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立馬財經
-
2 # 天啟量投
理財都是風險和收益互為一體的。
你如果想要速度達到30萬,那就是去冒大的風險。比如,期貨,股票,股票型基金等。但是這樣存在的問題就在於,你的本金是沒有保護的。可以更快的達到30萬,但是有較大的風險。
你也可以不冒風險,那麼你就把每個月剩下的錢買入餘額寶那種型別的貨幣基金。安全係數較高。基本上可以實現年化4%左右的收益。然後慢慢攢錢就可以了。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承擔一小部分風險。
比如,你一個月能夠留存3000。你可以選擇存1500到餘額寶等貨幣基金,然後用1500開始定投指數類的基金。指數型基金就是被動跟蹤股票指數的基金。它們適合在股市低迷的時候入場。然後每個月定時定額的買入,當股市來牛市的時候全部贖回。這樣的話,收益會比存在貨幣基金裡高一些。
要注意一點,理財只能錦上添花,它的作用是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而如果想要獲取較大的收益,需要相應的風險承擔。
所以,對於題主而言,我建議,再採用了合理的理財方式之餘,儘量的提高自己核心競爭力帶來的收益才是最可靠的,先有財,再理財。
-
3 # 財智成功
理財絕大多數時候只能錦上添花,指望著財產暴增不現實。
正如前財政部長樓繼偉所言,敢承諾超過6%的理財都是騙子。當前凡是能超過6%的理財選擇,基本都沒有保本的承諾。
一些炒作確實可以快速獲得財富,比如虛擬幣。但是多數人都會被割韭菜,真正賺到錢的永遠是少數人。
月入5000元,扣除生活支出,你一個月最多也只能存1000-1500元。按照4%的年收益,這個很容易達到,比如貨幣基金,積累到30萬元,每月存1000元的話,至少要17年。
假如每個月存1500元,那麼不到13年就可以了。
假如你投入了P2P平臺,每年有10%的收益,每個月存1000元,也要接近13年才能達到30萬元。但是隻要P2P平臺在這13年中任何一個時間點跑路,你的錢就會血本無歸。
財富的增長,更多依靠賺錢能力的提升。每個月收入提高了,存更多錢更為容易,30萬的目標更容易達到。假如你透過兩三年的努力工作學習,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換了一家更好的公司,或者到一二線城市工作,月薪一萬元,每個月能存4000元。那麼,顯然只需要5年多的時間就可以實現30萬元存款的目標。
錢不是理出來的,是踏踏實實賺出來的,不要捨本逐末。
自己強大,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
4 # 藍天白雲黃沙
月入5000 ,出去每個月的住房吃飯,交通電話等基本生活費用,能夠存下來大約2000多塊吧,每年最多存下來三萬塊。那你現在比較高的理財收益, 百分之十幾個點,也需要將近10年才能夠存下來300,000。所以目前來看,最靠譜的理財方式,是透過投資自己,使自己的收入能夠快速增長。手上的錢如果家裡能夠支援的話,可以投資總價不高的房產。,每個月的收入可以用來還房貸的,這樣透過,以防養房,能夠節約減少每個月房租,同時,也能夠享受房價上漲帶來的收益,如果買房沒有首付的話,手上的錢也只能投一些網際網路金融, P圖P。
-
5 # 顏開犇
對不起,此題無解。
沒有時間概念,沒搞明白時間對於價值的意義,根本沒辦法談財富增值問題。
我們不妨把題主的問題說的極端誇張一點。題主月入五千,拿出一千來進行強制儲蓄,就算不計算利息,三十年之後肯定也會超過三十萬。
三十年之後三十萬,還是十年之後三十萬?題主根本沒有提出時間要求,還談什麼投資理財?
財富的價值是時間的函式,我覺得這是一個最基礎的概念。
回覆列表
首先你要看看你自己月入5000元在除去水電煤,房租,吃飯剩下之後的金錢。
假設一月飯費是1000元,房租水電1500元,雜費500元的情況下。那麼每個月剩下在2000元。
建議先把剩下得零錢放到貨幣基金中,等到5萬之後再考慮銀行理財。
或者如果你的風險接受能力強的話,可以進行基金定投,選擇到好的基金的話,一年收益率也能達到10%-20%,不過也很多是虧損的。