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49946572618

    《賣油翁》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則寫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記述了陳堯諮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透過賣油翁自錢孔滴油技能的描寫及其對技能獲得途徑的議論,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據宋史記載:陳堯諮父親陳省華任濟源縣令時,陳堯諮兄弟三人隨父來到濟源,在龍潭寺讀書學習和練習騎馬射箭。

      有一次,陳堯諮在牆上畫一個人,百步之外射箭,箭箭命中目標,大家歡呼喝彩。其中,有一個賣油的老頭卻搖搖頭,不以為然地說:"這有什麼,只不過是熟悉一點罷了。"堯諮聽後,心中不悅地說:"我百發百中,誰能比得過我?你老頭算什麼!敢在此胡言亂語。"

      老頭聽後哈哈一笑,說:"看我的。"拿一隻空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放在葫蘆口上,從桶內舀了一勺油,從一米高處倒入葫蘆,油從銅錢中間的小孔流入,一滴也沒掉在外面,手上也沒粘一滴油。連續三次,次次精準,直至葫蘆灌滿。在場的人無不驚訝。

      陳堯諮看後羞愧難當,走到老頭跟前虛心地說:"老先生,剛才我的態度不好,請原諒。敢問老先生的功夫是怎樣練就的。

      "老頭說:"這沒什麼,只不過時間長了,熟練而己。我8歲就跟父親賣油,14歲就能操此業,賣油已有50多年了。"堯諮聽後,領悟了一個道理:老頭倒油的本領是長期練出來的,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從此,陳堯諮發奮學習,刻苦練武。21歲時高中進士第一名,後來官至吏部尚書,成了顯赫有名的人物。當時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瞭解了陳堯諮的成長經歷,聽說了陳堯諮和賣油翁的故事,寫下千古絕唱《賣油翁》一文,成了流傳至今的名篇佳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買的車聲音大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