外國鬼子,既然加入外籍,請本山自重,滾出中國,不要再掙牛圍人民的血汗錢了。趙二鬼子,立馬夾著尾巴,滾出中國大地。

  • 3 # 體育圈全能王

    首先介紹兩個背景,一,趙本山是遼寧人;二,趙本山本身挺喜歡足球的,他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成為中國明星隊的隊員,就是那支有牛群、潘長江、黃宏、畢福劍等等明星的足球隊。

    本來一開始趙本山跟遼足走的也不是那麼近,但是2005年3月,有一次趙本山和遼足掌門人張曙光在北京有一個酒局,期間閒聊起彼此的事業近況時,趙本山提到自己那塊即將建成的影視基地裡尚餘一大塊空閒區域未列入開發版圖,暫時還處於閒置狀態。這時候酒桌上就有人提議,“那可以考慮把遼足接過去啊,遼足到現在也沒有自己的根兒。”趙本山藉著酒勁當然是一口就應承了下來,這就是趙本山和遼足之間第一次發生“關係”,從那次酒局開始,張曙光就尋思著怎麼把趙本山拉入夥。

    接下來的三個月時間,張曙光就開始認真的開始跟趙本山進行溝通,並提出了各種方案:聯辦一所足球學校、打出遼足的感情牌等等。在張曙光一番又一番的攻勢之下,趙本山也同自己的手下的智囊團反覆鑑定了中國足球產業的發展前景,最後得出結論:足球同影視藝術一樣,都是人們離不開的精神食糧。就這樣,在差不多100天的公關之後,張曙光基本“搞定”了趙本山。

    2005年6月8日,遼寧俱樂部宣佈進入了趙本山時代,趙本山任俱樂部董事長,而張曙光則是俱樂部執行董事。

    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趙本山在自己的影視基地內為遼足準備出一套訓練設施,本山允許遼足利用自己的品牌去進行任何形式的招商引資談判,本山會利用自己在演藝界的資源優勢及地位特長為遼足撰寫宣傳題材的影視作品,也會考慮包裝部分遼足球員成為演藝明星……

    除了這些有些“虛”的利益之外,趙本上在上任伊始還幫助遼足搞定了中譽汽車集團的1500萬元冠名贊助款,此前遼足的冠名商中譽集團已經決定終止與遼足的贊助合同,正是因為趙本山的入主遼足,中譽才決定繼續為遼足追加1500萬元的投入。

    就這樣,趙本山開始入主遼足,開始了一段遼足的本山時代,至於說後來的退出,咱們就不在這裡多說了。。。。

  • 4 # 南瓜報告

    趙本山的事業發展最如日中天的時候,其實並不是“高徒遍地開花時代”和“鄉村愛情時代”。再往前推幾年,也就是趙本山拍《男婦女主任》前後幾年,那才是趙本山最火、最具顛覆性的時候……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一個人只要人性正常,在社會活動中通常都會經歷“不被認可”“被認可”“十分被認可”“自我膨脹”等階段。趙本山的事業發展也有相似的過程。

    於是,膨脹後的趙本山在周圍大咖朋友的勸說之下,接了遼足,成了遼足董事長,這在當時中國足壇和娛樂圈可是大事。

    最初,趙本山以為火爆的球市會讓自己受益,至少不會賠錢。但接手之後,趙本山發現用足球賺錢很難,同時,遼足與本山傳媒有些風馬牛不相及。

    也就是說,接手遼足不長時間,趙本山就因為沒有預計到中國足球的“水深程度”,很快就辭去遼足董事長,遼足的現實情況遠不是本山大叔想的那樣簡單。

    從遼足退出後,趙本山此後十幾年再也沒有招惹過足球。

  • 5 # 墨玉45

    上當受騙了,他根本都不懂足球,受人蠱惑,以為可以揚名立萬,一接觸遠不是那麼回事,假球黑哨貪汙腐化,投多少錢都血本無歸,趙本山是何等精明角色,及時抽身退步為時不晚

  • 6 # 大老劉生活圈

    首先來說,肯定是被忽悠了。再就是當時的環境,很多企業家都進了聯賽。老趙肯定也想進去壯壯聲威,長長名氣。可惜當時的足球圈根本不是老趙能玩得轉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歡樂頌》為什麼那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