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動物速遞
-
2 # 若愚趣談
有兩個成語可以概括題主的提問,一個是“弱肉強食”,一個是“物競天擇”,這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則。在動物世界,有兩種型別的動物,一類是食肉動物,另一類是食草動物,食草動物的食物是草,而食肉動物的食物則是食草動物。動物被劃歸哪一型別,不是動物自己的選擇,而是“造物主”的安排。因此,人類就發明了一個詞彙叫“生態平衡”。
透過觀察發現,在非洲大草原上,食草動物以萬數計地成群結隊遷徙,而食肉動物則以個數計、十數計或百數計,數量上的差距不是一點點。正因為,食草動物的數量龐大,繁殖力超強,它們也就只能靠滿地生長的青草為食了,而且它們也沒有尖利的牙齒。而食肉動物的數量很小,繁殖力低下,它們是為限制食草動物無節制擴大種群而生。因此,在幾千頭斑馬或幾萬頭角馬和水牛的附近,卻只有幾隻獅子或豹子,而這數量稀少的食肉動物就足以讓數量龐大的食草動物心驚膽戰。
食草動物因為天生就是啃食沒有反抗能力的青草的,因此,食草動物就沒有配備尖利牙齒的必要。而食肉動物天生就是要吃食草動物的,為了能夠撕開食草動物的厚皮,它們便配備了尖利的牙齒和鋒利的爪子。
現在回答題主所問:在非洲大草原上,為何有些食草動物剛被食肉動物擒獲便放棄抵抗了?前面已經說過,食草動物就是食肉動物的食物,天生的食物鏈的安排,使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相遇時,食草動物成為弱勢一方。有些食草動物雖然體形很大,但由於行動笨拙,奔跑緩慢,只能成為食肉動物的獵物。這些被食肉動物獵取的食草動物雖然也有反抗,但終歸都會成為食肉動物的美餐,這是動物世界的自然選擇。
從水牛、角馬等食草動物的身體結構來看,這兩種動物都配備了“角”這種自衛武器,但他們畢竟是食草動物,角也只能是自衛而不能實質性地攻擊,因此,即使它們被食肉動物抓住初期有所反抗,但由於天生的劣勢,始終無法逃脫被吃掉的命運。而且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相比,由於攝入食物不同,營養不同,身體結構和身體素質有很大差距,其爆發力和衝擊力也就不同,在和食肉動物搏鬥的過程中很快就耗盡體力,最後便無力反抗,只能躺著呻吟或等死。這就是在電視裡看到水牛和角馬被獅子按倒後就只能任其撕咬而無力反抗的原因。
回覆列表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野牛比獅子強壯這麼多,還有一對鋒利的牛角,為什麼在被獅子攻擊的時候不反抗?而是一味的只知道跑,或者等待獅子把自己放倒?關於這一點,我們來看看動物世界這個紀錄片,經常有這樣的鏡頭,一頭落單的野牛,被獅群圍攻,咬住鼻口,可想而知那呼吸是多麼的困難,它的肺部只能拼命的收縮,膨脹以獲取空氣,但這些都是徒勞的,它的內心將是無比的恐懼,甚至十分的氣憤,往往掙扎是徒勞的,拼命的掙扎也沒有回天之力,唯一的一個等待就是,快快失去知覺,快快的死去,只有死亡,才是這種痛苦的解脫。
在自然界裡,弱肉強食是一種非常恐怖,但是又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這是自然界中各種動物賴以生存的法則,形成的一個食物鏈。大型的食肉動物基本是食物鏈的上端,而食草動物,確是食物鏈的下端,即便是體型龐大的非洲野牛也不例外。如果這個法則被打破,那就是人工干預的時候了。
話又說回來,難道這些野牛真的一點兒也不反抗,任憑獅群吞食自己的肉體嗎?這個時候我們要知道,牛是一種行動遲緩,性情懶惰的動物,即便它龐大的身軀,和頭上的質角,能與他的天敵還是有一搏的,但是經常會因為害怕而放棄了戰鬥。如果獅子真的被牛攻擊了,這頭獅子輕則皮開肉綻,重則骨斷,甚至連小命都不保。
一般來說,被獅群攻擊的野牛都是有氣無力了!怎麼反抗?沒法反抗,野牛的行動力都被控制了,口和鼻子都被封住了,而且背都被啃了,神經都中斷了。當然了這個野牛死的時候也還是比較快的,不像被鬣狗吃的時候死的那麼慘!如果野牛沒有被控制住要害,那麼野牛的反擊也是相當的厲害!牛角殺傷力很強,只要碰到獅子,獅子輕則受傷,重則丟命!而且野牛的蹄子也相當的有殺傷力,只要一腳就能讓獅子失去戰鬥力,嘴巴踢斷。
群獅子捉到的野牛,大多都是落單的野牛,而落單野牛,要不是生病就是老弱病殘,身體極其虛弱的,這個時候反抗強大的獅群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身體強壯,正值中青年期的野牛,即使被獅群圍攻也會有一搏的,時常圍攻野牛的獅子,被野牛頂撞到骨斷筋折。所以說野牛不是不能反抗獅群,而是很少有這個機會,在很多紀錄片中,也經常有報道野牛殺死獅子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