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爛柯人
-
2 # 歷史轉身
墓葬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不僅不是文明的副產品,還代表了人類特定發展階段的社會文明進步。
黃腸題湊
古代喪葬包括土葬、火葬、水葬等,墓葬是其中的一種形式,通常帶有隨葬品。古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這是中國古代人基於靈魂不滅觀念而衍生的重要思想。
隨葬品
華人對待墓葬十分重視,從平民百姓到王公貴族,都講究厚葬。墓葬的隨葬品,包括金銀珠寶、陶器、瓷器、青銅器、樂器、玉器、漆器、書畫、竹簡、生前用品等,包羅永珍。
金縷玉衣
墓葬的厚葬特點,雖然加重生人的負擔,但是在當時的社會階段,確實必不可少的,也是大勢所趨。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意思是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培育出忠厚老實的百姓。可見,古人早就意識到,重視葬禮對於社會穩定、民風教化大有裨益。
苗族葬禮
在古代,墓葬既是一種莊嚴的宗教儀式,具有宗教意義,也是一種對死人的追思,能夠凝聚血緣親情,有利於家族團結穩定,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我們不能夠單純的以現代人的視角去批判墓葬制度是一種陋俗,而是應該站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去評定它對整個社會發展的作用。
人類的文明史,是一部漫長而曲折的發展史和血淚史。在文明誕生之初,矇昧與野蠻並行,掠奪與壓榨同在。當人類自身生命都無法保全之時,是無暇顧及同類甚至至親的生死與屍身。
在由猿到人的演變過程中,隨著腦容量的逐漸增加,思維能力也不斷提高。當人類意識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心靈與情感的寄託就顯得越來越重要。此時,面對周圍同類與至親的死亡,開始產生了更多的思考。
死亡的悲痛一直在刺激著人類敏感的神經,並促使人們不斷地思考,如何處理和應對死亡。這種意識,是文明的智慧之光。最終,埋葬行為也開始出現。
埋葬的出現,改變了暴屍荒野的淒涼與無助,同時也給生人帶來了一絲精神的慰藉。當人類有意識地處理同伴的屍體時,最初的斂葬行為便出現了。最初的埋葬非常簡單,葬所甚至都未脫離生前住所,不過是將屍體進行最基本的掩埋而已。然而,即便如此,這種原始的斂葬行為,也是人類在文明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隨著斂葬的出現,喪葬文化也開始誕生,並逐漸發展和完善。除了隨葬以外,更深的埋葬也開始出現。與此同時,墓葬的形式也越來越複雜多樣。
大家所熟知的土坑墓,便是如此。由最初的平地掩埋,到挖出墓壙進行埋葬,人類的喪葬史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對應的包裹屍身的葬具也不斷出現和複雜。
事死如事生,是中國古代喪葬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喪葬文化,是文化體系中極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它代表著生人對逝者的追思,也是一種精神寄託。
所以,墓葬不僅僅是文明的副產品,而且就是文明的一部分,融化在一個民族的文化血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